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形戰術

軍事理論

集中兵力,是根據作戰意圖將分散配置或分散行動的部隊調集到指定地域,在主要作戰方向上形成優勢兵力的基本作戰原則,目的是爭取主動,以少勝多地殲滅敵人。今天,這個作戰原則已成為世界各國軍事理論的圭臬。

來歷


公元前371年,稱雄古希臘世界的斯巴達城邦的國王翁布羅特,率1.1萬大軍征伐不馴服斯巴達霸權統治的底比斯城邦。當時,正處於“重裝甲步兵”的鼎盛時代,通過獨特“斯巴達軍事教育”訓練出來的斯巴達軍隊戰鬥力極強,這支軍隊非常善於“震懾衝擊”戰術。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軍隊曾運用這種戰術打敗了以雅典為首的城邦聯盟,進而成為古希臘的霸主。
相對斯巴達來說,底比斯是一個小城邦,全國軍隊只有7500餘人。統帥伊帕米農達斯聞知強敵逼境,立即提兵實施防禦作戰。然而,底比斯軍隊並不是消極應戰,而是採取了一個全新的戰法。伊帕米農達斯知道,斯巴達軍厲害的“震懾衝擊”戰術關鍵在於作戰時必須保持完整的隊形前進,以保證軍隊方陣中所有的長矛同時沖入敵人的正面,從而一舉衝垮敵陣。針對這個特點,伊帕米農達斯認為,只要能夠阻擋住這種向對方的全正面的長矛衝擊,並設法讓敵人的方陣發生混亂,就必定戰勝強大的斯巴達軍。
於是,伊帕米農達斯採取了非常新穎的“斜形戰鬥隊形”,與斯巴達軍的全正面方陣對陣。這個新隊形是將主力置於左翼,排成50列的長縱隊;中央和右翼則只部署排成8列的短縱隊,抵禦敵人中央和左翼兵力的衝擊;長縱隊後面是300人組成的稱作“聖軍”的小部隊,用於攻擊對手的右翼。斯巴達軍要想應對這個“斜形戰鬥隊形”,必須向右旋轉正面,使得自己的方陣與底比斯軍隊的“斜陣”重新成平行狀態,才能實施全正面的長矛衝擊。伊帕米農達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因為,如果斯巴達軍為與底比斯軍成平行狀態,勢必要重新調整部署,而底比斯軍的“聖軍”則利用這個機會,攻擊敵人的右翼,迫敵出現混亂,而其擺成50列縱隊的主力則由於距斯巴達軍的正面較遠,遭受的衝擊力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弱。這樣,當敵人發生混亂時,底比斯軍的主力就乘勢向敵人發起攻擊,最後一舉殲滅敵人。

成功案例


8月5日,雙方在留克特拉地區按各自的戰法部署陣勢。斯巴達軍擺開了屢試不爽的“全正面方陣”,意圖實施“震懾衝擊”戰術。而伊帕米農達斯則用他的新戰法“斜形戰鬥隊形”迎戰。會戰開始后,斯巴達軍從來沒有看到過這種戰鬥隊形,感到非常奇怪。果然,斯巴達統帥命令全軍向左旋轉隊形,企圖與底比斯軍保持平行狀態后再實施長矛攻擊。可是,就在這時,底比斯的“聖軍”發起攻擊。斯巴達軍右翼沒有料到這一著,一時不知所措,出現混亂。這時,伊帕米農達斯命令主力全線出擊。正在調整部署的斯巴達軍登時被打得首尾難顧,全線崩潰。底比斯軍乘勝追擊,殲敵2000餘人,獲得了會戰的全勝,不僅保衛了國家安全,而且還結束了斯巴達在希臘世界的霸業。

斜形戰術第一次在歷史中的登場


一、和平會義
在西西里之戰後,雅典開始走向衰落。公元前404年,斯巴達摧毀了雅典的霸權,成為希臘新的霸主。成為霸主之後的斯巴達開始用自己的方式鞏固霸權,他們藉助於自己強大的武力,強迫其他希臘城邦屈服於自己,然後在這些城邦里建立起傀儡政權,這些政權和斯巴達一樣,都屬於寡頭政權,為了維持這些傀儡政權的統治,斯巴達還會派兵為這些傀儡政權撐腰。一時之間,很多民主政權消失,斯巴達人的這種做法讓自己成為了其他希臘城邦十分厭惡的存在,只不過苦於斯巴達強大的軍事實力而敢怒不敢言。
在眾多的希臘城邦裡面有一個底比斯,也算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城邦,它的民主政權在公元前383年被斯巴達所摧毀。然後斯巴達在底比斯扶植了一個寡頭傀儡政權。
底比斯人十分不滿,於是暗中勾結斯巴達的敵人雅典,將這個傀儡政權給推翻,在底比斯又重新建立了民主政權,伊巴密濃達成為底比斯的領袖,他認為以斯巴達的德行,必然不會眼睜睜看著底比斯民主政治的興起,不會看著底比斯就這樣脫離斯巴達的霸權統治,在底比斯和斯巴達之間必然還會再有一戰
於是伊巴密濃達一直在儘力準備著同斯巴達人的戰爭。公元前371年,希臘各城邦決定碰頭到一起,以和平會議的名義,來確定霸權的歸屬。底比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后實力雄厚,野心勃勃的底比斯認為到了他們尋求稱霸的時候了。在和平會議上,伊巴密濃達說:“各位兄弟城邦,你們看我們底比斯屬於維奧蒂亞地區,在維奧蒂亞地區混的還不錯,所以這所謂的簽約,我們底比斯一個城邦,就可以代表維奧蒂亞地區所有的城邦了,所以維奧蒂亞地區,就讓我底比斯來簽約!”斯巴達一聽:納尼?老子血戰溫泉關,同邪惡、殘忍的波斯人決戰普拉太亞,同提洛聯盟鏖戰三十多年,在西西里打垮娘娘腔雅典,好不容易取得的霸權,咋地,你底比斯,一個我正眼都不看的傢伙,想要和我斯巴達分庭抗禮?斯巴達國王阿格西勞斯當場表示不行。由於斯巴達實力強大,小迷弟也有不少,斯巴達一說話,有的巴結斯巴達的城邦當場表示:咋了,小老弟,我們的斯巴達大哥幾年沒修理你,飄了?而伊巴密濃達表現很是強硬:“你是個城邦,我也是個城邦,你斯巴達可以代表拉科尼亞地區,我們底比斯為啥不能代表維奧蒂亞地區呢?”阿格西勞斯握了握砂鍋大的拳頭,在伊巴密濃達臉前晃一晃,但是伊巴密濃達巍然不懼。阿格西勞斯奈何文化不到家,不知道該怎麼反駁。於是“哼”一聲,拂袖而去。這導致和平會議到最後不歡而散。
二、出兵底比斯
底比斯則在這次和平會議之後,更加重視對自己的軍事實力的建設。伊巴密濃達表示,這次讓斯巴達人不高興,斯巴達人必然會想法設防讓咱們不高興,那麼我們就要給可惡的斯巴達人點顏色看看!斯巴達從底比斯人身上感受到了威脅,如果就讓底比斯這樣偷摸發育下去,搞不好以後還壓不住它。於是斯巴達人偷偷開了個小會,最後形成一致意見:沒錯,就要趁著現在,把底比斯人給修理修理,給他幾個拳頭,讓他知道跟大哥做對的下場。於是斯巴達的另一個國王克勒姆布羅托組織斯巴達的部隊,在戰爭動員下,有一萬多斯巴達人參加對底比斯的征戰。
千萬不要小瞧斯巴達人,這是所有希臘城邦的共識。斯巴達人之所以聞名海外,和其獨特的軍事教育有關。對於斯巴達人來說,所有的嬰兒從生下來后就需要被長老甄別,從而將體弱的嬰兒給拋棄到荒野,留下來的嬰兒他們的母親會用酒水來進行洗浴,據說酒水泡過的嬰兒會長的非常男人、非常強壯。在斯巴達幼兒時期,母親會針對性地訓練,目的在於讓斯巴達人不畏懼黑暗、孤獨,不計較食物。到斯巴達人七歲的時候,就開始進入部隊,和其他孩子一起同吃同睡,鍛煉身體並提高其軍事素養;為了讓他們提升對疼痛的忍耐力,會對斯巴達幼兒士兵進行鞭笞;如果想要洗澡,就必須要也只能去冰涼的河水裡;到他們14歲之後,就開始參與到對奴隸或者其他反抗者的戰鬥和屠殺中。所有的斯巴達男子,必須要服兵役,訓練斯巴達方陣,每個斯巴達士兵沉毅勇敢,沉默寡言,直到60歲才可以退役。
這樣的軍事訓練里出來的斯巴達士兵,你說可怕不可怕?所有的斯巴達士兵都是重裝甲步兵。伊巴密濃達為了防備斯巴達人的進攻,在很多交通要道都設置了伏擊。但是克勒姆布羅托卻選擇了一條伊巴密濃達沒有想到的路徑,當伊巴密濃達發現斯巴達人的時候,斯巴達人已經進入到維奧蒂亞地區,將留克特拉給打了下來,並選擇在這裡靜候底比斯人。克勒姆布羅托非常自信,小小底比斯,算的了什麼?他們有多少部隊?7000人;他們贏過偉大的斯巴達嗎?沒有。作為底比斯的統帥,伊巴密濃達看到底比斯人作戰情緒不高,於是他開始激將法,每天都在軍營里鼓舞士兵,告訴他們非常厲害,是希臘最英勇善戰的部隊,底比斯士兵被鼓舞的滿頭熱血。很快,底比斯和斯巴達雙方在留克特拉對峙。值得一提的是,伊巴密濃達這個人有點東西,為了抵抗武力強大的斯巴達人,他選擇了讓300名同性戀組成了一隻“聖軍”,這個“聖軍”也是底比斯部隊的核心。他認為,同性戀人相愛著彼此,在戰鬥中一定會為了保護對方而和斯巴達人廝殺到底!同時,伊巴密濃達為這次戰鬥做了很多準備,他知道斯巴達人戰無不勝的秘訣在於部隊陣型整齊,在作戰的時候能夠保持協調和一致,在正面交戰中長矛齊出,敵方被衝垮,從而形成獨特的“震懾衝擊”,敵人往往在交戰中會落荒而逃。伊巴密濃達不愧是讀書人,他思索良久,創造出來斜行戰鬥隊形,也就是不和斯巴達人進行正面衝擊,而是將軍隊擺成斜線陣,分梯次進攻敵軍。這就是所謂的斜形戰術,其實戰術的本質就是消弱己方兵力的一側,以加強另一側,即在一側製造局部的兵力優勢,以迅速擊敗對手,並將這局部的優勢變成全面的優勢。
三、斯巴達慘敗底比斯
在底比斯和斯巴達將陣型準備好后,斯巴達軍隊的“全正面方陣”帶著碾壓一切的氣勢衝擊過來。而底比斯部隊則堅持“斜形戰術”。首先是騎兵方面的交戰,斯巴達騎兵戰力不行,被底比斯人擊潰,敗逃的騎兵往斯巴達陣型里跑的時候,斯巴達步兵陣型稍微有點慌亂。然後是步兵的交戰。斯巴達人信心十足,但是快交戰的時候,斯巴達人感到彆扭無比,長矛總是難以有效攻擊底比斯人。因此斯巴達人為了達到正面衝擊底比斯陣型的目的,開始不斷調整隊形,向左方旋轉,以期能夠和底比斯陣型平行。但是斯巴達人很少進行這種調整陣型的操作,從而導致己方陣型出現混亂。正在這時,底比斯人的猛然進攻開始啦!“聖軍”衝鋒在前,而斯巴達人則首尾難顧,抵擋不住底比斯人的進攻,從而導致全線潰敗。但是斯巴達人的勇敢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勇敢的斯巴達人用身體構成了血肉防線,來保護自己的統帥。但是他們構築的防線在底比斯人的“斜形戰術”衝擊下不堪一擊。斯巴達國王克勒姆布羅托咬著牙,帶著近600名斯巴達衛士同底比斯人進行了鏖戰,但是卻無力回天。看到斯巴達軍隊失敗后,斯巴達盟軍馬上就開始逃跑,結果別底比斯人追擊,斯巴達盟軍一路上丟掉了3000多具屍體。戰後統計傷亡,底比斯人只有400多名士兵陣亡。可謂是大獲全勝。
這場戰役導致戰無不勝的斯巴達成為過去,斯巴達的霸權落幕,而底比斯則在希臘興起,成為新的霸主城邦。同時這場戰爭的過程也讓很多希臘城邦開始反思自己,於是重甲步兵的時代一去不返,各個城邦開始重視對自己部隊的機動性和打擊力方面的發展。同時“斜形戰術”在歷史上粉墨登場,這是集中兵力攻其一點的作戰原則的源頭。
這就是斯巴達人走向衰落的開始。在這個時候,在希臘北方的馬其頓開始逐漸興起,之後我們會說下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歷史。

總結


底比斯名將伊帕米農達斯創立了“斜形戰鬥隊形”就是集中兵力原則的始端,其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恩格斯就此曾給予了高度評價:“伊帕米農達斯第一個創立了直到今天仍然解決一切決戰的偉大的戰術原則:不要沿正面平分兵力,而把兵力集中在決定性地段進行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