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體系

科學技術體系

現代科學與技術呈現出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發展趨勢.即科學的技術化和技術的科學化,使得科學和技術日益一體比。

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把現代科學技術作為一個整體系統。

領域劃分


縱向劃分為部門分系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橫向劃分為層次(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的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

層次化分


現代科學技術由於高度分化相高度綜合的辯證發展、而形成的一個門類繁多、縱橫交錯、相互滲透彼此貫通的網路結合,從人類現有知識的總體出發.科學技術科學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層次:(1)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最高層次的科學.對各種科學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意義。其中包括自然辯證法歷史辯證法認識論數學哲學、系統論、軍事哲學、馬克思美學、社會論等,(2)是相互並列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數學、系統科學、人體科學、軍事科學、文化理論、行為科學九大基礎科學。它們同馬克思主義哲學之間都有一門橋樑(中介)學科相聯繫;(3)是各類技術學科。如農業科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力學空間科學等以基礎科學為指導,著重應用技術的基礎理論,從而把基礎科學同工程技術聯繫起來,具有中介性相應用性兩個顯著特點的學科群,(4)是工程技術。如農業技術、交通技術、通訊技術、航天技術等以綜合應用基礎科學、技術科學、經濟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理論成果,直接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大批具體技術。是生產力的直接體現者。

開放體系


下面分幾點說明這個現代科學技術體系是個開放體系而不是封閉體系。
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的體系
這個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的體系,非馬克思主義的學問不包括在其中,但是,劃在體系之外不等於不予考慮。《紅旗》雜誌1986第 3期上有一篇鄭抗生同志的文章,題目為“怎樣看待西方哲學”,他認為,西方哲學不是馬克思主義的,但必須對西方哲學進行研究,因為它恰恰是吸收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發現的哲學。現代科學技術有許多發現,這些發現必然要影響哲學的思想。對西方哲學研究就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對的。
另一方面,也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有一位出生奧地利現在美國的物理學家F·卡普拉,他看到了物理學中的一些理論闊難,同時又聽說了中國古代的一些哲學思想。據說有一次采中國訪問,請他看川劇,劇中有姜子牙,姜子牙出台時亮了個令旗,上寫著“無”,他問別人那是個什麼字,人家告訴他是“無” ,“‘無’是什麼?”“ ‘無’就是什麼都沒有,是空的。”這給他很大啟發,回去后就寫了一本《物理學之道》的書,講得是神之乎也,以至於創立了一門新科學,把中國古代的道教哲學和現代科學結合在一起。這本書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翻譯出版,改名為《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這本書沒有多少道理,日本的
中山茂、田中三彥就對他這個所謂新學說持批評態度。但是,其中也有值得我們考慮的問題:我們老祖宗的哲學是否也有一些可取的地方。我認為這種考慮問題的方式是恰當的,對古今中外的東西先進行甄別,好的就吸收;壞的,荒謬的就拋棄。這樣做,我們的現代料學技術體系對於外國的科學技術就是開放的。
產生新的知識
客觀實踐包括科學實驗、社會實踐中在不斷地產生新的知識,對於這些新的知識也不能採取關閉的態度,面是要研究怎樣把這樣新的經驗、新的知識逐漸地提升到科學的高度,提升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的科學的高度,吸收到我們的科學技術體系中來。這是我們一定要做的事,這樣我們的科學技術體系才是不斷發展、壯大的體系。
經驗的總結被系統化后成為知識
人們經驗的總結被系統化后就成為知識,但這些知識畢竟還不能叫做科學。科學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經驗體系,而必須納入到整個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能夠同其餘各部門相溶合一致,才算進入了科學體系。這點以前沒有強調。今天,如果你說你有個單獨的體系,卻和現在的體系接不上鉤,暫時就不能算做現代科學技術。一般來說, 經驗並不是科學, 許多經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科學必須能說清楚為什麼。這些經驗的知識只是前科學。例如,如果我干某件事很熟練,我知道碰到什麼情況該怎麼做,但你要問我為什麼這麼做,我就說不出來了。這樣的事 情很多,都屬於經驗的知識。前面我提到中醫理論,我覺得中

學術論點


醫、中藥這個重要的,寶貴的、我國幾千年的經驗總結也屬於經驗的知識,是前科學。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也必須是開放的,以便吸取這些經驗的知識,把它們上升到科學。
談到前科學我要說一下, 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中, 從經驗、實驗的結果上升的第一步是“唯象理論”。從現象出發, 通過對事實的觀察,把現象捋出條理來成為一個更概括性的經驗的學問,就是唯象理論。舉例來說,中學課本中講的氣體定律, 說一定量的氣體體積乘上它所受的壓力等於一個常數乘上絕對溫度 ( PV= CT )。這個氣體定理就是一個唯象理論,它的得出是通過大量實驗概括出來的,它為什麼如此則不好回答。但是,科學並不能停留在唯象理論上。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發展起來的統計物理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從分子運動出發回答了為什麼存在著氣體定律,相對於氣體定律這個唯象定理,統計物理學的解釋就是一個科學的理論。從客觀實踐的結果到理論之間總有這麼一個步驟,即唯象理論,現在一直是這樣做的。再例如,基本物理學發現了很多粒子,怎麼把它們納入一個規律之中呢? 1966中提出了一個八重法方案,但你不能問為什麼有這麼一個方案。那時,我國的科學家思想是解放的表,認為應該研究一下為什麼有這個方案,結果又提出更下一層次的粒子(層子),後來國際上稱之為夸克。實際上這些都是不同層次上的唯象理論。現在又提出了更複雜的唯象理論,因為又考慮到了引力、弱作用力、電磁力、強作用力這四種力怎樣才能統一的問題。先提出了超引力理論,后又提出了超弦理論。對於這兩個理論,上海復旦大學的李新洲教授在《自然》雜誌1985年第ll期上有個高級科普式的介紹。什麼叫超弦理論?無非是說假設我設想它不是粒子而是一根弦,就能把現在發現的現象納入到可以解釋的體系中去,但你不能追問為什麼是弦。所以這也是個唯象理論。准象理論是必要的,是從觀察現象上升到科學的一個中間層次。
我說這些是要說明我們的科學技術體系是個開放體系。我們與許多非馬克思主義的知識要有來往,不斷地吸取營養,不斷地壯大我們知識的內涵。這體系是個活的體系,是在全人類不斷認識井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中發展變化的體系。而且,這個體系不光結構在發展,內容也在充實,每一部門都在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