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安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大興西路。在西漢200多年中,這座城市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垣內面積36平方公里,包括建章宮等遺址,遺址保護總面積達到65平方公里。

漢長安城遺址,是於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建而成的都城,其後到漢末,長安城在不斷的建設發展中。據諸家統計,西漢長安城在西漢滅亡之後,共有十一個王朝和政權:新莽、漢(劉玄)更始、赤眉帝劉盆子東漢獻帝、晉惠帝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隋大興城建成之後西漢長安城划入禁苑。

漢長安城有9徠個市區,160條巷裡,街道寬平,布置整齊。大街可并行12輛馬車,道旁栽植著槐、榆、松、柏,茂密叢蔭。最盛時期城內人口約有30萬。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是漢長安城最著名的三大宮殿。漢長安城遺址,是古絲綢之路起點、發源地、決策地。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

漢長安城遺址是世界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實物資料。漢長安城遺址本身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積澱、升華的產物,而且與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宗教觀念、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文化藝術、建築技術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從漢長安城遺址中,可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思想意識、文化藝術、經濟水平等。它對了解、認識中國古代文明有著重要意義。

1961年3月4日,漢長安城遺址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起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沿革


城市歷史

漢長安城遺址,是於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建而成的都城,其後到漢末,長安城在不斷的建設發展中。據諸家統計,西漢長安城在西漢滅亡之後,共有十一個王朝和政權:新莽、漢(劉玄)更始、赤眉帝劉盆子、東漢獻帝、晉惠帝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隋大興城建成之後西漢長安城划入禁苑。
定都漢長安城的朝代政權、時間及主要建築
朝代與政權時間主要建築
西漢高祖五年(前207)—居攝三年(8年)未央宮、長樂宮、建章宮、桂宮、北宮、明光宮
新莽(常安)始建國元年(9年)—地皇四年(23年)-
漢更始帝劉玄更始二年(24年)—更始三年(25年)長樂宮、長信宮
赤眉帝劉盆子建世元年(25年)—建世二年(26年)-
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興平二年(195年)未央宮
西晉愍帝建興元年(313年)—建興四年(316年)未央宮
前趙光初元年(318年)—光初十二年(329年)未央宮、大學、小學、東宮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太安元年(385年)-
後秦建初元年(386年)—永和二年(417年)
西魏大統元年(535年)—恭帝三年(556年)圓極、宣光
北周閔帝元年(557年)—大定元年(581年)皇城
開皇元年(581年)—開皇二年(582年)-

考古發掘

漢長安城遺址的考古工作始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日本人足立喜六對漢長安城遺址的考古調查。此後,中國學者也對漢長安城遺址進行了一些踏查工作,對漢長安城遺址系統的、有計劃的考古工作,是從1956年開始的。
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更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成漢長安城工作隊,對漢長安城遺址進行了長期的、系統的、大規模的、有計劃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初步揭示了漢長安城的布局結構,一些重要的城門、宮殿、武庫、官署、宗廟、社稷、辟雍、作坊遺址等進行了考古發掘,對上林苑及其昆明池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探與試掘,一大批歷史遺物被發現。
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
1956~1957年,開展了對漢長安城遺址的城門、城牆勘察。在此基礎之上,考古發掘了漢長安城西安門、霸城門、直城門和宣平門城門遺址。1957~1960年,為了配合基本建設工程,對漢長安城南郊禮制建築遺址中的宗廟、社稷、辟雍建築遺址進行了大規模考古發掘。
20世紀60年代初,進行了漢長安城城內主要道路、未央宮、長樂宮、桂宮、建章宮的考古勘探,取得重大學術成果。
20世紀70年代中期,廣泛開展的農田基本建設使漢長安城武庫遺址面臨被破壞形勢,1974~1978年對武庫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勘探、發掘。
20世紀80年代開展了未央宮遺址的全面考古工作:1980~1982年對未央宮前殿遺址進行了考古試掘,全面考古發掘了未央宮椒房殿遺址;1985~1986年對未央宮遺址開展了全面考古勘探;20世紀80年代後半葉,相繼考古試掘了宮牆、宮門遺址,發掘了未央宮中央官署遺址、少府或其官署遺址、宮城西南角樓遺址。1987~1988年,考古勘探了長樂宮遺址、東市與西市遺址。
20世紀90年代前半葉,勘探、發掘了漢長安城的陶俑窯、磚瓦窯和冶鑄、鑄幣遺址,其後又通過田野考古究明北宮地望和範圍。1997~2001年,進行了桂宮遺址的考古勘探和發掘。
2002年,漢長安城遺址考古工作重點轉為長樂宮遺址,已經考古發掘了6座大型建築遺址。且對漢長安城角樓遺址、十六國至北朝時期建都於漢長安故城的都城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探,初步揭示了西漢時代以後,漢長安故城作為都城的布局形制變化。21世紀以來,還對漢長安城附近秦漢上林苑遺址、昆明池遺址進行了考古勘察與試掘。與漢長安城相關的“京師倉”遺址、鳳翔的西漢倉儲遺址、漢函谷關故址附近的西漢“倉儲”遺址、漢上林苑宮觀和鑄幣與橋樑遺址,屬於都城“墓地”的漢長安城東郊“平民”墓地和漢長安城北部與東南部的帝陵等,分別進行了考古勘探、發掘,取得重要學術成果。

建築特色


● 綜述
漢長安城遺址周邊有渭、涇、灞、灃等多條河流,大尺度的歷史環境包括南部的秦嶺和北部的渭北台塬景觀體系。得益於歷代王朝與遺址區群眾的傾力保護,歷經2200多年整體格局完整保存,是中國現存規模宏大、遺跡豐富、格局明確、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統一帝國的都城遺址。城內的主要建築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武庫等。城西牆外有建章宮,城南有禮制建築群。
● 城牆、角樓與城門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郊(即今未央區未央宮鄉、漢城鄉和六村堡鄉轄區之內)根據對漢長安城遺址的測繪資料,漢長安城城址平面近方形,周長25014.83米,總面積34392202平方米。城周夯築城牆,東、西、南、北城牆長分別為5916.95米、4766.46米、7453.03米、6878.39米。城牆橫剖面呈梯形,上窄下寬,城牆底部寬約16米,現存最高處在10米左右。城牆內外向上有收分,傾斜度各為11度。城牆為版築夯土牆,夯土純凈,質地堅硬,夯層清晰,一般厚7~8厘米。城牆中的穿棍、穿繩和夾板痕迹明顯。城牆分段夯築,牆體錯位排列。城牆外側20~30米處,有寬40~50米、深約3米的城壕。
城牆四角有角樓,角樓均建築在城牆四角外側。東北角樓基址平面東西36米、南北27.7米,角樓基址南邊和北邊分別與東城牆、北城牆連接。登臨角樓的通道設置於角樓內側,通道為南北向,東鄰東城牆,北端至北城牆,南北長10.6米、東西寬4.9米。西南角樓基址經鑽探、試掘表明,角樓基址內側與南城牆、西城牆內側平直,東西28米、南北20米。基址外側遺跡被破壞。
長安城共有12座城門,每面3座城門,每座城門有3個門道,每個門道寬約8米,城門進深16米。12座城門大小不一,與長樂宮、未央宮相對的霸城門、覆盎門、西安門、章城門建築宏偉,城門面闊約52米,城門門道隔牆各寬14米。其他城門寬約32.4米,城門門道隔牆各寬4米。在漢長安城東面城門的宣平門、霸城門門址之外的兩側,有向外凸出的夯土基址。以宣平門為例,其門址外側凸出的夯土基址,現存東西13.8米,南北11.7米,殘高8.2米。屬於漢長安城東城門的中間城門清明門,因門址保存不好,其門外兩側向外凸出的夯土基址已不復存在。在漢長安城南、北、西面的城門遺址,均未發現上述遺跡現象。
漢長安城城門結構基本相同,門道兩旁分列眾多礎石及壁柱遺跡,門道兩壁垂直,城門應為“騎樓式”建築。各城門內側還築有房屋,應為守衛人員用房。
● 道路遺跡與給排水遺址
漢長安城內的道路規整,有8座城門各有一條大街通入城內。8條大街長度不等,最長者達5500米(安門大街),最短者800米(洛城門大街)。大街筆直,或為東西向,或為南北向。其中東西向的宣平門大街、清明門大街、直城門大街、雍門大街和南北向的安門大街路面寬為45~56米,南北向的橫門大街、廚城門大街路面寬約45米。道路的寬窄應與其使用功能密切相關。漢長安城的8條大街之上各有兩條排水溝將每條大街分為平行的3股道,所謂“道有三塗”,中股道寬約20米,兩側的兩股道較窄。中股道即“中塗”或曰“馳道”,是專供皇帝行走的,其他官吏和平民只能走兩邊的道路。兩條排水溝均為明溝,寬約0.9米,深約0.45米。道路路土厚為0.3~0.4米。在長安城內側,有一條環城路,即文獻中的“環塗”,寬約35米。宮城、市場之內的道路,一般寬10米左右,如未央宮中的道路一般寬8~12米,桂宮道路寬10.3~13米。長樂宮之內的道路比較寬,從霸城門通入城內的東西向道路寬約50米,長期以來人們僅僅將其視為長樂宮之內的幹道,其實很可能漢惠帝營築長安城城牆、城門及修築城內道路時,將其作為與直城門大街連通的同一條城內幹道。如果這一推測可以成立的話,那麼西漢中晚期的長樂宮與西漢前期是有所不同的,那時由於長樂宮的擴大,已經將其北部屬於漢長安城的東西向大街,圈入宮城之中。
漢長安城中與8座城門連接的8條大街,將城內分成11個區。由於8條大街或為東西向、或為南北向,因此11個區的平面形狀大多為方形或長方形。以北城牆為界的4個區,由於北邊城牆斜直或曲折,因而其平面呈不甚規則形狀。上述11個區功能不盡相同,建築內容也不一致。11個區中,未央宮(包括武庫)、長樂宮(包括太上皇廟、高廟和惠帝廟)、桂宮、北宮、明光宮(有的學者目前推測宣平門大街與清明門大街南北之間、安門大街以東這一範圍,可能為明光宮遺址所在)、東市、西市各佔1個區,里居佔4個區。
都城給水工程主要是引發源於秦嶺的泬水從章城門附近入城,至清明門附近流出漢長安城,此即史載“明渠”。明渠是城內主要供水渠道。漢長安城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考古勘探發現明渠的總體走向也是從西南向東北方向。明渠故道從章城門遺址向東約800米,進入前殿西南部的未央宮滄池,然後出滄池北部,向北經前殿、椒房殿和天祿閣西部,流出未央宮。再向北流至今北徐寨村附近,折向東流,經北宮遺址南部,進入長樂宮北部,向東從長樂宮東北部流出長樂宮與漢長安城。明渠故道一般寬11~13米、深1.5~1.7米。明渠流出漢長安城分為兩支,一支注入城壕;另一支向東流入漕渠。西漢中期,隨著漢長安城的發展、擴大,都城用水量增加,為了保證都城供水,在漢長安城西南開鑿了昆明池與揭水陂。根據文獻記載,昆明池的開鑿是為了訓練水軍伐粵與攻滇,實際上昆明池在漢長安城給水與漕渠補水方面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揭水陂位於西安市三橋鎮南,它發揮著水庫的作用,一可儲水,二可控制水流。都城之內宮殿、官署、邸第、里居等生活用水,多以鑿井給水。井有井台,其上鋪磚。井壁一般上中部以券磚或扇形磚砌築,下部置陶井圈。井的大小、深淺不盡相同。如未央宮椒房殿遺址水井井台平面方形,邊長3.5米、井徑1.54米、深8.3米;未央宮少府遺址的水井井台長4米、寬3.3米,井徑1.3米、深5米;未央宮中央官署遺址水井井台長1.5米、寬1.3米,井徑0.85米、深7.1米。上述水井多位於主要建築的一隅,這是為了既方便用水,又不影響建築群整體布局。
都城排水工程主要靠城內各大街兩旁的路溝,它們與城牆或城門底部的涵洞、水道相連接,將污水排泄到城壕中去。城門或城牆之下用磚或石構築了排水涵洞,城內大型排水渠一般為明渠。在排水渠流經的宮殿建築區內,由於都城排水設施規劃和施工在前,為了保證宮殿建築的整體布局,有些建築要建於排水渠之上,這樣排水渠就由明渠變為暗渠。如桂宮第三號建築遺址的第七號房子之下,就有磚砌的地下排水渠道。城內各種宮殿、官署等建築群中的排水設施,主要由地漏和排水管道組成。地漏一般發現於建築群的一隅或天井(院子)中,大多位於地勢較低處,便於雨水彙集。地漏均為磚砌,大小不甚一致,結構也不盡相同。長安城建築群中的排水管道多為五角形排水管道,也有少量圓形排水管道。五角形管道為陶質。根據建築群之中排水量的多少,構築規模大小不一的地下排水管道。如未央宮中央官署遺址東院二號天井西邊的五角形排水管道設置了並列的兩排。又如,在長樂宮之中發現了上下兩層的五角形排水管道,其中下層並列三排五角形管道,平底在下,尖頂在上;上層並列兩排五角形管道,平底在上,尖頂在下,上層水管道的尖頂插入下層水管道尖頂之間。這組五角形排水管道寬1.32米、高0.75米。在建築群的主體建築之外,排水設施為露天排水渠或排水溝,有的建築群內的排水管道排水口直接通至排水渠或排水溝內。如未央宮椒房殿遺址北部有一南北長55米的排水溝,其上口寬0.9米、底部寬0.7米、深0.6米,未央宮中央官署遺址的東院與西院之間有排水渠,渠口寬3.2米、底寬1.3米、深0.8米。漢長安城給水排水設施的重要特點是,生活用水採取開渠引水,挖池蓄水,導渠輸水,提高地下水位,鑿井濾水、用水。漢長安城給水工程的渠、池等設施,與都城園林建設相統一,如滄池、昆明池、太液池等,它們既是“蓄水庫”,又是風景優美的池苑。這些是漢長安城給水工程的重要特點。漢長安城排泄污水、雨水,在建築群內地下化,全城排水渠網化,由宮城之內排到都城之內,由都城之內排到都城之外城壕之中,由城壕匯流至渭河。
● 未央宮遺址
未央宮位於漢長安城西南部,這裡是漢長安城範圍之內地勢最高的地方,高程385~396米。未央宮平面近方形,周圍夯築宮牆,牆寬7~8米,東西長2250米,南北寬2150米,周長8800米,面積5平方公里,占漢長安城面積的七分之一。
(1)前殿遺址
前殿為皇宮大朝正殿,約位於未央宮中部,是未央宮及漢長安城中地勢最高的地方,現存基址高出附近地面0.6~15米。基址南北400米,東西200米。
(2)椒房殿遺址
椒房殿遺址位於前殿基址以北330米,它是西漢一代皇后的宮殿建築群。椒房殿由正殿、配殿和附屬建築組成。正殿基址東西54.7米,南北29~32米,殿堂周置迴廊,四面迴廊寬度不一。配殿在正殿東北,其範圍南北86~87米,東西44.5~50米,由南、北二殿組成,二殿之間和北殿北面各有一座庭院。配殿之內有5條巷道。
配徠殿的南殿基址東西50米,南北32.5米。南殿東部和南部各闢一踏道,前者規模較大,後者規模較小。東踏道為南殿的主要進出通道。南殿北部庭院平面近方形,東西22.3~26.8米,南北22.5~28米,庭院四面置廊。庭院天井東西19~21.6米,南北16.4米。
配殿的北殿基址東西43.5米,南北23.2米,殿基北部庭院東西27.7米,南北15.75米,庭院天井東西23.2米,南北13.5米。北殿屬於配殿的後殿。椒房殿遺址中的巷道均分佈於配殿遺址中,主要在配殿遺址西部,其中四條巷道在南殿遺址,一條巷道在北殿遺址。這些巷道在中國古代建築遺址中罕見。巷道方向有東西向和南北向不同,巷道短者13米、長者27米,巷道寬度0.9~1.6米不等。一般巷道壁有土坯包砌,其外抹草泥,表面塗白灰。巷道地面以條磚鋪置,踏步以空心磚砌築。
附屬建築位於正殿北部、配殿西部,包括3座庭院、9座房屋。庭院在東部,南北排列;房屋在西部,亦為南北排列,房屋多為長方形。
(3)少府(或其所轄官署)建築遺址
少府(或其所轄官署)建築遺址位於未央宮前殿遺址西北430米,東距椒房殿遺址350米。少府(或其所轄官署)建築遺址是目前已發掘的秦漢宮殿建築遺址中保存較好的一座。該建築遺址的主體建築居中,兩側為附屬建築,南、北各置庭院。主體建築由南、北殿堂組成。
南殿堂面闊7間,進深2間,東西48.6米,南北17.5米。南殿堂坐北朝南,南邊有東西排列的6個檐柱柱窩遺跡,柱窩間距各7米。殿堂之內南北居中位置,有東西排列的6個大型礎石,礎石間距各約7米,南與檐柱柱窩相對。礎石置於礎墩之上,礎墩夯築,表面包砌石板。殿堂地面置木質地板,地板之下構築基槽,槽壁包砌石板。
北殿堂面闊5間,進深2間,東西31米,南北12.9米。北殿堂建築布局結構與南殿堂基本相同,只是殿堂朝向相反,檐柱柱窩和殿堂中部的大型礎石各5個。
(4)中央官署建築遺址
中央官署遺址是一座封閉式的大型院落建築遺址,院落東西133.8米,南北68.8米。院落周築圍牆,院落圍牆內外有壁柱。院落之內,約東西居中位置有一南北向排水渠,將院落分成東、西兩部分,簡稱東院與西院。
東院東西57.2米,南北68.8米。東院有北門和西門各1座,北門位於東院東北角,門外東側有一小房屋,西側有一水井。北門應為進出東院的“後門”。西門位於東院西南角,應為溝通東院與西院的門道。東院有南北兩排房屋,二者間距23.3米,兩排房屋各自南面均有天井與迴廊。南北兩排房屋均東西並列各3座,房屋平面一般為長方形,坐北朝南。南排房屋南部的天井東西長35米,南北寬10.6米。南北兩排房屋之間的天井東西長32米,南北寬11.2米。
西院東西73.2米,南北68.6米。西院有東門和南門各1座,東門位於西院東南角,與東院西門隔排水渠東西相對。南門亦位於西院東南角,是西院主要通道,也是中央官署院落的主要門道,門道面闊3.4米,進深2.4米。南門之內有一小型房屋,當為南門“門房”一類建築。西院之內也有南北兩排房屋,二者間距19.5米。兩排房屋之間是天井、迴廊和亭子。南排房屋與院子之間為天井和迴廊。南排房屋東西並列3座,均為坐北朝南。南排房屋之南的天井,東西57米,南北6.1米。北排房屋東西並列4座,亦為坐北朝南。在南北兩排房屋之間東西並列2個天井,其寬均為17.3米,東天井長20.2米,西天井長14.7米。東西二天井之間為亭址,亭址東西13.6米,南北17.3米。
(5)天祿閣遺址,邊長20米,高10米。
(6)石渠閣遺址,東西80米,南北90米,高8米。
(7)未央宮夯台遺址,東西10米,南北25米,高9米。
● 長樂宮遺址
長樂宮是在秦都咸陽“渭南”離宮——興樂宮基礎上修建起來的。長樂宮位於長安城東南部,其遺址範圍在今西安市未央宮鄉和漢城鄉的閣老門、唐寨、張家巷、羅寨、講武殿、查寨、樊家寨和雷寨等村莊一帶。長樂宮在未央宮之東,漢代又稱長樂宮為“東宮”。經考古勘探,長樂宮東、西、南、北宮牆長分別為2280米、2150米、3280米、3050米,周長約10760米,面積約6平方公里,占漢長安城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東、西宮牆平直,南、北宮牆有曲折。
(1)羅寨遺址,東西400米,南北500米。
(2)樊寨遺址,東西100米,南北100米。
(3)講武殿遺址,邊長25米,高17米。
● 建章宮遺址
西漢中期,漢武帝於太初元年(前104年)在長安城西側建造了“度比未央”、“千門萬戶”、規模宏大的建章宮。自漢武帝把建章宮作為皇宮使用,直到昭帝元鳳二年(前79年)才“自建章宮徙未央宮”。20世紀60年代初期,曾經對建章宮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探,究明宮城為東西長、南北短的長方形,東西2130米,南北1240米。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對建章宮的門闕、前殿及太液池遺址等,開展了考古調查、勘探。建章宮“雙鳳闕”二闕址尚存,這是中國地面現存最早的古代宮闕基址,二闕址間距53米,保存較好的西闕址底徑17米,現存高11米。
建章宮前殿基址位於建章宮遺址中部偏西處,前殿基址南北320米,東西200米,基址北高南低,北部高於今地面10餘米。太液池在前殿西北450米處,池平面呈曲尺形,東西510米,南北450米,面積151600平方米。池東北有漸台基址,現存東西60米,南北40米,殘高8米。當時池岸邊還有人工雕刻的石鯨。神明台是建章宮的一座重要建築,該遺址位於建章宮遺址西北部,其夯土基址現存高10米,東西52米,南北50米。
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是漢長安城最著名的三大宮殿。長樂宮在城東南部復央門裡,本是秦時的興樂宮,漢高祖五年(前202年)重加修整形成由14個宮殿合成的宮殿群,宮周長10公里。未央宮在城西南部的西安門裡,始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此宮由承明、清涼、宣室等40餘個宮殿台閣組成,周長11公里。僅長樂、未央兩宮就佔去漢長安城內一半地面。建章宮在漢長安城直城門外的上林苑,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始建,也是由許多宮殿台閣組成的,號稱千門萬戶。僅長樂、未央兩宮就佔去漢長安城內一半面積。建章宮在城外的上林苑,佔地也較為廣闊。
● 桂宮遺址
桂宮遺址位於西安市未央區六村堡鎮,其範圍包括夾城堡、民婁村、黃家莊、鐵鎖村和六村堡。桂宮遺址西為漢長安城西城牆,東臨“橫門大街”,與未央宮遺址南北相對,這與文獻記載是一致的。桂宮是漢武帝時修築的后妃之宮,桂宮遺址的考古勘探、發掘,證實了其時代屬於西漢中晚期。經考古勘探,桂宮遺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1840米,東西900米,周長5480米,面積1.66平方公里。桂宮的大型建築遺址大多分佈在宮城南部。已進行考古發掘的有桂宮第二號、三號和四號建築遺址,桂宮第一號建築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探、試掘。
桂宮鴻寧殿遺址,邊長50米,高7米。
● 北宮遺址與明光宮遺址
北宮遺址位於雍門大街南35米、直城門大街北225米、安門大街西40米、廚城門大街東50米,其平面為南北向長方形,南北1710米,東西620米,周長4660米。宮城遺址南北各發現1座宮門,南宮門外的南北向大街直通直城門大街。北宮南面還發掘了一批漢初可能為建造未央宮、武庫、北宮等而燒造磚瓦的窯址。
文獻記載明光宮建於西漢中期。關於明光宮遺址的具體位置,多年來一直尚未究明。
● 武庫遺址
文獻記載武庫建於西漢初年,位於漢長安城中南部的未央宮與長樂宮之間。漢長安城武庫建築遺址,是唯一經過考古發掘的古代中央級“武庫”遺址。武庫周築圍牆形成院落,其平面為長方形,東西710米,南北322米,周長2064米。約於院落中部有一南北向隔牆,將院落分為東、西兩座院子。東院東西380米、南北322米,西院東西330米、南北322米。東院東牆和南牆各闢一門,西院南牆東端辟門,東院與西院隔牆南端辟門。
武庫之中有7座建築,其中東院4座、西院3座。東院4座建築分佈於北部和西部各1座,南部東西並列2座。西院東、西、南面各1座建築。7座建築平面均為長方形。
● 市場和手工業作坊遺址
考古勘探、發掘資料說明,漢長安城的東市、西市均位於城內西北部,即雍門大街北側、橫門大街東西兩邊、漢長安城北城牆以南。東市和西市均周圍築牆,牆寬5~6米。東市範圍東西780米,南北650~700米,西市範圍東西550米,南北420~480米。二市南、北、東、西各有二市門。市內各有兩條東西和南北道路貫通,四條道路相交呈“井”字形,這與漢代市井畫像磚上“市”的圖像相近。橫門南160米、東市和西市之間,有一西漢時代建築遺址群,其範圍長、寬各約300米。主體建築在建築遺址群中央,東西147米,南北56米,此遺址可能是文獻記載“長安市”的“當市樓”(“市樓”)或“當市觀”遺址。
漢長安城及其附近地區手工業遺址,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多有發現,主要集中於漢長安城西市遺址一帶,此外,在漢長安城附近地區的東北部、北部、西部、西南部也分別發現了一些西漢時期手工業遺址。這些手工業遺址主要有燒造陶俑、磚瓦、陶器的陶窯遺址,冶鑄遺址、鑄幣遺址等。如城西北角的六村堡、相家巷一帶,發現燒造陶俑和鑄鐵的作坊遺址;未央宮北的石渠閣遺址,城東閻新村附近的離宮遺址,城西建章宮範圍內的好漢廟、窩頭寨,城東南的老君殿、棗園村,昆明池南滄浪河畔的西趙村,城東清明門外等處,都發現有漢代的鑄錢作坊遺址;直城門附近則出土有製造兵器的陶范;在城西南角牆外約300米處還出土了銅錠10塊。
● 禮制建築遺址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可以基本確認的漢長安城禮制建築有皇室的宗廟、社稷、辟雍、明堂、靈台、太學、圜丘(天郊)及漢長安城附近的帝陵陵廟等。20世紀50年代後期,考古工作者對漢長安城南郊禮制建築中的“王莽九廟”、社稷和辟雍遺址進行了勘探和發掘。80年代進行了高廟遺址、杜陵陵廟遺址的考古調查、勘探,又考古發掘了漢景帝陽陵陵廟遺址。
南郊的禮制建築群遺址,以漢辟雍和王莽九廟遺址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辟雍遺址,平面外圓內方。中間為一座直徑62米的圓形夯土台,台上有平面呈“亞”字形的主體建築基址,包括主室和四隅的夾室,四邊有四堂。這組中心建築外圍方形夯土牆,每邊長235米,基寬1.8米,四面辟門,四隅有曲尺形配房。圍牆外邊為圜水溝,直徑約360米,周長1156米,寬2米,深1.8米,溝壁砌磚。圜水溝與四門相對處又各有一小水溝圍繞。根據建築形制以及遺址所在的方位,考古學家判斷它是西漢平帝元始四年建造的“辟雍”。
● 其他
樓閣遺址,東西700米,南北190米。

主要展覽


綜述
漢長安城出土遺物非常豐富,以陶質磚瓦建材的數量最多,還有鐵器、銅器、石器、金屬貨幣等。各個建築遺址內部都發現有大批的建築材料,如繩紋板瓦、筒瓦、脊瓦,雲紋瓦當,長樂未央、長生未央、長生無極與天無極、千秋萬歲等文字瓦當,回紋方磚、方格紋方磚,素麵長條磚以及圓筒形陶水道、陶井圈,石柱礎等。鐵兵器有刀、劍、矛、戟、鏃、鎧甲等;鐵工具有斧、錛、鑿、錘、釜等。銅器有、鼎、鈁、鍾、釜及銅戈、銅鏃等。出土的貨幣有馬蹄金、麟趾金和漢半兩、五銖及王莽時的大泉五十、貨布、貨泉、布泉等銅幣。未央宮西北邊的一座工官官署遺址內,出土3萬多片刻字的骨簽,內容大多是各地工官向中央政府“供進之器”的記錄,是研究西漢經濟、官制等方面最具權威性的檔案資料。此外,還出土了漢俑、簡冊、秦漢封泥等文物,是研究漢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骨簽
已考古發掘的三批漢代骨簽,均見於西漢長安城中,分別是未央宮中央官署遺址、武庫遺址和都城西南角遺址。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骨簽,是1986年10月至1987年4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了漢長安城未央宮第三號建築遺址出土的。三號建築遺址地層分作三層,第一層為耕土層,第二層為擾土層,第三層為漢代文化層。骨簽就出土於第三層之中。骨簽約六萬多枚,大多出土於房屋之內或其附近,而且多集中在房屋的牆體旁邊,原來骨簽可能放在這些房屋內靠牆而立的架子上。骨簽以動物骨賂(主要是牛骨)製作而成;骨簽的顏色以白色或黃白色者為數最多,此外還有灰色、黑色和褐色骨簽。后三種骨簽的顏色是因不同理化因素形成的。
武庫骨簽發現於東院的第四號建築遺址北房內,有的有被火燒過的痕迹。骨簽用動物骨賂製成,製法是先將骨骼鋸割成長方形薄條,再進一步打磨加工各種形狀。分二型:Ⅰ型灰色或褐色,短而厚實,中部最寬,一側作出月牙形缺口;Ⅱ型白色或淡黃色,長而輕薄,偏上部最寬,一側作出圓形缺口。
漢長安城城牆西南角出土的2枚骨簽均完整,淡黃色,其中一件有刻文,一件無刻文。系鋸割獸骨成片狀,再經修理、打磨、刻字而成。
封泥
20世紀90年代,在西安漢長安城相家巷村的村民在農田基本建設挖土時,在古代廢棄的淤泥坑中發現了數以千計帶有文字痕迹的秦代的封泥。這批秦封泥主要是戰國秦、秦始皇和秦二世時期。秦封泥的出現,為研究秦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據專家考證這裡曾是秦時的南宮遺址,這些封泥封緘當是經過秦始皇親手拆封過的。秦王朝上至左右丞相,下至郡縣官吏的奏章皆由皇帝親覽。日積月累,剝下的封泥數量可觀。到一定程度必須集中處理一批,或貯存或更有可能扔進垃圾堆。之所以能幸運保存下來,則是因為古人將這些封泥燃燒了才使其保存了下來。

機構設置


● 漢長安城遺址陳列館
漢長安城遺址陳列館是中國第一座完整介紹漢長安城遺址的專題性陳列館,館區主要陳列了多年來考古發掘的漢代遺物,展示西漢長安城的歷史沿革、布局規模、社會風俗,以及遺址的保護現狀、考古成果等。該陳列館位於西安鄧六路。於2009年6月14日,建成並對外開放。
● 漢長安城長樂宮四號、五號遺址博物館
長樂宮4號建築遺址位於長樂宮遺址西北部,屬於未央區漢城街道辦事處羅家寨村附近。和4號遺址毗鄰的5號遺址則是一個具有特殊用途的遺址,據考古推測應是長樂宮中一處藏冰的凌室遺址。
四號、五號遺址博物館都是在遺址基礎上建起來的保護性設施,都採用懸空式玻璃走廊,人在透明的走廊上,可看到腳下的遺址內涵,給人更直接真切的參觀體驗,而4號遺址博物館從外面看只能看到房頂,是一種地下陷入式的建築。

價值意義


漢長安城是中國古代第一個建制完整的統一帝國的都城,在世界城市建設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漢長安城、未央宮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城市和宮殿建築的代表,是人類創造精神的傑作。
自張騫通西域后,漢長安城又成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和著名的國際都會,與西方的羅馬並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繁榮的歷史名城。它見證了自西漢建立至隋統一全國期間,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史。
漢長安城遺址的歷史發展變化所反映的社會形態宮城與亞宮城的政治作用,城門建制、市場閭里、手工業作坊等遺址空間布局形制與結構所反映的社會功能、都市經濟與社會管理機制等都體現了那個時代的歷史特徵。
漢長安城選址科學,布局完整、功能齊備,其營建過程反映了我國古代建設規劃思想和理論的實踐與創新,具有極高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傑出範例漢長安城與西漢時期中國古代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以及漢民族、漢文化的形成歷史直接關聯。它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思想意識、文化藝術、經濟水平等,對了解、認識中國古代文明有著重要意義。
西安數千枚秦封泥為研究秦政在中國政治史上的演進提供了重要史料,其出土處很可能是秦始皇時期建設的位於新都規劃中心位置的極廟,即秦二世時的“秦始皇廟”。專家研究發現,秦朝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的封泥齊備,還能看到收件人的宮殿所在地(如北宮、南宮、章台、安台),如此數量可觀的封泥集中埋藏的地點,很可能就是靠近渭水以南規劃為新咸陽中心任務地區的極廟(秦始皇初名其為信宮,旋改為象徵天極的極廟)。

文化活動


藝文作品

《長安圖》是北宋名士呂大防曾慕唐長安城規劃之精,據前朝遺圖和遺址繪製了石刻《長安圖》是中國現存碑刻最早、幅面最大、範圍最廣、註記最多的古都平面圖,圖上內容之豐富、符號之多樣、註記之齊備(多達近千處)、比例之準確,在世界都市圖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堪為世界古都圖中一絕。現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城市地圖。《長安圖》僅存原碑殘塊及一些拓片,不足原圖三分之一。
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
由圖中可看出漢長安城在唐代,位於長安城禁苑內。城內宮殿櫛比鱗次,著名的長樂宮、桂宮、北宮尚存,還新建有咸宜宮、崇暉殿、講武殿等(圖上未央宮一帶缺損)。圖上園亭尚有:明水園、西北角亭、南昌亭、北昌亭、永泰亭、臨渭亭等。東城處標註有漢太倉、漢苑亭建築等。

保護措施


1961年3月4日,漢長安城遺址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2年8月,“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管委會”掛牌成立,標誌著中國首個大遺址保護特區建設正式啟動。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區總體保護範圍75.02平方公里,核心區36平方公里。在遺址區文物保護方面,特區採取原狀保護、地面礫石標識展示等方式,恢復了未央宮區域內“兩橫一縱”的漢代道路格局。
按照《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實施方案》,特區建設將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統籌城鄉、改善民生”、“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鄉建設相融合”和“統一規劃、統一領導、分步實施”等“四大原則”進行。特區規劃範圍總面積為75.02平方公里,包括城址區、建章宮遺址區、禮制建築區和景觀協調區,分三個階段實施。其中漢長安城城址區面積54.81平方公里;建章宮遺址區面積9.38平方公里;禮制建築遺址區10.83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為漢長安城城址區36平方公里。
2012年起至2013年12月為第一階段,啟動、完成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這也是特區先期啟動項目。項目範圍西至西三環路東緣,北至直城門大街北緣外擴20米,東至安門大街東緣外擴20米,南至護城河外擴30~100米不等,包括西安門外由城市快速幹道進入遺址入口區域,共計7.14平方公里。項目內容主要包括申遺區域內建築拆除、環境整治、道路系統建設、遺址保護展示、考古工作現場展示、博物館建設等。2013年7~8月接受國際專家驗收。
第二階段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完成漢長安城遺址考古普探成果的規劃調整和主要文物本體的保護和展示。全面啟動特區建設範圍內的基礎設施。
第三階段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完成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特區整體保護和建設項目並取得階段性成果,使其成為體制機制完善、管理科學高效、人民安居樂業、生態環境良好、歷史文化特色突出的城市新區,成為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的重要基地。

旅遊信息


位置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

交通

乘234路、331路至東雁雀門站,步行約2公里到達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