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鶼鶼饃

同州鶼鶼饃

黃河濕地里的一種水鳥,成雙成對。 ”這個“河”就是黃河,故事寫的黃河濕地的景象。這個人就是專司看燈的人,也叫掌燈的。

正文


同州鶼鶼饃

鶼鶼


是黃河濕地里的一種水鳥,成雙成對。《詞源》對鶼的註釋是:“鶼,比翼鳥。似鳧,青赤色,相得乃飛。”又解:“鳧,一種水鳥,像野鴨。” 《詩經》的首篇《關雎》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個“河”就是黃河,故事寫的黃河濕地的景象。據 林業局的同志講,大荔黃河濕地現有的各種水禽、水鳥達百餘種。那麼在很早以前,生態未遭破壞時,水禽、水鳥就更多了,其中就有鶼。先民們認識鶼絕非一朝一夕,他們通過長期觀察,甚或捕獵,逐漸認識了它“相得乃飛”、“不比不飛”的個性,再依它的個性賦予極具人性的靈氣,使它像鴛鴦、蝴蝶、蜜蜂等一樣成為喻擬情感、願望、企盼的載體。那時也許求婚嫁娶,也許企求幸福美滿都用捕捉的鶼做饋贈。同樣,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生態平衡意識的萌生便用麵粉做替代品,請農婦們憑藉豐富的想像和靈巧的雙手捏出自己心靈的“鶼兒”,在元宵節前送到出嫁的女兒家,以圖企盼幸福、美滿,富貴長久,兒孫繞膝,子孝妻賢。我們這裡講究好事成雙,所以送鶼送雙不送單,圖的就是福壽雙至,比翼雙飛的祝福和企願。大荔洛南地區在送鶼時還送一種叫做“看燈鶼”的鶼鶼饃。這種鶼鶼同別的鶼鶼在外形上沒有什麼差異,甚至就是同一種鶼鶼,但在送時講明有幾對“看燈鶼”。要說

看燈鶼


,先得說一下正月十五元宵節。放煙火,掛紅燈是這個節日的一大亮點。遠在沒有蠟燭和電之前,人們通常在燈籠里放一個小碗,或用蘿蔔掏個小窩兒,添上油,放上燈捻點燃,有的地方還將蓖麻等植物油料,動物的油穿成串兒點燃作為光源,於是煙火很旺。後來有專門在燈籠里放油的容器叫“夜油”。無論用什麼物質作光源都有燃盡的時候,為了不使油盡燈滅,人們須得不時地察看,大戶人家就有專司察看的人,這個人就是看燈鶼的原型。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里,就有好幾個鏡頭都出現了點燈、掛燈、滅燈的人。這個人就是專司看燈的人,也叫掌燈的。原因是有燈就有火,有火就有煙,就有光明,圖的是煙火旺盛,光芒四射。所以燈是萬萬不可斷油熄滅。洛南有句這樣的話:“煙火旺,子孫壯。”再從“煙火”的蘊涵中體味,形容廟宇香客絡繹常用“煙火旺盛”。形容家道中落、子孫多舛,斷門絕戶用“斷了煙火”。與之相反,家庭中生育旺盛謂之“煙火旺”,添了新丁謂之“續了煙火”,從而反映出先民們珍愛生命,呵護生命,延續生命的生存理念和生育觀念。由此看來,看燈人的責任就尤為重要,他不僅要掛燈、擦燈、點燈、加油、換捻、不得有一點閃失,如有閃失,輕則挨訓,剋扣薪水;重則挨打,甚或趕出家門。小戶人家自然用不起專職的看燈人,只好自己多操些心,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充當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