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李璘的結果 展開
- 唐永王唐玄宗第十六子
- 北宋初孝子
- 甘肅岷縣鄉土文化研究者
李璘
唐永王唐玄宗第十六子
李璘(720年-757年2月20日),初名李澤,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秦安)人,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肅宗李亨異母弟,母為郭順儀。
生母早逝,由皇兄李亨撫養。聰敏好學,工於書法。初封永王,領荊州大都督、開府儀同三司。安史之亂爆發后,冊封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度使,領江陵大都督,鎮守江陵。招兵買馬,設置官署。至德元年,唐肅宗以其陰謀叛亂、割據江東名義派兵圍剿,打敗李璘,南逃嶺外。
至德二年,為江西採訪使皇甫侁所擒殺。寶應元年(762年)五月,他的侄子唐代宗(唐肅宗之子)為他平反。
人物關係
李璘,初名李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其母順儀郭氏,是劍南節度使、尚書郭虛己之妹。幼年失去母親,由其異母兄李亨親自撫養。李亨親愛有加,常常把李璘抱在懷中同睡。李璘年長后,聰明好學,容貌很醜,頸偏而不能正面看人。
開元十三年(725年)三月,受封永王。
開元十五年(727年),遙領荊州大都督。
開元二十年(732年)七月,加開府儀同三司。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日,改名李璘。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造反。同年十二月十五日,唐玄宗任命李璘為山南節度使。
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跟隨唐玄宗逃往蜀地。七月,皇兄李亨在靈武登基稱帝,是為唐肅宗,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七月十五日,唐玄宗行至漢中郡后,詔令諸子分領天下節度使。諫議大夫高適進諫說不可行,唐玄宗沒有聽從,便任命李璘為山南東路、嶺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坐鎮江陵,並以少府監竇昭(一作竇紹)作為副使,即日前往鎮所。同月,李璘行至襄陽。九月,李璘到達江陵,招募數萬勇士為兵,任意補設郎官、御史等官職。
至德元年(756年)十一月,唐肅宗得知后,下敕讓李璘前往蜀地朝見唐玄宗,他不聽。江陵長史李峴以有病為名辭別李璘奔赴唐肅宗那裡,唐肅宗召來高適與他一同商討計策。高適陳說江東的形勢,並分析說李璘必敗。十二月,唐肅宗設置淮南節度使,管轄廣陵等十二郡,任命高適為節度使。又設置淮南西道節度使,管轄汝南等五郡,任命來瞋為節度使。讓他們與江東節度使韋陟共同對付李璘。
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擅自率領水軍東巡,沿著長江而下,派帶甲士兵五千人直奔廣陵,以渾惟明、季廣琛、高仙琦為將領,軍勢浩大,但還沒有顯露出割據一方的圖謀。適逢吳郡太守、江南東路採訪使李希言寫信給李璘,責問他擅自發兵東下的意圖。大怒,於是就分兵派遣部將渾惟明在吳郡襲擊李希言,季廣琛在廣陵襲擊廣陵長史、淮南採訪使李成式。率兵進至當塗,李希言已屯兵丹陽,派遣部將元景曜與丹徒太守閻敬之率兵抵擋,李成式也派部將李承慶率軍迎擊。先前唐肅宗因李璘不奉詔,派宦官啖廷瑤、段喬福等與李成式策劃招撫勸喻他。當時河北招討判官、司虞郎中李銑在廣陵,有一千餘人馬。啖廷瑤邀李銑屯兵揚子津,李成式則派裴戎帶廣陵兵三千戍守瓜步洲伊婁埭。李希言部將元景曜、李成式部將李神慶並以其眾投降李璘,將閻敬之斬首示眾,江、淮地區大為震動。高適、來瑱與韋陟會合於安陸,結盟誓師討伐李璘。
至德二年(757年)二月二十日,裴戎到達瓜步洲后,廣樹旗幟,大閱士兵。與李偒登上城牆遠望,面有懼色。季廣琛知事情不能成功,對諸將說:“與諸公隨從永王難道想反叛么?太上皇流離轉徙,道路不通,而諸子中沒有比永王更賢能的。如果總領江淮精銳之兵,直驅雍、洛,大功可成。現在不這樣,讓我等名列叛逆,讓後代怎麼說呢?”眾人同意,便割臂為盟。當日,渾惟明奔往江寧,馮季康、康謙奔往廣陵的白沙,季廣琛帶領步兵六千逃奔廣陵。李璘派騎兵追隨其後,季廣琛說:“我感謝大王,故不忍決戰,只是逃命歸國而已。如果再逼我,將決一死戰。”追者停止,這才離開。
當夜,李銑列陣於江北,夜燃火把,人持兩炬,影亂水中,觀測者以雙倍相告,李璘軍也舉火把相應。他懷疑朝廷兵馬已渡江,帶著兒女和部下逃走。天亮后發現有詐,再進城備好舟楫,讓李偒驅眾直奔晉陵。間諜告訴說:“永王已逃跑!”李成式率兵前進,召募敢死勇士趙侃、庫狄岫、趙連城等共二十人,先鋒到新豐后,李璘使李偒、高仙琦迎擊。李銑與李成式合成陣勢,張左右翼,射中李偒肩部,其軍便敗。高仙琦與李璘奔往鄱陽,鄱陽司馬閉城不納。大怒,火燒城門進去,取庫里兵器,奪取余干,將南逃嶺外。江西採訪使皇甫侁追兵趕上他,戰於大庾嶺,他中箭被擒,皇甫侁將他殺死(一說中箭而死)。李偒也被亂兵所殺,高仙琦逃走。
未敗時,太上皇發出誥文:“降李璘為庶人,謫遷於房陵。”死後,皇甫侁送其妻子到蜀地,太上皇傷悼很久。唐肅宗因他是自己撫養的,沒有宣布他的罪行,從此不再用,將薛寔等都處以死刑。冊封李璘嫡次子李儹為餘姚王,李偵為莒國公,李儇為郕國公、李伶和李儀並為國子祭酒。
關係 | 人物 | 備註 |
父親 | 唐玄宗李隆基 | |
母親 | 郭順儀 | 劍南節度使、尚書郭虛己之妹。 |
兒子 | 李偒 | 封襄城王。 |
李儹 | 封餘姚王。 | |
李偵 | 封莒國公。 | |
李儇 | 封郕國公。 | |
李伶 | 官至國子祭酒,娶益州大都督府倉曹參軍宇文鼎之女河東郡夫人。 | |
李儀 | 官至國子祭酒。 |
《舊唐書·卷一百七·列傳第五十七》
《新唐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
劉昫等《舊唐書》:“少聰敏好學,貌陋,視物不正。”
歐陽修《新唐書》:“長聰敏好學。貌陋甚,不能正視。”
李璘的出生年月史籍無載,但根據其異母兄弟李敏和李瑁生年推測,應在719年到721年之間。
《新唐書》卷八二《永王璘傳》:“(季)廣琛知事不集,謂諸將曰:‘與公等從王,豈欲反邪?上皇播遷,道路不通,而諸子無賢於王者。如總江淮銳兵,長驅雍、洛,大功可成。今乃不然,使吾等名叛逆,如後世何?’”
按《新唐書》雖成書於北宋,但其史源包括唐代實錄國史及傳狀記集等,當其中文字記載為今存原始文獻所未見而又能被相關原始文獻所證實時,即應以原始文獻視之。《新唐書·永王璘傳》載璘將領季廣琛所說永王璘“如總江淮銳兵”,亦證明永王璘下揚州時是如《舊唐書》及《冊府元龜》所載任江淮兵馬都督。因為“總江淮銳兵”,是指統領江南東路、淮南路之兵,永王璘若只是統山南東路等四道節度使,而非江淮兵馬都督,如何說得上“總江淮銳兵”?所謂“如”者,假如也,指未到江淮兵馬都督治所揚州已被打成“叛逆”,不得“總江淮銳兵”矣。
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一: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雁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