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種奇襲部隊
日本特種奇襲部隊
日本警察廳反恐怖特種奇襲部隊,英文名Special Assault Team,簡稱SAT,別名“雄鷹”。
SAT為日本專業反恐隊伍,於1996年5月8日由日本警察廳正式對外宣布成立,隸屬日本警察廳,最初在東京都警視廳、北海道、大阪、千葉、神奈川、愛知、福岡等7個都道府縣設有10支分隊,2005年在沖繩縣增設部隊。當沒有設立SAT的地區發生恐怖活動時,由距離最近的SAT負責處理。SAT主要用來對付劫機和其他恐怖事件,包括營救空中和海上劫持事件中被扣押的人質,並對劫持飛機、船舶、佔領建築物以及使用炸彈襲擊要人等恐怖活動制定對策預案。1996年12月,秘魯“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扣押日本大使官邸人質事件發生后,日本加強了該部隊的建設力度,建設了專門的訓練基地。SAT隊員配備有專門用來制服罪犯的工具、進行竊聽的特殊擴音裝置、自動手槍、特殊防彈服等。設立至今,SAT數次執行皆圓滿完成。
歷史沿革
1974年,日本警察廳發布白皮書介紹了這支特種部隊——為防範槍殺、劫機等恐怖突發事件的發生,成立裝備有防暴、防彈性能武器的特種部隊,並開始進行一系列嚴格的實戰訓練。
一名駐東京警視廳的記者這樣記錄了這支部隊:“東京警視廳的第一至第九機動部隊、特科車輛隊都有這樣的特種部隊。但是,平時基本都是消防隊員和一般的警力在執行任務,即使是訓練一年也就幾次。”
1977年9月28日,日本航空472號班機在孟加拉達卡遭到日本“赤軍”劫持,日本政府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屈服於劫機犯的壓力,採取“超法規措施”,將正在獄中服役的六名日本“赤軍”分子釋放,從而遭到國際社會的恥笑。半個月後,也就是1977年10月13日的漢莎航空劫持案,西德出動了第九邊境防衛隊進行突襲,順利地結束此事件。以此為契機,日本興起了創設特種部隊的輿論。
日本眾議院議員后藤田正晴(後來曾任內閣官房長官)提倡參照西德的第九邊境防衛隊建立日本反恐怖特種部隊。受后藤田正晴的委託,日本警察廳刑事局參事官佐佐淳行(後來曾任內閣安全保障室室長)前往西德進行交涉。經談判,西德全面提供裝備,並進行技術和訓練指導;另外還有數名東京警視廳和大阪府警察本部的警官前往西德第九邊境防衛隊、英國特別空勤團進行學習與訓練。
1980年初,日本警察廳命名兩支部隊為“Special Armed Police(特種武裝警察)”,簡稱為“SAP”。自成立以來,兩支部隊暗中進行過多次行動。據透露,大阪府警察本部第二機動隊曾出動解決了1979年三菱銀行的人質事件。創立后,部隊從未公開亮相。自1995年成功破獲一起劫機事件后,才首度公開亮相。
1996年5月8日,日本警察廳正式對外宣布成立反恐怖特種奇襲部隊(Special Assualt Team),簡稱為“SAT”,並舉行了隆重的授旗儀式。這支部隊共有200人編製,由東京警視廳,大阪府、北海道、千葉縣、神奈川、愛知縣、福岡縣警察本部組成。2000年,東京警視廳第六機動隊劃分到警備部警備第一科;2001年,大阪府第二機動隊劃分到警備部警備科。從此,這兩支特種部隊從機動隊里獨立出來,而各道縣警察本部均成立一支機動隊。
部署和編製
正式組建特種奇襲部隊包含八個地區:東京都、大阪府、北海道、愛知縣、千葉縣、神奈川縣、福岡縣、沖繩地區。主要分佈在成田、東京、中部和關西的國際空港和其他國內空港以及駐日美軍基地。
東京警視廳有三個班,大阪府警察本部有兩個班,其他本部各有一個班,共計11個班,隊員共300名。其中東京警視廳特種奇襲部隊的前身“特科中隊”分為指揮班、技術支援班、制壓一班和制壓二班;共有51人,其中警視一名,警部兩名,警部補六名,巡查部長12名,巡查30名。大阪府警察本部的“零中隊”大約有25人。
SAT的雛形即東京都警視廳和大阪府警察本部特種部隊,始建於1977年底,是模仿當時美國,聯邦德國,英國等國家的特種部隊建立的。這支部隊的產生源於1977年9月日本赤軍分子劫持日本民航客機事件,日本政府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向劫機恐怖分子屈服,採取‘‘超法規措’’將正在獄中服刑的6名日本赤軍分子釋放,遭到國際社會的恥笑。這一事件促使日本政府決意要培養一批反恐怖突擊力量。最初籌組的特種部隊有兩個分隊,一支屬東京都警視廳的第6機動隊,一支屬大阪府警察本部。正式組建的特種奇襲部隊,是在原有的兩支特種部隊的基礎上進行改組和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