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庫

武庫

武庫,拼音是wu ku,是指儲藏兵器的倉庫。出自《漢書·毋將隆傳》。

①古代儲藏器物的倉庫。《漢書·高帝紀下》:“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后常以形容人的學識廣博。《晉書·杜預傳》:“預在內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數,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明 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寓(袁可立子)憲副》:“嗚呼!惟靈目下十行,胸列武庫。白壁購子瞻之文,黃金買相如之賦。”

漢代置武庫署,有武庫令丞,掌藏兵器。本屬執金吾,晉以後屬衛尉,歷代因之,到宋代才廢。明置武庫司,屬兵部,清末廢。

釋義


2.泛指藏器物的倉庫。《晉書·五行志上》:“﹝ 元康 五年﹞武庫火……是以累代異寶,王莽 頭,孔子 屐,漢高祖 斷白蛇劍及二百萬人器械,一時盪盡。”
3.掌管兵器的官署。《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執金吾。屬官有中壘、寺互、武庫、都船四令丞。”《後漢書·百官志四》:“武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兵器。丞一人。”
4.稱譽人的學識淵博,幹練多能。《晉書·杜預傳》:“預 在內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數,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清 趙翼 《贈春農同年》詩:“春農 先生我老友,武庫胸中無不有。”

武庫遺址


位於漢長安城內南部,長樂、未央兩宮之間,始建於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呂雉為之改名靈金藏,惠帝即位后以此庫存藏禁兵器,名曰靈金內府。王莽末年被戰火焚毀。196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城工作隊發現,1975~1977年進行勘探和發掘。
武庫遺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880米,南北寬320米。四周築有圍牆,內部另有隔牆,圍牆和隔牆各有門。共有7個倉庫,內隔牆以東有4個,以西有3個。兩組倉庫以內隔牆南部的門溝通。7個倉庫大小形狀不一,平面都呈長方形,夯土築造,四面有門。從遺存的礎石、木炭灰燼和磚瓦推知,每座倉庫都以夯土牆分隔成若干間,周邊立木柱,房頂蓋瓦。一號和七號房址已發掘。一號房址東西長197米,南北寬24.2米。7號房址東西長190米,南北寬45.7米。從部分礎石的放置情況看,庫存的長兵器應是放在木質兵器架上。
武庫遺址主要出土有兵器、貨幣、建築材料、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遺物。武器分鐵、銅兩大類,有劍、矛、戟、鎧甲、刀、戈、鐓、斧等,另外還有陶彈球。貨幣有西浞五銖、漢半兩、王莽貨泉、布泉、大泉五十貨布等。建築材料有各種磚、瓦、鐵釘和“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12字瓦當。生產、生活用品有鐵棒、錛、鑿、銅斧、鐵斧等。現己回填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