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上帶
潮上帶
潮上帶是指位於平均高潮線與特大潮水線之間的區域。
潮上帶在正常潮汐作用下不能到達,但在大潮或風暴潮時,海水可以淹沒。寬度很大,可達數十—數百公里,表面較平坦。沉積物主要是細粒物質和一些生物碎屑,如藻類、有孔蟲、介形蟲、軟體動物和植物根等。沉積物具薄層紋狀層理。因常露出水面,故沉積物表面常發生泥裂(或乾裂),是未固結的沉積物在風吹日晒作用下脫水收縮情況下形成的;又因水淺,蒸發作用強,含鹽度較高,在沉積物表面常產生白雲石、石膏、鹽等蒸發物。
潮上帶(supralittoral zone)為位於海洋生態區域的海濱區的最上部,平常只是波浪衝擊的場所,故也稱為 浪濺帶(splash zone) ,俗稱潮間帶上緣(supralittorial fringe) ,大致與此同義。潮上帶群落 潮上帶群落 supralittoral community 由潮間帶群落的附近陸地發展起來的海洋生物群落。潮上帶(supralittoral zone)為位於海洋生態區 域的海濱區的最上部,平常只是波浪衝擊的場所,故也稱為浪濺帶(splash zone) ,俗稱潮間帶上緣(supralittorial fringe) ,大致與此同義。由於本群落在岩石海岸者,有玉黍螺類,沙濱海岸者有沙蟹類,內灣河口泥沙帶,則有變形蟹類等佔優勢,所以成為本群落的一個重要特徵。潮上帶群落的範圍,因波浪 條件而有很大差異。例如在岩石海岸,自藤壺的上緣到玉黍螺類棲息的上限,均作為潮上帶群落的範圍、在高于波浪露出度為中等程度的海岸,相當於從大潮平均高潮線附近至大潮滿潮或暴風雨時波浪可衝擊的 上限附近這兩者之間。潮上帶的生物,都是對物理乾旱或生理乾旱耐性強的種類。它們雖然是起源於海洋,但卻避忌長期浸沒於海水中,多是不能在海水中長時間生活的種類。潮間帶群落潮間帶群落(mediolittoral community,mid-littoral community,littoral community,ntertidal community ),高潮線和低潮線(嚴格來說是大潮最高高潮線 和大潮最低低潮線)之間的海濱部分,稱為潮間帶(intertidal zone,tidal zollne),這裡指的是以此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植物群落。潮間帶群落的擴展是根據波浪條件而 有著巨大的變化,並不與潮差作相同的對應變化。因此,作為海洋生態區分的潮間帶(mediolittoral zone)範圍,是根據植物群落本身的分佈而定的。例如在岩石海岸,一般是指從作為潮下帶群落標誌生物的大形海藻繁殖的上限,到藤壺類(Balanomorpha)著生的上限這一範圍。波浪邊的露出度在中等程度的海岸,普通 年平均低潮線和大潮平均高潮線之間大致相等。生物可以舉出藤壺類〔岩石海岸。則 有藤壺帶(balanoid zone)之稱〕。浪漂水虱(cirolana)類或沙蟹類(砂濱海岸),長蟹、砂蟹類(內灣、河口的泥地),以及與紅樹林,(mangrove)相伴的其他動 物類群(低緯度地方的泥地)等。在潮間帶由於對環境條件有著顯著的梯度差別,所 以各生物種呈狹幅帶分佈,在潮間帶群落中顯有成帶現象(zonation)。各種生物的 分佈上限多受露出時的乾燥及溫度、鹽分的變化等非生物環境條件所制約;而分佈下 限則多為被食、種間競爭等生物環境條件所支配。另外所謂 littoral(海岸)一詞,是 以多種意義而被使用,其詞義不得不根據前後詞的連貫性加以判斷。原來 F.Forbes 和 S.Hanley(1853)提出一般潮間帶開始稱為 littoral zone(沿岸帶、沿岸底帶),現在也有按此意義而使用者。另一方面,從廣闊的高潮線至大陸架這一範圍,也有稱 為 littoral zone 或 littoral system(沿岸底系)的,這種情況下是潮間帶,有時是潮間 帶和潮下帶合併,而稱之為真沿岸底帶(eulittoral zone)。潮下帶指位於平均低潮線以下、浪蝕基面以上的淺水區域。亦即潮間淺灘外面的水下岸 坡。此區域水淺、陽光足、氧氣豐、波浪作用頻繁,從陸地及大陸架帶來豐富的餌料,故海洋底棲生物很發育,有大量魚類、蝦及蟹、珊瑚、苔蘚動物、棘皮動物、海綿類、腕足類及軟體動物等,行光合作用的鈣藻也大量繁殖。沉積物以細砂為主,分選良好,磨圓度高,自低潮水邊線向海,沉積物由粗逐漸變細。根據此帶內海底地形的局部變 異,可分兩個亞帶:①局限潮下帶,又稱“閉塞潮下帶”或“低能潮下帶”,海底微微下 凹,波浪振幅較小,水流較弱,沉積物較細。②開闊潮下帶,又稱“潮下高能帶”,與 外海直接相連,海底地形微微凸起,波浪和潮汐對海底沉積物攪動很厲害,並充分地 篩選。因此沉積物較粗,分選及磨圓度均較高。霧迷山組 1934 年高振西等命名“霧迷山灰岩”,1959 年第一次全國地層會議改稱霧迷山組。 1962 年 天津綜合地質大隊將該組由下而上分為羅庄層、二十里鋪層、閃坡嶺層,1965 年河北區測 隊劃分為四個段,1980 年陳晉鑣等內分為羅庄、磨盤峪、二十里鋪和閃坡嶺四個亞組,1990 年天津區調隊在 1:5 萬填圖中又劃分為四個段。為一套富鎂的巨厚碳酸鹽岩建造,以韻律性明顯、富含燧石、疊層石和微古植物為其特徵。底部以巨厚層燧石條帶白雲岩底面與下伏楊庄組呈整合接觸。分四段。總厚度 3340m。一段:下部為灰白色中厚層含粉砂泥狀白雲岩與含燧石條帶白雲岩,夾紋層狀瀝青質白雲岩 為主的韻律層;上部主要為灰色、深灰色中層及厚層含燧石條帶粗晶白雲岩、瀝青質白雲岩,夾灰白色厚、巨厚層含粉砂微晶白雲岩(842m)。
二段:下部由灰白色厚層燧石細晶白雲岩、瀝青質紋層狀白雲岩及疊層石白雲岩、燧 石層組成韻律層;上部由灰白色頁片狀含泥及粉砂微晶白雲岩、雜色厚—巨厚層粗晶含灰白 雲岩、深灰色紋層狀瀝青質白雲岩、燧石條帶白雲岩及黑色燧石岩組成韻律層(755m)。
三段:底部為紫紅色厚層含粉砂微晶白雲岩;下部由灰色、淺灰色含粉砂微晶白雲岩、含灰白雲質礫岩、微晶灰質白雲岩、黑色燧石條帶和燧石層構成韻律層;上部深灰色厚層微 晶灰質白雲岩,含灰白色硅質條紋和條帶;頂部有鮞粒白雲岩、微晶灰質白雲岩及紫紅色中 層碎屑微晶白雲岩(877m)。四段:底部為灰白色白雲質砂岩;下部為灰白色含灰粗晶白雲岩、深灰色燧石條帶白 雲岩、瀝青質白雲岩、疊層石白雲岩;上部為淺灰色燧石條帶白雲岩;頂部為巨厚層疊層石 白雲岩(862m)。該組層理一般平直或微有起伏,有時可見斜層理、波痕,層面可見乾裂等。含疊層石:一段為 Microstylus-Pseudogymnosolen 組合, 二段為 Conophyton lituum-Jacutophyton 組合; 二至四段富含微古植物 Polynucella, Glottimorpha, Leiofusa, Nucellosphaeridium 等屬;該 組 一 段 黑 色 燧 石 富 含 微 體 藻 類 化 石 Oscillatoriopsis jixianensis, Palaeolyngbya ellptica, Saccophycus nitidus, Templuma sinica, Pandorinopsis jixianensis 等。霧迷山組沉積期古地磁極性為負極性,古磁極位置-18.2 N,49.2 (張惠民等,1991)。該組廣 布燕遼地區。燕山北段興隆—平泉一帶,厚度減薄,上部地層時有缺失;西段:厚度顯著變薄,僅為薊縣的三分之一,底部砂泥質較高,微晶白雲岩發育;東段:自唐山東北開始,厚度明顯減薄,多為薄層至中層微晶白雲岩,偶見疊層石白 雲岩。遼西區:在凌源、建昌、朝陽、喀左、義縣、北鎮和阜新等地均有出露,岩性基本穩 定,以中—厚層白雲質灰岩及燧石白雲質頁岩為主,底部以一層石英砂岩或石英角礫岩與下 伏楊庄組呈整合接觸,厚度則變化較大,朝陽厚達 5427m,錦西、凌源均在 3000m 左右,而建 平最薄,僅 2000m。凌源產疊層石和微古植物。滄縣隆起霧迷山組沉積相與儲層初探滄縣隆起霧迷山組分為I,Ⅱ,Ⅲ3個岩性段,各段厚度相差較大。各段地層均由白雲岩和硅質白雲岩組 成,疊層石發育,類型繁多,指相意義大。根據岩石類型、沉積構造、疊層石形態以及電性特徵的重複出 現,3個岩性段代表3個大的沉積旋迴,每一旋迴均呈現潮上、潮間、潮下的海進層序。形成於典型的淺 水陸表海潮坪沉積環境。由於受岩相、岩性控制,受成岩環境變化的影響,根據電性指標、物性數據和試 油成果,初步確定霧Ⅲ段、霧Ⅱ段為好的儲層段,屬Ⅱ級儲集岩;霧I段地層當遭受強烈後期改造時,亦 可成為較好儲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