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豆花

四川傳統名菜

雞豆花是四川地區特色傳統名菜,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此菜為四川廚菜的看家菜,成菜頗有特色,為川中清淡醇厚的代表菜之一。

一道製作極為精細的工藝菜肴,在四川道佛宮觀,香積廚有“吃雞就似雞”、“吃肉就似肉”的烹飪技藝,即將素料製成有葷味的菜肴,即所謂“以素托葷”。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雞豆花“被評為“中國菜”四川十大經典名菜。

簡介


雞豆花
雞豆花
在四川餐館,則反其道而行之,來一個“吃雞不見雞”、“吃肉不見肉”,將葷料製成素形,即人們所謂的“以葷托素”。雞豆花就是葷托素的代表菜。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覽》和清末時的《四季菜譜摘錄》均有記載。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雞胸肉1塊
雞蛋清2個
適量
澱粉適量
三段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新鮮雞胸肉一塊,去筋膜。我覺得去筋是最難的,稍晚除了一點就邊錘邊去了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把雞肉錘成肉泥,在錘的過程中把血管、筋膜一點點去掉。雞肉錘得越散,最終的成品越好。我大概錘了半個小時…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左邊是筋、血管啥不要的右邊是雞胸肉泥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往肉泥里加水,大概是雞肉和水1:2的比例,攪成肉漿,邊攪可以繼續去筋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如圖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換了個大碗,肉漿里放2個雞蛋清、一點點澱粉、適量鹽,攪勻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鍋中下雞湯,燒開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把肉漿一點點倒入雞湯中,不要攪拌,大火煮開后開小火慢燉,讓雞肉一點點聚集到一起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如圖,小火煮熟即可。碗里放蔥花,把湯直接倒碗中就做好了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成品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雞胸肉一兩
雞蛋一個清
胡椒粉適量
適量
枸杞一小把
澱粉適量
雞骨一堆
牛骨兩塊
豬骨兩塊
三段
五片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看情況往鍋里扔雞骨牛骨豬蹄砸,根據骨量扔蔥姜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加水蓋蓋大火煮開,開蓋撇沫調小火,蓋上蓋子咕嘟四十分鐘以上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抽空把雞胸收拾乾淨,認真去油去筋膜那樣子,想辦法剁/打成雞肉泥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根據肉量和個人口味加鹽加胡椒,順著一個方向努力拌勻,扔上一個雞蛋清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繼續順剛才那個方向努力攪和勻,看情況往裡加蔥姜味兒的澱粉水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認真拌勻努力過篩,直接過到一小碟/平盤裡就成,大概是可以自由成線的蛋餅糊糊狀態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往鍋里濾點之前收拾好的湯,大火煮開把火調小,保持微開狀態把雞肉泥順著碟邊兒滑鍋里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小火燙到肉熟變白浮起來,溫柔挪到盤子里,根據個人喜好加湯點枸杞,禮貌性欣賞兩眼就可以吃啦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過篩之後吃起來特別軟嫩細膩,湯也很清很鮮很好喝,沒過篩的燙出來就……長這個樣子,吃起來偏硬略柴有點彈?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走了喲,明天見~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雞脯肉(小胸)500克
豆苗2根
京鹽5克
味精2克
枸杞子若干
黨參10克
甘草4片
高湯1000克
雞蛋清1個
澱粉1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把雞胸肉剃下來,去除所有筋膜。剁剁剁~剁成雞蓉。然後加一個蛋清,一點兒澱粉,一點兒鹽,一點兒味精,打打打打不停的打。加水1:0.8。倒入打碎機打打打打打打,變成雞肉漿。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把雞肉漿用80目或者100目的面篩。過篩。如果漏不下去請不停的敲打面篩邊緣。這一步,真的會讓你瘋了。不停的敲敲敲敲。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雞肉蓉過濾成了麵糊狀的雞肉漿就行了。(這時候你絕對有成就感)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高湯上火加黨參甘草開鍋,撈出。順時針讓湯旋轉跳躍閉上眼。一定要讓湯水轉起來的時候把雞肉漿倒進去!它自己就會轉到鍋中間。微微湯開了,轉小火讓雞肉漿定型成豆花狀。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把雞豆花

菜品特色


[風味特點]
1.“雞豆花”是四川的傳統名菜,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此菜為四川廚菜的看家菜,成菜頗有特色,為川中清淡醇厚的代表菜之一。
2.“雞豆花”色澤雪白,形似豆花,以雞為料,故名。它一入口,你會感到它嫩如豆花之質,細細品嘗,才又感到它的味比豆花更高一籌,而用以沖制“豆花”的湯是一種特製清湯,它也是以雞為主要原料製成的,這種湯味極鮮美,清澈見底,湯中無一物。正所謂“吃雞不見雞,不似雞肉,恰似雞肉,勝似雞肉。”
3.“雞豆花”為咸鮮味型。色澤潔白,成團不散,質地細嫩,鹹味鮮美,營養豐富,老少咸宜。

營養價值


有健脾胃、強筋骨、祛風、補氣、養血、活血祛淤、通絡等功效。適宜消化弱、產後淤血腹痛、營養不良、氣血不足者,以及老人、小孩等補養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