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紀念碑

武漢紀念碑

武漢紀念碑,指位於武漢的紀念碑。比較著名的有:武漢長江大橋紀念碑、武漢防汛紀念碑、武漢保衛戰英雄紀念碑、蘇軍烈士墓碑、武漢二七烈士紀念碑等。

長江大橋


“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紀念碑
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橋”的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人民首次征服長江天塹的標誌性建築。長江大橋紀念碑及其觀景台與長江大橋同時竣工於1957年,碑高6米,重達20餘噸,是遊人賞長江、看大橋的最佳位置之一。

保衛戰英雄


武漢紀念碑
武漢紀念碑
武漢石門峰世界名人文化公園用地2000畝建設集人文紀念、旅遊觀光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名人文化公園. 而紀念碑就坐落在松柏環繞的石門峰山脈中樞,海拔高度63米,長3.6米,高4.3米,由20塊紅沙石築成,兩側各有一面長4.3米的文化牆,將刻上3萬名在武漢保衛戰中犧牲將士的姓名。

防汛紀念碑


武漢防汛紀念碑
聳立於漢口沿江大道濱江公園旁的武漢人民戰勝一九五四年特大洪水紀念碑是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碑身正面鑲有金光閃閃的毛澤東頭像,下刻毛澤東的題詞,每到長江汛期,這裡總是海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已經成為長江兒女戰勝洪水的偉大精神象徵。

蘇軍烈士墓碑


1938年的武漢空戰蘇聯空軍志願隊有100多人犧牲,被掩埋在萬國
烈士墓碑大約高8米、佔地1平方米,碑身正面刻著“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十個金色大字,令人肅然起敬。與紀念碑相對的是烈士墓的墓台,淡青色的花崗石墓台長約32米,高3米,歲月的風塵早已在它身上刻下斑駁的印記,上面記載的是墓碑文和烈士們的名單。

辛亥革命


據介紹,紀念碑位於武昌彭劉楊路以南,紅樓和建設中的博物館中軸線上。碑體高100米,呈四稜柱形狀,採用深灰色的花崗岩石材;碑身採用了我國傳統建築藝術——鏤空手法,自下而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開了不規則的三角形鏤空孔洞,並採用紅色LED照明,象徵辛亥革命的火花如星星之火,最終燎原成一場不可逆轉的巨大社會變革和進步;碑體頂部設置高功率惰性氣體集束燈,將一束光打至空中幾千米的高度,在幾十公裡外都可以清晰看到,象徵著革命之火的生命力;碑體內部設置景觀電梯,可直達紀念碑頂部,供市民和遊客縱覽首義軸線和武昌地區的全貌。
新華網武漢11月25日電(記者熊金超)辛亥首義百年慶典的重大關鍵項目——辛亥革命紀念碑的建設方,在經過全球範圍徵集設計方案之後,已獲得武漢市委常委會原則通過,武漢將在辛亥革命首義文化區興建一座高達100米的紀念碑。
記者25日從武漢市政府獲悉,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為迎接這一慶典,武漢決定投資100億元復建武昌首義古城,建設首義文化區,在區內興建辛亥革命博物館、紀念碑及首義南軸線。其中,辛亥革命紀念碑建設方案於年初向全球徵集設計方案。這一方案是從多個國家和地區226件設計方案中經多方反覆評審后敲定的,由XD(北京)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徐東昕設計。
紀念碑於2011年6月底完工。

二七烈士


位於武漢市漢口江岸“二七”革命紀念館院內。此碑為紀念1923年在“二七”大罷工中犧牲的烈士而立。碑用花崗岩砌成。碑身為圭形方錐體,置於束腰石座之上,通高12.6米。碑座四面鑲嵌著白色大理石的浮雕藝術裝飾,前面是象徵工農團結、高舉革命火炬的圖案,左右兩側嵌有浮雕畫圖,生動地再現了武漢各工團聲援罷工和鐵路工人赤手空拳與全副武裝的反動軍警英勇搏鬥的壯烈場面。碑正面鐫毛澤東手書“二七烈士紀念碑”7字。碑座后刻有碑文,記述“二七”大罷工鬥爭中的英雄事迹。碑后紀念館內還陳列有“二七”革命鬥爭史料及烈士遺物。整個院內繁花簇擁,青松環抱,偉麗壯觀。

北伐軍官兵


北伐軍官兵公墓
在洪山東段南麓安葬著1926年北伐國攻武昌城犧牲的曹淵等191人。墓為磚石砌向,長方形。墓前正中嵌立墓碑,額鐫“精神不死”四個大字,中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北伐攻城陣亡官兵諸烈士墓”,左刻烈士姓名,右刻“先烈之血!”、“主義之花!”、“無產階級犧牲者!”等,墓四周環以垣牆,牆內松柏成林,象徵烈士浩氣長存。

九女墩介紹


九女墩
九女墩在東湖西北沿。“湖光山色各悠悠,共伴塊然土一丘,群眾最憐英烈女,口碑傳出足千秋”。相傳太平天國軍佔領武昌時,不少獲得解放的婦女參加起義。后清軍攻陷城郊,大肆屠殺。1855年左右在保衛武昌戰役中,有九名女兵在此英勇抗擊,壯烈犧牲。鄉人對她們極為欽佩,將其遺骸合葬於此。當時為避免清政府查詢破壞,故不稱墳而稱墩。解放后,人民政府將此墩進行整修,並在墩前建築層台,中立雄偉紀念碑。

施洋墓介紹


施洋墓武昌丁字橋。墓前就山勢築成寬闊磴道,層台中間立有高約20米的豐碑,正麵塑“施洋烈士紀念碑”七字,背面刻烈士革命事略,碑前塑烈士半身像,其下石座正面鐫有董必武悼念烈士的詩篇:“二七工仇血史留,吳蕭遺臭萬千秋。律師應仗人間義,身殉名存烈士儔。”其四周矮垣環繞,松柏拱衛,呈現一片肅穆寧靜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