隆豐鎮

隆豐鎮

隆豐鎮位於四川彭州市境中部、地當平原進山孔道。東鄰軍樂鎮、利安鄉,南接西郊鄉、麗春鎮,西連桂花鎮,北靠九隴鎮。1985年並鄉入鎮,仍名隆豐鎮。幅員面積49.48平方千米。轄隆豐場居委會和26個村。

2019年12月,成都市人民政府決定:撤銷隆豐鎮。

概況


隆豐鎮
隆豐鎮
隆豐鎮地處彭州市北部距,彭州市3公里,距成都市44公里,屬於“天府之國”的腹心地帶。鎮政府駐地隆豐場距成都市44公里。省道成(都)白(水河)公路,彭(州)白(水河)鐵路呈南北縱貫全境,交通十分方便,是通往省級風景名勝丹景山、九峰山銀廠溝 的必經之道。隆豐鎮幅員面積47平方公里。這裡,物華天寶,交通方便,經濟、文化發達,享有“川劇之鄉”,“蘭花之鄉”和“大蒜之鄉”的美稱,被市委,市政府列為優先發展經濟“一條線”鄉鎮,被列為市首批加快小城鎮建設重點鎮,連續兩年被列為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地區,並被推薦為全國文化模範鄉鎮。
全鎮總人口4561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32人。以漢族為主,有回、苗、壯族等6個少數民族。鎮政府駐地隆豐場,距天彭鎮10公里。交通方便,彭(州)白(水河)公路、鐵路縱貫全境。隆豐鎮地處湔江沖積扇首部,新開河、新潤河、馬牧河流經全境。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糧食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有油菜、大蒜、茶葉、藥材等。工業以榨油、釀造、食品加工、建築建材為主。隆豐鎮歷來是彭州市商貿重鎮,享有"大蒜之鄉"、"川劇之鄉"和"蘭花之鄉"的美譽。1992年被彭州市列為優先發展經濟"一條線"鄉鎮,1995年被列為成都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同時被評為四川省文化先進鄉鎮,並首批被命名為成都市特色文化之鄉,連續4年被列為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區。隆豐鎮基礎設施完備,初步形成了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綜合發展的格局,已由農業經濟向城鄉型經濟發展。隆豐蒜苔色鮮嫩脆,蒜味濃純,遠銷10多個省區,全鎮每年蒜種植面積達2萬畝左右,總收入達3000多萬元,成為推動全鎮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一大支柱。

發展歷史


隆豐鎮
隆豐鎮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鎮政府駐地隆豐場建於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取“發達興隆,人壽年豐”之意故名。歷來是彭州西山7場之門戶、商品交易之中心、商賈雲集、市場繁榮。建國以來,隆豐鎮行政區劃有過兩次變化:1955年8月撤區並鄉,隆豐、堋口合二為一名隆豐;1992年10月撤區並鄉建鎮,將百賢、楠木、九隴三鎮的11個村划入隆豐鎮。
資源豐富,經濟繁榮。隆豐鎮山、丘、壩皆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湔江支流7條河渠由北向南縱穿全境,隆豐鎮自流灌溉,旱勞保收,是“天府金彭”重要糧倉和副食品及中藥材生產基地。礦藏富有白泥、砂石和天然氣等,尤其天然氣資源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隆豐鎮現已形成了以建築工程、建材,醫藥、化工,機械加工、食品加工、商品流通為主支柱產業。
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較好地完成了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建設全面完成,通過省、市驗收。以建設黨政班子、機關幹部、農村幹部三支隊伍為重點,重管理,強監督,嚴考核,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加強村級

經濟發展


農業生產

隆豐鎮
隆豐鎮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隆豐鎮根據本地自然生態條件和資源優勢,積極發展“三高”農業,被列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區,並先後建立了小麥商品糧,優質蔬菜、中藥材、彭州柚、食用菌、五倍子,蠶桑等商品基地,其中,大蒜、蒜台盛銷西北、東北各省,享譽全國,素有“中國大蒜、蒜台第一鄉”之稱。對外開放,加強合作。自改革開放以采,隆豐鎮已先後同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一些友好人士及商社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台灣同胞也在隆豐鎮投資千萬建立了“億資建材廠”。以花為媒,廣交朋友。隆豐鎮人民愛花種花,蔚然成風,千家萬戶廣種蘭花。“大紅硃砂”、“金雞黃”名晶聞名國內外。蘭花已成為隆豐鎮的一個“特色生產”,從而具有“蘭花之鄉”美稱。

工業經濟

隆豐鎮
隆豐鎮
隆豐鎮工業經濟主要有機械製造、復混肥生產、金屬制管、食品加工、條柳編工藝品、碳化硅磨料和房地產開發七大產業,企業120餘家,年可實現工業總產值20億元、出口創匯4000萬美元、工商稅收2100萬元。其中,境內的沂蒙創業園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億元,“十五”期間已有51家企業,56個項目落戶,總投資額達36億元,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25個。隆豐鎮農業實現了高效農業的區域種植,形成了南果北柳、西桑東菜的產業格局,農業持續增效,農民穩步增收。隆豐鎮呈現出社會安定、政治穩定、發展迅速的可喜局面。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末,全鎮常住人口為55026人。

鄉鎮建設


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隆豐鎮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南部大力發展瓜菜種植,沿泗河北岸建設了以種植西瓜、土豆、大蒜、韭菜為主的萬畝瓜菜基地。北部大力發展優質林果業,主要有蘋果、桃、葡萄、板栗等,建設千畝美國油桃基地一處。畜禽養殖向規模化發展。主要養殖豬、雞、牛、羊等,有千頭豬場12處,百頭豬場近400處,萬隻雞場10處,隆豐鎮各養殖專業戶達1000餘戶。
基礎設施建設
在工農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電力充足,電信快捷,有線電視進村入戶,2004年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基礎設施的極大改善,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促進了各業發展。隆豐鎮自然風光秀麗,景觀獨特,龍門山、西侯幽谷堪稱人間仙境、世外桃源,正在成為生態旅遊開發的熱點。隆豐鎮區位優勢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民風淳樸,歡迎有志之士前來投資興業。
推進村級管理民主化
隆豐鎮財務管理,嚴格執行“四民主、兩公開”制度,不斷推進村級管理民主化、制度化。認真落實糧食直補政策、農業稅減免政策。31.2萬元的糧食直補款全部發放到農戶,減免農業稅3.9萬元,全面完成了農業稅徵收任務。堅持科教興鎮,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2004年獲省級中小學“危房改造先進單位”,教學成績連續兩年全縣名列前茅。在農村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村,文明戶,文明一條街,“科普知識進村”活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認真開展普法教育信訪法規宣傳活動,全民法制意識不斷增強。“平安隆豐”建設快步推進,33個村達到平安建設標準,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衛生,廣播,環保,土地等工作不斷取得成績。

社會活動


強化學習意識
隆豐鎮在幹部職工中倡導“終身學習、全員學習”的理念,強化學習意識,堅持學以立德、學以致用、學以增智,自覺培養學習研究的好習慣,努力把黨政機關建設成適應時代需要的學習型機關。在學習機制上,努力營造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的濃厚氛圍;在樹立良好學風方面,堅持理論指導實踐,深化認識,把握黨委政府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提高做好黨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學習效果上,努力提高黨員幹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造就黨政工作者海納百川的胸襟,無欲則剛的品質,質樸親和的作風。
推進機關“三化”建設
隆豐鎮領導抓管理促服務,不斷推進機關“三化”建設。通過加強領導、強化措施,不斷提高機關管理效能。一是增強透明度,糾正運作人情化。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對群眾關心的失地補償、計劃生育、重大工程招投標,以及違規處罰等政務辦事程序,增強透明度,實施“陽光”操作,杜絕運作中心的“人情關”、“面子關”。二是嚴把紀律關,克服上班自由化。嚴格鄉鎮幹部上班考勤、進村入戶調研、定時學習等制度,克服基層幹部自由散漫現象,確保機關人員工作時間到位。同時,繼續推進“崗位責任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及“民情懇談”制度,保證幹部精力到位,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大監督力,嚴防權力利益化。隆豐鎮在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創新機制,強化“三監管”制度,即村財鎮監管、村級公章鎮統一監管、村級合同鎮監管,把住財務收支關,避免了權力濫用和經濟風險,真正做到了給群眾明白,讓幹部清白。
抓創新促發展
隆豐鎮領導抓創新促發展,使機關活力在創造中不斷增強。隆豐鎮積極推進理論創新,圍繞新任務,著眼新實踐,探索新思路,總結新經驗,不斷用理論指導實踐;繼續推進位度創新,不斷修訂和完善學習制度、會議制度、調研製度、視察制度、活動制度和各項管理制度等,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不斷推進管理創新,認真實施和加強機關目標管理責任制,提高機關效率和履職水平。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針對個別村幹部領導不力、措施不當、工作作風浮躁的問題,隆豐鎮黨委政府迅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選派機關幹部中的精兵強將駐村蹲點,協助督促村幹部抖擻精神抓好工作,從而保證了隆豐鎮文明創建、新型合作醫療、失地補償、勞動力轉移、村街綠化等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