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潤生

段潤生

段潤生,1953年11月18日出生於山西省忻府區奇村鎮石家莊村農民家庭,1977年畢業於山西農學院植保專業,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忻州市植物保護檢疫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著植物保護工作。

主要成就


段潤生參加工作三十年來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推廣獎共12項。1979年—1982年本人主持了原忻州地區昆蟲天敵資源調查項目,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尤如初生牛犢不怕虎,率隊吃住在農村,不怕嚴寒酷暑,不管風吹雨淋走遍了本行政區域14個縣市的山山水水,廣闊的田野。採集昆蟲標本1萬餘件,約860多種。通過室內分類整理,查閱大量中外昆蟲分類資料,拜請國內有關專家教授進行學術業務指導和標本鑒定,經過詳細的整理鑒定,編著成忻州市有史以來第一部《忻州地區昆蟲名錄》,報道忻州地區昆蟲643種,另有蜱蟎目3科,6種。己知昆蟲中害蟲種類有10目,82科,485種。昆蟲天敵8目,39科,158種。這一分類研究填補了忻州昆蟲資源這一項空白。1985年獲得原忻州地區科技成果一等獎,1986年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名)。主持和參加了“果樹腐爛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推廣”,1990年獲得原忻州地區科技進步一等獎,忻州地區技術推廣一等獎。1991年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山西省農村技術承包二等獎(第四名)。本項目將忻州果樹病蟲害防治提高到一個新的防治水平,並成功的總結和探索出一套“一增、二控、三防”的綜合配套防治技術,將原來的發病率由40%下降為5%,挽回經濟損失1114萬元,而且使果樹樹勢得到明顯的恢復,促進了忻州市果樹的發展。1995年主持參加的“昆蟲新種、新記錄及主要害蟲防治技術研究”獲得山西省林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五名);1991年主持參加的“麥田化學除草”推廣項目,經濟效益達到880.61萬元,獲原忻州地區科技推廣三等獎(第三名 1994年主持參加的“甲拌磷顆粒劑防治馬鈴薯二十八星瓢蟲試驗推廣”獲原忻州地區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名)。
撰寫的有關學術論文14篇,分別在“山西農業科學”、“山西林業”、“山西大學學報”、“忻州地區科技”等國內刊物發表並獲獎。撰寫的“高梁蚜蟲的天敵龜紋瓢蟲初步觀摩”及“高粱蚜蟲天敵的報告”兩篇文章1985年參加了“全國第一次天敵保護利用”學術討論會,撰寫的“果樹腐爛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推廣”1992年參加了全國落葉果樹病蟲害防治對策學術討論會,並獲山西省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與山西大學生物系朱慧倩教授撰寫的“山西昆蟲資源(蜻蜓目)”I、II兩篇分類論文分別在1983年第四期、1984年第二期《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發表。報道山西蜻蜓68種,其中3種為國內新記錄,34種為省內新記錄。“胡麻枯萎病調查研究及防治對策”發表於《山西農業科學》,獲得山西省青年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榆斑蛾的觀察”發表於《山西林業》,獲山西省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忻州蝶類”,“忻州蜻蜓目昆蟲種類初報”等6篇論文在《忻州地區科技》雜誌發表並獲得地區級優秀學術論文二、三等獎。
編著、編寫、翻譯及出版著作6部,即《忻州地區昆蟲名錄》、《農家植保指南》(20萬字出版)《果樹腐爛病的發生與防治》、《忻州地區農業資源集(忻州昆蟲資源)》、《國外養雞實用技術》(25萬字出版)、《農藥經營人員必讀》兩冊。
參加工作以後多次受到省、市有關部門的表彰獎勵。1985年山西省六部委廳局聯合授予“全省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稱號;1987年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給記二等功一次,授予“為四化立功獎章”;1992年原忻州地區勞動競賽委員會給記二等功一次,授予“為四化立功獎章”;1992年獲山西省優秀青年獎,授予“山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1987年、1988年、1991年被山西省植保總站評為優秀植保信息員及植保先進工作者;1995年度被評為山西省農業廳植保工作先進個人;1998年——2000年被評為山西省農業廳農藥監督管理先進個人;1993年原忻州地委、行署授予“社教先進工作者”;1990年、1992年、1997年連續三屆選拔為忻州市政府優秀專家,授予“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稱號,並享受政府科技津貼。
為了表彰個人先進事迹1989年由山西省植保學會推薦入選科學出版社出版《山西科技名人志》。1991年由原忻州地區組織部推薦,入選農村讀物出版社出版的《科技驕子》一書。並在《忻州日報》以報告文學形式整版報導個人先進事迹。2003年由山西省青年基金會推薦入選希望出版社出版的三晉兒女大型系列畫冊《三晉兒女》山西科技精英人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