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皮影戲
海寧皮影戲
(浙江)海寧皮影戲是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發祥於中國陝西,成熟於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於清代的河北。繼2006年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后,2011年底,海寧皮影戲作為中國皮影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位於錢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寧市境內,至今流傳著具有南宋風格的古典劇種--海寧皮影戲。海寧皮影戲自南宋傳入,即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和"海寧小調"相融合,並吸收了"弋陽腔"等古典聲腔,改北曲為南腔,形成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為基調的古風音樂;曲調高亢、激昂,宛轉幽雅,配以笛子、嗩吶、二胡等江南絲竹,節奏明快悠揚,極富水鄉韻味。同時將唱詞和道白改成海寧方言,成為浙江海寧民間婚嫁、壽慶、祈神等場合的常演節目。再則,海寧盛產蠶絲,民間有祈求蠶神風俗,皮影戲也因長演"蠶花戲",稱作"蠶花班"。
海寧皮影戲
其次是皮人臉譜造型頗具特色。其臉譜既接近於京劇,又不同於京劇。它按忠、奸、賢、義的不同性格,喜怒哀樂的不同表情來加以誇張、塑造。為了符合劇情發展,適應操作上的藝術需要,有時候同一個人物要換幾次頭面。
海寧江南皮影藝術團在表演《火焰山》
皮影戲的表演:皮影戲的表演是藝人通過兩根以上的竹籤,在一塊白色的小銀幕背後操作著皮製的影人,通過強光的照射,影人變得通體透明,色澤鮮艷奪目,藝人用竹籤棒調度人物的多種動態,使這些皮製的影人個個栩栩如生。根據表演劇目的需要,除后場伴奏人員之外,前場操縱影人的藝人少則二人,多則七、八人。
海寧皮影的主要製作特點是:"少雕鏤、重彩繪、單線平塗",臉形圓活、單眼側面、少誇張、近實像、富"人情"味;整體以單手、並足(側身)為主,頗具傳統文化特色。
皮影的製作較為複雜,前後共有數十道工序。先要選材,皮影的材料採用羊皮或牛皮,經去毛、刮挺、去脂后拉緊曬乾;然後畫稿,即按照人物的不同身份和個性設計出不同的形象,再將設計好的畫稿拷貝到經加工過的皮上,並根據不同的人物和服裝施以不同的色彩,一個人物就是一幅工筆重彩的國畫。為了顏色不脫落和增加透明度,畫完后的皮影還須罩上一層清漆。由於皮影人物的製作是肢解完成的,因此最後須將身體各部位用線縫接,並在背後裝上翎管,套進竹籤棒。一個人物最少須兩根簽棒,動作複雜的形體則多達六、七根。現有新制皮影均為斜橋剪紙藝人王錢松所制。
海寧皮影戲演繹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海寧境內尚有戲班20多個,劇目達300餘個,演員120多人。隨著時代的變革,皮影藝術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影響。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門為組建劇團赴京演出,經調查浙江省惟海寧尚存技藝精湛的皮影老藝人。但時至今日,僅存的幾位老藝人年歲均逾七旬,後繼乏人,已屬重點搶救的傳統民間藝術項目之一。
郎章銘出身“皮影世家”,他爺爺郎自立是家族第四代傳人,曾在省皮影劇團任鼓板。皮影給郎章銘留下許多彩色回憶。孩提時代的他經常跟爺爺去村后林海寺廟會演皮影戲,一會躲在台下,一會竄上台去,許多經典皮影戲劇目都耳熟能詳。“一演皮影戲,整個村都空了,大家看得可高興了。”上學后,家長要求郎章銘以學業為重,漸漸與皮影戲越離越遠。
2002年,郎自立去世,另一位省皮影劇團老藝人沈聖標發起成立“海寧市江南皮影藝術團”,招收年輕學員。2008年,沈聖標拜訪郎家,希望郎家有年輕人傳承皮影。郎章銘的奶奶心動了,“兒子沒有學,讓孫子學吧。”
此時,正在揚州科技學院讀書的郎章銘也一口應承:“完成學業后,就回家學皮影。”他將皮影戲比作“散落在民間的瑰寶”,“我對皮影太熟悉了,就像我兒時的夥伴。如果在我們這一代失傳,實在太可惜。”文質彬彬的郎章銘說。
去年年初,郎章銘真正拿起簽子棒,開始學皮影。為了學到傳統皮影戲的精髓,他逐一登門拜訪海寧會皮影的老藝人。如今,郎章銘已學會了童話劇《雞斗》、《龜與鶴》,神話劇《鬧龍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傳統戲《南天國》等5部戲。郎章銘還不滿足,“有的老藝人肚子一藏就是上百本大戲,只有拚命學,才能讓更多寶貝留下來。”
為推廣皮影戲,郎章銘和其他三個年輕人在鹽官觀潮景區開始表演皮影戲,邊演邊學,一個月只輪休四天。“觀眾最多的一天,我們連演了40多場。”說到這裡,郎章銘眉頭一揚。
海寧皮影戲傳承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