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餅

山東地區出產的特色食品

山東“大餅”(鍋餅)是山東地區出產的一道極富有特色的食品。相傳,山東“大餅”產于山東、河北一帶,在今天的魯西、魯中等地區這道食品深被那裡的普通百姓喜愛。

在民國初年出版的《濟南快覽》一書中記載:"以面作寸許厚中徑尺余之圓餅,烙而熟之,外焦黃內細白,謂之鍋餅。"山東“大餅”(鍋餅)是一種很受廣大群眾歡迎的風味麵食,特別是莒縣的“大餅”,已有幾百年的製做歷史,莒縣傳統工藝“山東“大餅”已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製作


主料

精粉5000克

輔料

麵粉500克,清水2000克。

製法

1.把精粉倒在盆里加上面肥、溫水和起,放在案板上,用壓面杠子壓光滑。根據鏊面大小取水面一塊(一般約4000克),擀成圓形,厚5厘米。
2.把平底鏊放在小火上,把餅放在鏊上焙50分鐘即熟。

特點

干硬酥脆,面味醇香,經濟實惠。
[注]大鍋餅是屯留縣傳統小吃之一。

山東大餅


歷史

山東“大餅”歷史悠久,從古到今經營這種食品的店家很多。清末民初較有名的店家有順成號,20世紀20年代的香順齋、義和源,30年代的廣聚號、聚盛昶、同豐泰。這些鍋餅店生產的鍋餅質量很高,地方風味濃郁,深受食客歡迎。

特徵

一種北方硬麵食,直徑約50cm的圓形,大如盤,厚約5cm,重約3kg。外表精美細緻,顏色均勻,特別漂亮,壓印出各種花紋,看起來不像食品倒更像是擺設的飾品,那是用專門的鍋餅模具做出來的,有些類似火燒的做法。一般的鍋餅都是6斤左右,因為分量十足,都是切成塊賣,沒人會買一整個鍋餅,除非家裡人多,否則是要吃好幾天的。因為餅里水分很少,所以放置數十天都不會霉壞。

口感

干硬酥脆,筋道利口,面味醇香,充饑耐存,因而揚名四方,倍受歡迎。鍋餅的外殼厚實且堅硬,很有嚼頭,很多人特別喜歡吃外皮,酥香且耐吃,經久不厭。牙口不好的人吃起來會很辛苦,不過可以拿來磨牙;鍋餅的內瓤是很軟和的,一層一層的,有十幾層之多,香軟易嚼,口齒生津,絕對管飽。鍋餅的另一種吃法,即是與臨沂名吃“糝”搭配,是道名吃。,經濟實惠。嚼之有勁而不粘,外硬里韌,食之干香濃厚,回味無窮。

做法

山東鍋餅是"死面",不放任何調味,搓粉時水偏少,硬是用力氣反覆揉透后做成圓形的厚餅,再放在平底鍋用小火烙,慢慢把水份烘乾而成的。莒縣鍋餅的製做保持了傳統的製作工藝,用料講究,工藝細緻。製作時將精細的麥面用純潔的溫水和成麵糰,經過反覆杠壓,搓好揉勻,用雙手使勁摁壓成形,直徑約50公分左右,厚2.5公分左右。雙手摁壓時,手掌面背交復進行,餅面上自然出現勻稱的花紋,撒上芝麻,適可而止,即可上平底鍋烘烤,放在平鍋內烙成淡黃色,再用溫火烤得熟透即成。

感受

看起來簡單,其實烙烤工藝非常複雜。手工鍋餅純力氣活,每個鍋餅需烙烤一個多小時。鍋餅十分堅硬,吃起來特別有嚼頭,完全是麵粉本來的味道,干香、勁韌,體現了一種質樸、單純和粗獷的飲食風格。煎餅和鍋餅都是山東農村裡以往的主食,成品幾乎沒有水分,熬飢,好保管,一次做好后可以隨時食用,很方便。山東人做鍋餅要往裡邊嗆乾麵,就是把和好的麵攤在案板上往裡摻大量生麵粉,這是力氣活,用手是干不來的。必須案板上放個杠子,一頭插進牆上的鐵環里,一頭坐上個大小夥子,坐在杠子頭上用全身力量往下壓!邊壓邊移動,來回要壓幾十遍,才能把面和勻。這種活費人工,卻沒多大利潤,尤其三伏天簡直烤得要死,近幾年做這買賣的越來越少了。賣時用刀切開零賣或論斤約(如圖/走街串巷的吆喚)
走街串巷的吆喚
走街串巷的吆喚
對吃慣米飯的人來說,吃煎餅和鍋餅是一次特別的味覺探奇,它與原有的飲食習慣形成的反差,刺激了疲憊了的味感覺,在這種充滿原創風格的古老的飲食方式中,能夠得到一種全新的味覺享受。美食的標準並非就一定是山珍海味,它還常常蘊藏在極普通的民風習俗中。

莒縣大餅

山東莒縣大鍋餅,歷史悠久數百年,
其面雖硬韌中柔,口感的確是不同。
硬而不艮香酥脆,充饑耐存受歡迎。
牙口不好乾著急,剛嘣剛嘣誘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