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州
雅州
隋雅州以嚴道(今四川雅安)為治所。雅安位於長江上游、四川盆地西緣,東鄰成都、西連甘孜、南界涼山、北接阿壩,距成都僅13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
雅安歷史悠久,先秦時代就已納入中央政府管轄,兩漢文化歷史底蘊豐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的壯麗詩篇。原為西康省省會,1953年隨西康撤省併入四川,設雅安地區,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地設市。
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置州,因境內雅安山得名。治所在嚴道(今雅安)。唐轄境相當今四川雅安、名山、滎經、天全、蘆山、小金等縣地。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雅州為府。那時的雅州真正“管得寬”,不僅轄雅安、名山、滎經、蘆山、清溪五個縣,一個散州——天全,還管打箭爐廳和穆坪宣慰司。“打箭爐”是現在的康定,現在的甘孜州所轄的地盤,那時候都納入雅州的管轄範圍,雅州的範圍南抵大渡河,西至金沙江邊的芒康,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州。而在雍正七年,在“雅州”之名出現1111年以後,“雅安”作為一個地名也閃亮登場,成為雅州的治所之地。
城市化率達到33%以上。境內自然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 【面積】幅員面積1.53萬平方公里,山地佔94%。 【政區】轄雨城區、名山、滎經、漢源、石棉、天全、蘆山、寶興七縣一區。 【歷史沿革】 【人口】總人口153萬。 【氣候特點】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南北差異大,年均氣溫在14.1℃~17.9℃間,降雨多,多數縣年降雨1000毫米以上,有"雨城"、"天漏"之稱。濕度大,日照少。
雅州,盧山。下都督府。開元戶六千五百八十九。鄉二十二。元和戶一千四百五十二。鄉二十四。
禹貢梁州之域。秦滅蜀為郡,即嚴道縣也。李膺記曰:“自晉永嘉崩離,李雄竊據,此地荒廢,將二十紀,夷獠居之。”後魏廢帝二年置蒙山郡於此,隋開皇十三年置蒙山縣並鎮,仁壽四年罷鎮,改置雅州,因州境雅安山為名。大業三年,以雅州為臨邛郡,武德元年復為雅州。
州境:東西五百三十九里。南北四百三十五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二千三百四十里。東北至東都三千二百里。〔東南至嘉州三百二十里。東北至邛州一百七十里。〕西南至黎州二百四十里。西北至西山谷口和順鎮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麩金。賦:綿,?,葛。元和貢:麩金,落雁木。
管羈縻州十一。管縣五:嚴道,百丈,名山,盧山,榮經。
嚴道縣,中。郭下。本奏舊縣,屬蜀郡。漢遷淮南王長於嚴道邛郵,縣有蠻夷曰道。後魏於此置始陽縣,隋大業三年改始陽為嚴道縣。
蒙山,在縣南一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
長墳嶺,在縣西南二十七里。道至險惡。
平羌水,經縣東二里。
多切鎮,在縣西北三十二里。
壠越鎮,在縣西三十六里。
百丈縣,中。西南至州八十六里。本秦嚴道縣地,貞觀八年於此置百丈縣。
今按鎮城東有百丈穴,故以為名。
隴西山,在縣西北三十里。
大池水,經縣東,去縣十五步。
撫人戍,在縣西南二十里。
名山縣,中下。西南至州四十三里。本秦嚴道縣地,後魏於此置蒙山縣,屬蒙山郡。隋開皇十三年改為名山縣,因縣西北名山為名也,屬邛州,仁壽四年改屬雅州。
名山,在縣西北一十里。
弱棟坂,在縣東北八里。長二里,道至險阻。
名山水,在縣東二百步,東南入平羌水。
盧山縣,中。東南至州七十里。本秦嚴道縣地,隋仁壽元年於此置盧山鎮,三年於此置盧山縣,因山為名,屬邛州,后屬雅州。皇朝因之。
盧山,在縣西北九里。其山西北連延入夷獠界,正北即邛州火井縣界。浮圖水,一名軍盧水,經縣西南五里。
羅帶水,經縣東五十步。
靈關鎮,在縣西北六十里,車靈山在下。山有峽口似門,闊三丈,長二百步。
關外即夷獠界。
榮經縣,中下。東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秦、漢嚴道縣地,武德三年於此置經縣。
邛來山,在縣西五十里。本名邛笮山,故笮入之界也。山岩峭峻,出竹高節實中,堪為杖,因名山也。
銅山,在縣北三里。即文帝賜鄧通鑄錢之所,后以山假與卓王孫,取布千疋。
其山今出銅礦。
九折坂,在縣西八十里。王陽為益州刺史,經此嘆息,謝病去官。后王尊為益州刺史,至此叱馭而過。
邛來水,東流經縣北三里。
邛來鎮,在縣西南八十七里。
石門戍,在縣西南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