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片法
壓片法
KBr壓片法廣泛用於紅外定性分析和結構分析,通過稱量壓片質量也可方便的用於常量組分的定量分析。凡易於粉碎的固體試樣都可以採用此法。在測量時應裝入壓片夾以KBr空白壓片作參比掃描紅外光譜。查譜線索引找出標準譜圖對照譜峰位置、形狀和相對強度進行鑒定。
1 稱量2mgVc純樣於瑪瑙研缽,稱入600mgKBr粉末,在振動球磨機中研磨2~5min混勻。
2 帶上口罩和手套或指套,從乾燥箱中取出備用的壓片模具、漏斗,將模膛裝在底座上,底模裝入模膛(注意拋光面向上),用漏斗轉入100~300mg樣品於模心,防止粉末附著在模心的邊緣,還應用干刮刀將模具中的樣品刮平,並使其中心略高出,然後將柱塞輕輕地放在樣品上轉動兩三次以使樣品分佈均勻,再將柱塞極緩慢地取出,隨後將頂模面輕輕放入模心(拋光面向下),將柱塞置於其上,並在柱塞進入模膛的部位套以O型橡皮圈加以真空密封。
3 將模具與真空管路連接,裝在液壓機柱塞間,抽真空2min,擰出液壓機通氣螺絲,關閉釋氣閥,然後緩緩泵壓至10T保持2min,切斷真空源並用雙手開啟釋氣閥將壓力極其緩慢(>10sec)而均勻的撤出。除去模具底坐,小心倒置模具(防止柱塞掉下),套上脫模圈,用液壓機將壓片輕輕推出模心。
4 用刀片揭取壓片,裝入KBr壓片夾。
5 以KBr空白片(同上製備)為參比裝入紅外樣品光路,接通電源即可掃描(最好預熱30min)。
6 譜圖的剖析與鑒定。
壓片過程中常會出現二些不正常現象,,其原因和解決辦法如下:
(1)整個片子不透明。壓力不夠及分散不好所致。可重新研磨或壓制,使其分散均勻,並加大壓力,但不要超載。
(2)剛壓好時片子很透明,一分鐘或更長時間后出現不規則雲霧狀渾濁。抽真空不夠所致。檢查真空度並延長抽真空時間可消除此現象。
(3)片子中心出現雲霧狀。砧座或壓舌面不平整所致。應調換或重新拋光。
(4)片子出現許多白色斑點,其餘部分清晰透明。研磨不均,含有少量粗粒所致。應重新研磨。
(5)片子中有不規則塊狀物或全部呈雲霧狀渾濁。樣品或KBr受潮所致。可乾燥或延長抽真空時間。
(6)透過片子看遠距離物體,透光性差,有光散射。KBr 不純所致,所用的KBr 中至少混有5% 以上鹼金屬鹵化物。應選用純KBr。
另外,在採用壓片法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KBr 吸濕性較強。即使操作條件很嚴格,如在紅外乾燥器中進行樣品的研磨工作,紅外光譜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有遊離水的紅外吸收峰出現。為消除遊離水的干擾,可在相同條件下製備一個KBr 空白片(不加樣品),作為補償片。
(2)鹼金屬鹵化物會和樣品發生離子交換,產生響應的雜質吸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