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同化學習理論
認知同化學習理論
奧蘇貝爾認為同化理論的核心是,學生能否習得新信息,主要取決於他們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
奧蘇貝爾(Ausubel)根據學習內容和已有知識經驗的關係把學習分為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兩類。所謂意義學習是指在對事物理解的基礎上,依據事物的內在聯繫所進行的學習;機械學習是指對學習材料進行單純重複、死記硬背的學習。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意義學習,當學生把新學內容與自己的認知結構(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聯繫起來時,有意義學習便發生了,而多數的意義學習是通過同化而實現的。
一種是派生類屬學習,即新知識只是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一個特例,或者直接從原有知識中派生出來。
另一種是相關類屬學習,即新知識是原有知識的深入、精製、修飾或限定。
(3)並列組合學習,指新概念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知識既不能產生類屬關係,也不能產生總括關係,新舊知識為並列組合關係。例如,質量與能量、冷熱與體積、遺傳與變異、需求與價格的關係等。這類關係的學習,既不從屬於學生已掌握的有關特徵,也不能總括原有概念,但它們之間仍然具有某些共同的關鍵特徵,根據這些共同特徵,形成組合關係。
奧蘇貝爾認為同化理論的核心是,學生能否習得新信息,主要取決於他們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如已有知識的可利用性、可辨別性和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