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1條詞條名為辛庄村的結果 展開

辛庄村

北京市昌平區陽坊鎮辛庄村

辛庄村隸屬北京昌平區陽坊鎮,截止2006年底,全村共有村民289人,均為漢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生產,種植業為主。辛庄村地處六環路邊緣,距陽坊鎮政府1.5公里。村域面積770畝,其中住宅面積100畝,耕地面積90.5畝,街道總長2千米,由90戶家庭構成,共有村民289人,其中男135人,女154人;非農人口48人。辛庄村屬於小型家族村,主要由劉、谷兩大姓氏構成,除有2名滿族和1名回族外,均為漢民。

地理位置


辛庄村地處六環路邊緣,距陽坊鎮政府1.5公里。

歷史沿革


成村於宋元時期,從八口村喬遷出2戶,慢慢發展形成。清朝末期名為八溝辛庄。自建成之日,歸河北省管轄,直至1952年劃歸昌平縣管轄。1958年曾與史家橋合併成一個村,但於1966年又劃分開來。1980年更名為宏辛庄。

自然環境


村內自然環境優美,村西、南、東三面環林,主要種植楊樹、柳樹,國槐立於街道兩側。在村西和村東各有秋樹1棵,枝葉繁茂,分別有著200多年和50多年的歷史。

文物古迹


村西原有一廟,稱為北街小廟,但由於村內街道建設等原因,於1980年拆除。村內有1墓地,稱為老公墳,但多次被盜,於1970年推平。

經濟發展


隨著“十一五”規劃的實施,辛庄村不斷加大對經濟建設的工作力度,狠抓經濟建設。但由於地理位置、村小、地少等眾多因素,造成了經濟發展緩慢的現象。但經村領導班子的努力於2005年引入了嘉富華傢具廠,使村內的經濟得到緩解,也實現了經濟創收。辛庄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種植小麥、玉米。2006年集體總收入比2005年同期增長8%。

村政建設


1954年新建辛庄村小學,但由於生源等問題,於1985年搬至八口村。1980年村內通路,修建村內街道3000米; 1985年起開始了電話通信;2005年開始了寬頻上網;1999年村內通了有線電視;1964年有了第一部電話;到1989年村內普遍安裝。1986年飲用自來水,2004年進行了低壓改造工程,2006年辛庄村對村內飲用水管道進行了改造,同時改造污水管道200米。2005年新建了村民活動中心,活動中心內除了有健身器材外,還另外加設了乒乓球、籃球專場,以及桌球的活動室等,修建了辛庄村醫療站。2006年修建了辛庄村村委會活動中心,安裝路燈35盞,安裝監控系統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24小時監控。
2006年,辛庄村進行改廁50戶,完成全村改廁戶數的72%,還進行了節能吊炕的搭建工程,為了解決村民冬季洗浴的問題,村內投資20餘萬元進行了村民浴室的修建工程,並於每月定期發放澡票供村民使用。

村史榮譽


辛庄村於1950年建立了黨支部,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是趙寶林,現任黨支部書記石劉德啟,全村共有黨員25名。劉永泉曾多次獲得河北省勞模;辛庄村曾兩次被評為北京郊區村莊環境整治40%達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