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崗鎮

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轄鎮

半崗鎮,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位於潁上南部,淮河北岸。西接潤河鎮和關屯鄉,東臨垂崗鄉,北靠第三湖和八里河鎮,南隔淮河與霍邱縣相望。面積71平方公里,耕地44250畝,轄13個村民委員會,238個村民小組,102個自然庄,常住人口40709人(2017年),主要民族有漢族和回族

全鎮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8.5米,最低18.3米,南部沿淮河北岸自西向東,有小漁場、邱家湖、廟西窪和戴家湖,為淮河中遊行蓄洪區的一部分。青年河長10公里,自西向東流入八里河,是全鎮最大的排灌水道。半崗鎮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無霜期為221天,年平均日照數為221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4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地理環境


氣候特徵

半崗鎮南部系沙淤土質,土壤肥沃,適於種植小麥、大豆、花生等。行蓄洪區內,有19500畝天然草場,為發展我鎮畜牧養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北部崗地平坦,是潁上縣水稻主產區之一,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牌”證書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近幾年我們完善了水利配套工程,建立了大小電力排灌站49座,總裝機1386千瓦,實現旱能灌、澇能排、確保了農業穩定增收。

社會


教育

文教、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全鎮現有普通中學3所,職業中學1所,幼兒園1所。
清涼寺職業中學
清涼寺職業中學,屬半崗古老的一所學校,始建於隋唐年代,公元一九一九年全縣僅五所學校,該校屬於其中之一(縣立三高),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民黨一所大學“一〇師”曾遷於此,當時學員皆全副武裝在此上課。解放后改為中學,一九九零年改為農村職業中學,一九九四年被命名為高級示範職業中學。學校佔地面積3330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30人,其中本科3人,專科14人,中學一級教師10人;開設教學班10個,在校學生近700人。該校從八十年代起,辦學成績逐年上升,培養了一大批適應現代化建設的各類人才,在淮河兩岸享有較高的聲譽,多年來被評為縣、鎮級先進單位,該校還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校以質量求生存,以育人為宗旨,全體師生正齊心協力,奮勇拼搏,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努力把學校辦成一所適應新世紀發展需要的現代化新型學校。
臨淮中學
臨淮中學,半崗鎮政府辦公樓對面,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現代化的教學管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國家棟樑人才。佔地面積36097平方米,生均佔地33.28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92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3.10平方米;學校設有圖書室、閱覽室,藏書10504冊,生均12.2冊。學校開設14個教學班,共有在校學生943人,教職工43人,專任教師35人,其中本科生5人,大專生28人。學校有教學樓、綜合試驗樓、男女宿舍、學生食堂等,設施完善。
半崗中心小學
半崗中心小學,佔地面積13340米,生均15.3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788平方米,生均3.2平方米。學校有資料室、儀器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多功能教室。有圖書13000冊,生均14.89冊,開設個教學班17個,在校學生869人,有教職工44人,其中大學本科1人,大專5人,中師畢業36人。
希望小學
希望小學,建有教學樓一幢,建築面積1820平方米,18個班,含有會議電教室、綜合治理辦公室、黨建室、儀器室、圖書室、資料室。該校在校學生838人,教職工34人,其中大專畢業生3人,畢業生33人;高級教師4人,一級教師11人,二級教師22人。學校佔地面積23000平方米,生均27.45平方米;建築面積2910平方米,生均3.47平方米;圖書8834冊,人均10.5冊。

醫療衛生

半崗鎮中心衛生院,地處沿淮行蓄洪區,潁城南20公里處,東鄰垂崗,西接關屯,承擔著全鎮及周邊地區近十萬人的醫療預防及保健任務。本院建於50年代中期,佔地面積9000平方米,醫療用地3000平方米,醫療用房65間,為廣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主治醫師5人,醫師25人,擁有先進醫療設備,全院堅持“患者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為廣大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既讓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地治療,又為患者節約了不必要的檢查費用。另外,本院在傳染病防治方面具有獨特專長,對各類病進行有效地監控,特別是在出血熱防治方面具有先進經驗,本院已將疫情報告與全國聯網,使本鎮傳染病發病率大幅度下降,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政治


領導班子

書記:王秀梅鎮長:馬仲成
人大主席:姚波紀委書記:張允

組織機構

黨政辦
經濟發展辦
社會事務辦
農村經濟與統計服務站
農業綜合服務站
鄉鎮事務服務站
土地與村鎮服務站
文化與廣播服務站
鄉鎮財政所
計劃生育服務站

行政區劃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區碼
半崗鎮341226109皖K05582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