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良寺
賢良寺
賢良寺位於北京東城區現金魚衚衕、校尉衚衕、煤渣衚衕一帶,寺廟建築已基本不存在。清朝時賢良寺因為臨近皇宮,許多外省官吏進京述職多居於此,是內城中一座著名寺院,也是許多歷史事件的見證地。
賢良寺最早在明朝時是著名的“十王府”,滿清入關后,這裡就成了清王公貝勒的府邸。雍正年間,這裡成了怡親王允祥(康熙十三子)的王府,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死後,尊其遺願舍宅為寺,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成。允祥死後謚曰賢,並世襲罔替,寺名由雍正皇帝欽賜,並依其謚號取名“賢良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於賢良寺內設藏經館,廣集經本,校勘編纂《大藏經》。乾隆二十年,賢良寺遷建於冰碴衚衕路北,之後,賢良寺便成了外省的朝廷重臣進京朝見的住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晚清炙手可熱的地方督撫進京都寄住於此。李鴻章第一次進京時便住這賢良寺,之後的無數次進京,李鴻章均居賢良寺。1900年庚子事變之後,正在兩廣總督任上的李鴻章從廣州被調回北京與聯軍議和。當時的北京城裡,八國聯軍宣布除了“兩個小院落屬於清國政府管轄”之外,京城的其他區域都由各國軍隊分區佔領。聯軍所稱的“兩個小院落”,一個是與聯軍議和的慶親王府,還有一個就是李鴻章回京后居住的賢良寺。怡王府地處帥府園一代,面積很大,據繪於乾隆年間的地圖,怡王府西臨王府井大街,東至校尉衚衕,北到金魚衚衕,南至帥府園衚衕,包括了中央美術學院等一大片地方。
乾隆二十年(1755年),賢良寺遷移建至冰渣衚衕(有稱冰盞衚衕),正門開在冰渣衚衕北邊。移建后的賢良寺面積減少,但仍規模不小,主要建築有山門、碑亭、前殿、正殿、經樓、東西配殿、寮房等。正殿前有兩座碑亭,正殿面闊五間,為綠琉璃瓦歇山頂,懸木額“賢良寺”。其餘建築均為大式硬山灰筒瓦頂,還有乾隆皇帝御書心經塔碑。因賢良寺距皇宮很近,外省官吏進京述職多居於此,如康有為、沈子培、王病山等維新派人物進京時都居住於此,左宗棠進京也多次在此居住。
李鴻章第一次進京時便住在這賢良寺里,與當時外省官吏一樣,之後的多次進京,李鴻章也居於賢良寺。庚子事變之後,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從廣州被調回北京與八國聯軍議和,就住在賢良寺。當時的北京已被八國聯軍控制,賢良寺因有李鴻章居住而成為當時“由清國政府管轄的兩個小院”之一(另一個是與聯軍議和的慶親王府)。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在賢良寺死於欽差大臣任上。死之前,北京的天氣突然驟變,秋風蕭瑟,滿街的落葉如人們撒落的冥紙。已經穿上壽衣卧於病榻上的李鴻章忽然睜大眼睛,嘴唇喃喃顫動,兩行清淚緩緩滾出。匆忙趕來的部下周馥痛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手未了事,我輩可以辦了,請放心去罷!”李鴻章忽目張口動,欲語淚流。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須臾氣絕。終年78歲。
消息傳到慈禧處,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老人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史書記載,臨終前李鴻章曾吟詩一首: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亂/八千裡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或許,這就是李鴻章一生的苦衷。
民國時賢良寺對普通遊人開放。據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記載,院中古柏參天,老槐蔭地,房舍寬敞,十分幽靜。寺中有畫工精緻生動的壁畫,“實臻上乘,藝術之佳,洵為近代所罕見”。由於寺內建築寬敞,民國時,在配殿設有民眾小學校。清朝時,這裡還是許多富貴人家操辦喪事的場所,民國時,這裡開設國殯儀館,是北京最大的殯儀館之一,靈柩多停於北牆內,使用到1950年以後停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賢良寺內還有僧眾。後來僧眾被遣散,部分房屋被作為校尉小學的校舍,當時賢良寺的主持吳金鼎成為小學校長。寺院的前殿、東西配殿及后罩樓一層被用做教室,正殿和后罩樓二層存放經書和法器,寺中石碑被移至五塔寺石刻博物館。賢良寺也深處於居民的大雜院之中。1988年賢良寺所在地區開始進行拆遷改造,金魚衚衕、校尉衚衕、冰渣衚衕的居民房被拆除以拓寬馬路、改造街道、修建豪華飯店。1990年代,校尉小學改建,賢良寺的大部分建築被拆除,現只剩下寺東邊的一進小院,深藏在校尉小學的高樓東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