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湖村的結果 展開
湖村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湖村鎮
湖村鎮位於寧化縣東部28公里,東鄰清流縣,南接城郊鎮、清流縣,西靠中沙鄉,北連水茜鎮、泉上鎮。全鎮總面積190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0736人(2020年),耕地面積2.83萬畝,山地面積23.1萬畝,森林覆蓋率62.5%。
旅遊資源豐富,有無數的天然岩洞,尤其以天鵝洞著稱。此外,境內蛟湖亦屬人間佳景,遐邇聞名,史稱“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便出生在這裡,經濟以工農業為主,烤煙、水果、旱作農業、鄉企是農民收藏的主要來源。
湖村鎮位於寧化縣東部28公里,東和東北與泉上鎮接壤,南鄰清流縣,西連城郊鎮,西北與中沙鄉毗連,北靠水茜鎮。全鎮總面積190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17384人、其中農業人口14021人,耕地面積2.83萬畝,山地面積23.1萬畝,森林覆蓋率62.5%。鎮區地質古老,礦藏和旅遊資源豐富。目前已發現並開採的有石灰石,鎢、煤、大理石、高嶺土、鐵礦等,尢以石灰石、鎢儲量為主,已探明的石灰石儲量在4億噸以上,鎢30.5萬噸,居全省之最。境內有縣水泥廠、供電所、鎢礦、煤礦、建達水泥廠以及翠湖水泥廠、木竹製品廠等縣、鎮屬廠、礦、場30餘家,其中水泥企業一直是湖村的支柱企業。這裡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有無數的天然岩洞,尤其以天鵝洞著稱。此外,境內蛟湖亦屬人間佳景,遐邇聞名,史稱“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便出生在這裡,經濟以工農業為主,烤煙、水果、旱作農業、鄉企是農民收藏的主要來源。2000年農業總產值75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48元。湖村鎮也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明星鄉鎮”、“農村工作行進單位”、“三明市工業衛星鎮”、“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共建文明片區先進單位”、“基本普及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先進鄉鎮”、“村民自治模範鎮”、“98--99年度三明市‘六好’鄉鎮黨委”、“農科教結合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
1941年為蛟湖鄉,1942年更名湖村鄉,1958年建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0年改鎮。1997年,面積190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湖村、城門、彭高、陳家、鄧坊、黎坊、龍頭、巫坊、石下、下埠、店上、諶坑12個村委會和湖村居委會。
湖村村
境內有縣水泥廠、供電所、鎢礦、煤礦、建達水泥廠以及翠湖水泥廠、木竹製品廠等縣、鎮屬廠、礦、場30餘家,其中水泥企業一直是湖村的支柱企業。
經濟以工農業為主,烤煙、水果、旱作農業、鄉企是農民收藏的主要來源。2000年農業總產值75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48元。
鎮區農、林、礦產、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擁有萬畝烤煙、萬畝水蜜桃、萬畝花生、萬畝訂單農業及六萬株銀杏等生產基地;木材蓄積量48萬立方米;礦產資源已開採利用的有石灰石、硅石、鎢、煤、高嶺土等,其中,石灰石儲量10億多噸,鎢儲量近39萬噸;工礦企業較為發達,素有寧化的工業重鎮之稱,規模以上企業3家,規模以下企業42家。
這裡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主要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天鵝洞群、神鳳龍宮地下河景觀、靈隱寺以及福建省最深的內陸湖蛟湖。此外,史稱“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便出生在這裡。
國家地質公園-----寧化天鵝洞群,位於福建省西部寧化縣城東28公里處,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地質奇觀,她猶如一幅透視億萬年滄桑巨變的優美畫卷,最精華的是天鵝洞和神風龍宮。因其山形似天鵝且洞內鐘乳石如同天鵝般潔白而得名。天鵝洞群含天鵝洞、神風洞、石屏洞、水晶洞、山澗一線天等6個風貌各異的溶洞,是福建省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分佈最密的溶洞群。現已開發可供遊覽的是以洞內垂直景觀發育之風采、鐘乳石造型之美、分佈之密為福建溶洞之冠的天鵝洞。
寧化湖村·天鵝洞
有從四十米高處一瀉而下氣勢磅礴的石瀑,亦有精巧玲瓏如精雕細塑而成的石珊瑚,有石松參天的陡峭山峰,有玉樹倒影平靜的天鵝湖……。令人置身其中,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宛如登上九天仙境。
神風龍宮可泛舟遊覽的地下河1000餘米,幽深迷離,河道寬處如明鏡般的西湖,窄處蜿蜒曲折,似奇險三峽,更似有“甲天下之美”的桂林山水,泛舟盪漿於暗河碧波之中,倍感:灕江之秀龍宮藏,武夷九曲河洞中漂。兩個溶洞內呈現出來不同風格的岩溶奇觀,令人耳目一新,拍掌稱奇!而作為在地表上就為少見的岩溶石林,卻驚現於地下暗河之間,這一奇特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在國內外都是極為罕見,因此,2004年1月,國土資源部授予“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稱號,這是福建至今唯一獲此殊榮的岩溶洞群景觀。
梅溪河位於寧化縣喀斯特地貌岩溶景區——湖村鎮境內,系國家地質公園配套景觀資源。
梅溪
在梅溪河水面倒映著青峰綠影,使溪水更添碧綠。人與舟漂行其中,簡直被翠色包圍,不由心凈如洗,加之梅溪河上連一隻小小的機動船都沒有,空氣異常清新,峽間格外幽靜,只是偶爾有幾聲鳥鳴,或有幾聲來自密林深處村莊中的犬吠,更使人有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
梅溪河中流河道旁的中坑村,還是一處以人工生產陶瓷為特色的山間小村,村裡保存有上百年的手工陶瓷作坊。據史料記載,在村中還有幾處古窯遺址,屬明清時期青花民窯,位於湖村鄉中坑村旁。堆積層有兩處:一在該村旁的小山丘,遺址已被樹木覆蓋,暴露部分呈堆積層,另有一處在距村約1公里的樹林中,未發現窯基,堆積層分佈多處,最大面積達900平方米,厚2米左右,主要燒制青花瓷,碗底青花瓷,小量素麵瓷,碗底青花書寫“福”字,用筆熟練,青料較淡。
在梅溪河邊成群的水車在山澗飛流的衝擊下不停地轉動;民間藝人嫻熟的在古法制陶造瓷工藝別開生面;斜卧在山坡上的古龍窯亦無不顯示我們祖先的聰明與智慧。在中坑村感受一下製作陶器的種種工序;品嘗一回來自原始村落的客家土菜,一切都顯得那麼純樸自然。
在距寧化縣城不到三十公里的湖村境內,有一個神奇的湖泊——蛟湖。
蛟湖呈橢圓形,湖水清澈蔚藍,面積只有18畝,水域面積1.3萬平方米,它的神奇之處不僅在於它深不可測,而且還流傳著許多神秘的故事。
蛟湖又名“龍王潭”,傳說該潭原為平地,並建有庵廟,有道士二人居住。老道曾施法擒龍並以畫符制龍於杯中。一天老道外出,徒弟見杯中小龍以為是杯水長蟲,則將之倒入天井,剎時蛟龍恢復原狀,巨雷暴雨將道庵沉沒這深潭之底,而蛟龍則從湖底潛至閩江口入東海而去。後有人將大魚繫上銅牌放生於蛟湖,數月後卻有人在閩江口將其魚捕捉。因而又有蛟湖與東海相通之說。
李世熊撰《寧化縣誌》載:“舊志云:昔僧結茅其上,嘗見白龍卧湖面,鄉人遇旱,以敗鐵投湖,輒暴風雨湧出其鐵而後已。”宋嘉泰間(1201--1204年),太守陳映,禱雨有應,乃建龍王廟於湖側,故稱其湖曰:‘龍王潭'。“湖縱廣數十畝,淼碧如淀,蘊蓄萬濤,氣色慘淡,雖水止霄晴,若雷雨蚊龍,郁作震憺者”。
蛟湖到底有多深?據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當地人把九十多根棕繩結成一串,還無法沉到湖底。1997年秋,福建電視台為探索蛟湖的奧秘,曾請有關專家、學者和潛水員,潛入30多米深處拍攝了大量水底岩洞資料,製作了電視片《蛟湖探秘》上下集,在福建電視台播放。此次探秘的專家、學者測得深度為63.4米,仍屬全省最深的內陸淡水湖。后經福建省地質部門採用專業的勘測手段,方才得到一個確切的數字:103米。這個數字給了蛟湖一個顯赫的地位:“國內罕見的地質奇觀”;“福建省最深的天然內陸湖”。
蛟湖還有一奇,湖水久早不枯,久澇不盈,若在湖邊漫步,便會感到腳下土地在微微顫動,水也會盪起漣漪。對於這一奇觀,經福建省地質隊勘探,蛟湖與天鵝洞群同屬喀斯特地貌,學術上稱之為“上升自流泉喀斯特溶潭湖”。
該寺位於寧化縣湖村鎮內,其建築面積約300多平方米,整體為中軸線平面布局,分別由正廳及左右輔以的廂房、小巷構成一體。寺廟四面環山,山勢峻俏,景色宜人。自建寺以來,就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前往參拜。逢年過節,寺門香客如鯽,香火甚為鼎盛。
靈隱寺風景區
水晶洞離靈隱寺約一公里,,站在洞內抬頭仰望,高不可測,從高處往下看,又象有千匹綾緞懸掛而下,水晶石塊塊筆挺,光潔照人,蔚為壯觀;再順著水路往前探去,有一塊大石盤,晶瑩發亮,酷似蓋著一塊潔凈白紗;石盤上方高懸著一塊黃橙橙的巨石,酷似玉米。此外,洞內還分佈著眾多大小不一的水晶石,有淡紅、暗紅、灰綠等多種顏色,似冰雕玉砌,美不勝收。
整個靈隱寺風景區已被國家地質公園所規劃的八個景區之一。該景區分林隱寺、靈隱洞、水晶洞、岩溶漏斗群等6個景群,靈隱洞洞壁上留下的明代詩文和由7個漏斗組成的岩溶漏斗群,堪稱奇觀。
湖村之“湖”
鎮區基礎設施完善。通信網路健全,全鎮13個村(居)共70個村民小組現已開通程式控制電話,全鎮程式控制電話裝機總量2300多部,中國聯通、移動通信網路覆蓋整個鎮區;796縣道自東向西橫跨鎮區9個村(居),交通十分便利。此外村村通道路的建設也基本完成。
湖村歷史文化悠久。歷史文化名人“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故里、古動物化石遺跡老虎岩都位於鎮區。同時湖村還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當年澎湃縣蘇維埃政府、中央紅軍醫院、兵工廠都曾設立於此。
湖村鎮也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明星鄉鎮”、“農村工作行進單位”、“三明市工業衛星鎮”、“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共建文明片區先進單位”、“基本普及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先進鄉鎮”、“村民自治模範鎮”、“98--99年度三明市‘六好’鄉鎮黨委”、“農科教結合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
7月21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7部委共同公布了全國重點鎮名單,寧化縣湖村鎮榜上有名,成為全縣唯一入選的全國重點鎮。
據了解,入選全國重點鎮的基本條件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展潛力大、服務功能較完善、規劃管理水平較高、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入選的重點鎮將獲得國家住建部等有關部委研究制定的加強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支持,同時,還將在政策、土地及項目安排上得到扶持。
近年來,湖村鎮緊緊圍繞打造“工業重鎮、旅遊名鎮、商貿旺鎮、和諧新鎮”工作目標,按照“農業挖潛力、工業添活力、旅遊增魅力、民生藉助力”的工作思路,紮實推進農業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美麗鄉村、民生工程建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全面發展。連續三年獲得寧化縣鄉鎮綜合評比第一名,2013年被列入市級中心鄉鎮,並通過國家級生態鄉鎮驗收,全鎮上下呈現出經濟發展、事業進步、社會和諧、人氣旺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