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柿園鄉的結果 展開
  • 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下轄的一個鄉
  • 柿元鄉

柿園鄉

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下轄的一個鄉

柿園鄉,隸屬於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地處杞縣北部,東鄰西寨鄉,東南鄰裴村店鄉,南鄰城郊鄉,西南鄰葛崗鎮,西鄰平城鄉,北鄰泥溝鄉、陽瑁鎮。轄區總面積72.99平方千米。

1951年,屬柿園區。1983年,改鄉。截至2020年6月,柿園鄉下轄3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柿園村。截至2018年末,柿園鄉戶籍人口71069人。

截至2018年末,柿園鄉有工業企業60個,其中規模以上有6個,經營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或綜合商店15個。

歷史沿革


1951年,屬柿園區。
1955年,屬陽増區;同年12月,分屬柿園、西寨2個中心鄉。
1956年,屬柿園、伯牛崗2個鄉。
1958年初,屬柿園鄉;同年8月,屬柿園公社。
1961年,稱區。
1963年,復稱公社。
1975年,析境內東部地域入西寨公社。
1983年,改鄉。
柿園鄉
柿園鄉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柿園鄉地處古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分為黏土、兩合土、沙土等。境內最高點位於東部柿園村,海拔63.6米;最低點位於西部黒木,海拔58.4米。

水文

柿園鄉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流域面積44.3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惠濟河,流經南部邊界,境內長6千米。其支流有4條:淤泥河橫向斜穿中部,境內長12.5千米;杜庄河境內長5千米;十支排溝境內長4.5千米;西程寨溝境內長2.5千米;楊庄溝,經李指揮屯村西部,境內長2.8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柿園鄉有耕地面積7.8萬畝,人均1.1畝。
截至2011年末,柿園鄉累計造林1.5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2萬株,林木覆蓋率16%,活立木蓄積量4.2萬立方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柿園、十二里寨、前化寨、魏堂、李墳、南陳寨、尹庄、棗園、李指揮屯前村、陳寨、李指揮屯后村、劉寨、后化寨、馬房、黑木、燕寨、北朱寨、李胡樓、東王莊、魏庄、東營、中囤、董寨、李庄、南葛寨、黃庄、府里庄、劉黑塔、萬寨、西王莊、楊庄、杜庄、西程寨3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5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柿園鄉下轄3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柿園村。
柿園鄉區劃詳情
李庄村西程寨村中囤村楊庄村棗園村燕寨村李指揮前屯村
葛寨村付里庄村董寨村西王莊村陳寨村馬房村李指揮后屯村
黃庄村南陳寨村李墳村萬寨村委劉寨村化寨村十二里寨村
魏庄村東王莊村杜庄村劉黑塔村朱寨村柿元村
東營村李胡樓村尹庄村后化寨村黑木村魏堂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柿園鄉轄區總人口6854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065人,城鎮化率8.9%。另有流動人口5800人。總人口中,男性35687人,佔52.1%;女性32858人,佔47.9%;14歲以下13024人,佔19%;15—64歲49352人,佔72%;65歲以上6169人,佔9%。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長率4.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06.54人。
截至2017年末,柿園鄉常住人口69057人。
截至2018年末,柿園鄉戶籍人口7106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柿園鄉財政總收入6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
截至2018年末,柿園鄉有工業企業60個,其中規模以上有6個,經營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或綜合商店15個。

農業

2011年,柿園鄉農業總產值4億元,比上年增長11%,農業增加值佔全鄉地區生產總值的58%。
柿園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3414噸,其中小麥24895噸,玉米806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蒜、花生等。2011年,大蒜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2.1萬噸;花生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0.5萬噸;其他蔬菜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2萬噸,主要品種有夏洋白菜、辣椒,其中夏洋白菜產量1.8萬噸。
柿園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8萬頭,年末存欄2.8萬頭;羊飼養量1.9萬隻,年末存欄1.8萬隻;牛飼養量4218頭,年末存欄2735頭;家禽飼養量41.6萬羽,上市家禽35.3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5260噸,其中豬肉2200噸,牛肉615噸,羊肉242噸;禽蛋3360噸。畜牧業總產值0.9億元。
2011年,柿園鄉有大型農業機械316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大蒜、夏洋白菜等。

工業

2011年,柿園鄉工業總產值達到1.4億元,比上年增長26%,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2%。
工業發展
該鄉工業基礎較好,門類較為齊全,發展潛力較大。截止2009年,該鄉有糧食機械、食品、釀造、化工、製革、紡織、線材、鑄造、造紙、服裝等十大支柱產業,並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主要產品達500多種,其中味精、酒精、白酒、高效平篩、棉紗、皮革、鋼鉸線、鋁鉸線、磁性材料等30多種產品榮獲部優、國優和國際金獎,遠銷德國、義大利、俄羅斯及東南亞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商業

2011年末,柿園鄉商業網點660個,職工240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6億元,比上年增長3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8%。

電信業

2011年末,柿園鄉電信業務收入1100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柿園鄉地名因原為明代化姓柿樹園得名。

交通


柿園鄉有106國道過境,境內長9千米,雙向2車道。213省道,境內長9千米。鄉客運站1座,2011年,客運總量110萬人次;貨運總量150萬噸。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柿園鄉有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08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6個,建築面積960平方米,藏書2.1萬冊。
2011年末,柿園鄉100%的村建有體育活動場地,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柿園鄉有幼兒園(所)10所,在園幼兒2016人,專任教師60人;小學26所,在校生2650人,專任教師26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650人,專任教師9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0主要學校有柿園鄉中學。
柿園鄉
柿園鄉
2011年,教育經費達11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10萬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柿園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3個,其中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32個;病床6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30張。專業衛生人員130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49人,註冊護士2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0.3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500人次,住院手術280台次,出院病人2500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82萬人,參合率99%。

社會保障

2011年,柿園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戶,人數16人,支出3.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88戶,人數2223人,支出192.1萬元,比上年增長35%;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20%;有柿園鄉敬老院,床位120張。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4人,支出3.1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91人,支出25萬元。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柿園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29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8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32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6500件,征訂報紙1010份、期刊520冊。
2011年末,柿園鄉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0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200門,固定電話用戶1200戶,比上年增加6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3.5萬戶,比上年增加30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50%,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65千米,主幹電纜達6500對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25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1200個,寬頻接入用戶1300戶,比上年增加50戶。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該鄉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220千伏變電站1座,35千伏變電站11座,年供電量達到1.7億度。郵電通信事業發達,5萬門程式控制電話和行動電話直撥國內外。建立了覆蓋全縣的公路、廣播、有線電視網路。縣城建設日新月異,已形成了五縱四橫的整體建設框架。在改造舊城、開發新區的同時,不斷加快縣城公共設施的建設步伐,先後投資2500萬元完成了海河治理、自來水管網改造和綜合體育場建設,文明、衛生、整潔有序的現代化城市已初步形成。
招商引資
2000年以來杞縣柿園牢固樹立“讓客商發財、求自己發展”的招商引資新理念,加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為了吸引中外客商到杞縣投資興業,該鄉在縣城東區建成了民營經濟工業園區。制定了優於沿海、高於內地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該鄉還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行政代理服務中心,對外來投資者實行“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公,手續從簡從快,對重大項目特事特辦,並在土地使用、稅費徵收上給予最大限度和優惠。

代表人物


柿園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積澱豐厚,歷代名人輩出。古有商代名相伊尹,漢朝著名謀士酈食其,東漢洛陽令董宣和著名文學家蔡邕蔡文姬等歷史名流。近代有原河南省委書記吳芝圃,著名記者、原新華社社長穆青等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