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村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一六鎮下轄村

北岸村,古名“泊岸”,因“泊”與“北”在當地方言中同音,后變成“北岸”屬宜章縣一六鎮,東靠岩泉鎮。位於107國道旁,老國道東西橫貫全村,坪梅鐵路也過境,距廣東省坪石鎮京洙高速路口20里。交通便利。北岸村以中低山和丘陵地貌為主,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源於莽山的玉水河、樂水河流經本村。原宜章縣第二人民醫院也位於北岸村,后遷往岩泉圩,原一六二中現在的一六二完小和北岸小學也位於北岸村。本村村民大部分由李氏族人組成,發源與隴西李氏,漢族。系在北岸開籍公宏遠公宋朝時從江西遷到此地。現主要族人是宏遠公後代長房和三房組成,二房回鄉事祖,其他幾房散居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北岸李氏共計逾萬。北岸又下轄北岸、亭子里、牛欄沖、南沖頭、寨沖、塘基頭、窯廠、洞江。李氏族人有筲箕塘、坳背洞、花瓜沖、尖角山等等……

村莊概況


北岸村八九十年代的主要經濟產物為柑橘,老林場、亭子里、牛欄沖、等山地都種滿了柑橘,其它地方則以馬尾松等經濟林為主,北岸村出產的柑橘也是遠近文明,主要有蜜橘冰糖橙等為主。吸引了廣東等地的水果商每年開車來收購。後來由於經濟的發展,鞭炮的鄉鎮企業的興起,柑橘帶來的利潤遠沒有工業生產的利潤大。大片的柑橘林和馬尾松也遭到了砍伐,並開發成工業園。自然環境也相對的遭到了破壞,人們也不能和以前一樣去山上采蘑菇了。很多80后的童年也隨著經濟的發展被工業取締。
北岸村鞭炮歷史悠久。早年大部分鞭炮都銷在當地,後來廣東不在允許生產鞭炮,給北岸村帶來很大的機遇。北岸村的鞭炮產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在京洙高速建成通車給北岸村帶來了更大的交通便利,使得北岸的鞭炮原銷全國各地。如今北岸多家正規鞭炮廠遍布村裡的各處,由於政策的發展,現在很多鞭炮廠外遷其它地方,到周邊鄉鎮投資。北岸村的鞭炮產業有力的帶動了整個宜章下鄉(宜章南部)的經濟發展和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吸引了大量的四川、貴州等地的務工人員。成為宜章南部的經濟火車頭,成為宜章南部的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