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郭家鎮的結果 展開

郭家鎮

重慶市開州區轄鎮

郭家鎮,隸屬於重慶市開州區,地處開州區東部,東接白橋鎮,南連白鶴街道,西鄰敦好鎮,北接溫泉鎮,距開州區人民政府駐地22千米,區域總面積79平方千米。

蜀漢時,郭家鎮境域屬巴東郡漢豐縣;1986年10月,由郭家鄉改為郭家鎮。2020年末,郭家鎮常住人口為26883人。截至2020年6月,郭家鎮下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2018年,郭家鎮有工業企業58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個。

歷史沿革


郭家鎮毛成桃花
郭家鎮毛成桃花
蜀漢時,境域屬巴東郡漢豐縣。
南北朝時,屬巴渠縣。
唐貞元時,屬萬歲縣。
宋時,屬清水縣
元初,清水併入開州明,置開州區,境域屬之。
清末,為東里長店房。
民國十九年(1930年),為郭家灣鄉。
1958年10月,郭家灣鄉改為郭家公社。
1966年8月,郭家公社改為東風公社。
1975年10月,東風公社改為郭家鄉。
1986年10月,由郭家鄉改為郭家鎮。
1992年10月,津關、北斗2鄉併入郭家鎮。
1997年,面積79平方千米,人口4.67萬,轄花坪、普渡、白銀、羊嶺、慈林、太極、泡桐、英家、華安、盆豐、獅坪、大西、津關、北坡、保金、建樓、團包、五壩、桑坪、勝利、漢豐、毛成、北斗、三橋24個行政村和長店坊、花園橋2個居委會。
2004年,行政村調整為盆豐、羊嶺、普渡、大西、桑坪、毛成、津關、團包、慈林、麒龍10個行政村。2014年8月,郭家鎮面積79平方千米,人口47673人,鎮政府駐花園橋。

行政區劃


1997年,郭家鎮下轄花坪、普渡、白銀、羊嶺、慈林、太極、泡桐、英家、華安、盆豐、獅坪、大西、津關、北坡、保金、建樓、團包、五壩、桑坪、勝利、漢豐、毛成、北斗、三橋24個行政村和長店坊、花園橋2個社區。
2011年末,郭家鎮下轄花園橋、長店坊2個社區,麒龍、盆豐、羊嶺、慈林、普渡、毛成、桑坪、團包、津關、大西10個行政村;下設5個居民小組、11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郭家鎮下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長店社區、花園橋社區、盆豐村、羊嶺村、普渡村、大西村、桑坪村、毛成村、津關村、團包村、慈林村、麒龍村,鎮人民政府駐花園橋社區。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郭家鎮屬淺丘河谷地貌,地勢略呈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津關村大平寨,海拔1117.6米;最低點位於普渡村東里河畔,海拔174米。

氣候特徵

郭家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8.3℃,無霜期248—305天,年均降水量1299毫米。

水文

郭家鎮境內屬小江水系;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東里河,自津關村北入境,南至普渡村入白鶴街道紅亮村,境內長8.6千米,流域面積32.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0立方米秒;境內河道總長32.6千米。

自然災害

郭家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洪災、風災、雷擊等。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25日,長店坊老街全部進水,長店坊大橋被洪水沖走,250戶居民受災。
基本情況
郭家鎮衛星圖
郭家鎮衛星圖
郭家鎮是由原來的津關鄉、北斗鄉、郭家鎮三個小鄉鎮合併成的,全鎮幅員面積79平方公里,其中集鎮面積2.15平方公里。全鎮轄10個村2個居委會111個社,常住人口為2.8萬人,18327戶。剩餘勞動力比較豐富,常年外出打工的有12000多人。
鎮黨委下設25個黨組織(其中1個機關黨支部,4個村(社區)黨委,8個村、社區黨支部,9個事業單位黨組織,2個“兩新”黨組織,1個其他性質黨組織),共計黨員1234人。
概況
郭家鎮白銀觀寶塔
郭家鎮白銀觀寶塔
郭家鎮被重慶市列為百強集鎮、中心城鎮和商貿重鎮,郭家鎮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5億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5%,農民人均純收入8773元,森林覆蓋率達55%。現在,郭家鎮正在積極打造開縣東里片區最大的水果基地、畜禽基地和最好的休閑觀光農業重地。集鎮建設、新農村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有序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郭家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為原煤,地質儲量8000萬噸,可采儲量為6000萬噸,集中分佈在西北部;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2500萬立方米。2011年,郭家鎮有耕地面積3.4萬畝,人均0.7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3萬畝,林地面積6.5萬畝。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郭家鎮總人口46751人,其中城鎮人口15624人,城鎮化率33.4%;另有流動人口927人。總人口中,男性24565人,佔52.5%;女性22186人,佔47.5%;18歲以下10542人,佔22.5%;18—35歲11912人,佔25.5%;35—60歲17669人,佔37.8%;60歲以上6628人,佔14.2%;2011年,郭家鎮人口出生率11.13‰,人口死亡率5.89‰,人口自然增長率5.2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92人。
2017年末,郭家鎮常住人口為30100人。
截至2018年末,郭家鎮戶籍人口為42079人。
2021年6月9日,重慶市開州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郭家鎮常住人口為26883人。

民族

以漢族為主,達46705人,佔99.9%;有土家、苗、彝、壯、侗等10個少數民族,共46人,佔0.1%;超過20人的少數民族有土家1個民族,共21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5.7%。

經濟


綜述

2011年,郭家鎮財政總收入2383.9萬元,比2010年增長21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37.5萬元,比2010年增長126%;人均財政收入498元,比2010年增長54.1%。2011年,郭家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192元。

第一產業

2011年,郭家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1億元,比2010年增長20.3%,農業增加值1.3億元。郭家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2011年,郭家鎮生產糧食1.3萬噸,人均310千克,其中水稻7360噸,玉米2243噸,薯類4204噸。郭家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等。2011年,郭家鎮油菜種植面積0.4萬畝,產量700噸;花生種植面積0.3萬畝,產量157噸。郭家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郭家鎮生豬飼養量6.7萬頭,年末存欄2.6萬頭;羊飼養量0.2萬隻,年末存欄0.1萬隻;家禽飼養量11.8萬羽,上市家禽7.7萬羽。2011年,郭家鎮生產肉類3668.2噸,其中豬肉3002.8噸,牛肉18.8噸,羊肉12.4噸,禽蛋223.1噸;畜牧業總產值0.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2.9%。2011年,郭家鎮水果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6720噸,主要品種有油桃、柑橘,其中油桃2520噸,柑橘2940噸。郭家鎮漁業以四大家魚(草魚、鯉魚、鰱魚、鱅魚)養殖為主。2011年,郭家鎮漁業總產值21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

第二產業

郭家鎮工業以採礦、塑料製品、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郭家鎮工業總產值為5.3億元,比2010年增長21.6%,實現工業增加值2.2億元,比2010年增長43.9%。2011年,郭家鎮有工業企業36家,職工3366人;規模以上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963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250萬元,比2010年增長25.2%。

第三產業

2011年末,郭家鎮有商業網點116個,職工2219人。2011年,郭家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2%;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8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1.3%。
金融
2011年末,郭家鎮有2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3.5億元,比2010年增長14.3%;人均儲蓄7545.5元;各項貸款餘額49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
經濟發展
煤炭產業該鎮地下儲煤量大質優,且容易開採,是白鶴電廠和縣內各企業用煤的主要供應鎮,合法煤炭開採企業有:龔玉龍煤礦、桃園煤礦、河水溝煤礦、麒龍煤礦,年開採能力可達30萬噸。生豬養殖產業該鎮年均飼養生豬7萬頭,出欄5萬頭,養殖收入2800萬元,占農民全年收入的半壁河山,以安安養殖場、津關養殖場、普渡生豬良種繁育場等大型養殖繁育企業為“龍頭”,以“三制一化”為抓手,全力打造郭家生豬養殖基地建設。水果產業該鎮以退耕還林工程為契機,全力進行開縣桃、李水果基地建設,共栽植油桃3000畝、良種澳李2000畝、嫁接高換柑橘200畝,通過油桃專業合作社、李子專業合作社的市場運作,由於桃、李品質好,市場價格高,易加工,頗受人們青睞,種植戶也積極性高漲。
企業發展
郭家鎮企業發展起步較快。在原有企業水泥廠、煤廠、酒廠的基礎上,狠抓企業超速發展,郭家鎮引進資金5000畝,年產生豬6萬頭,養殖家禽,千羊7萬餘(只)頭。郭家鎮“三線三片連接高中低”的開發模式基本形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條生態經濟治理溝。郭家鎮企業發展起步較快。在原有企業水泥廠、煤廠、酒廠的基礎上,狠抓企業超速發展,郭家鎮引進資金5000多萬元,逐步建立了適合外埠情的支柱產業和發展產業,利用境內藏煤8000多萬噸的豐富資源形成了以年產煤5萬噸的桃園煤礦為龍並沒有的礦產資源開發產業,抓住三峽工程機遇,形成了以水泥廠、頁岩磚廠為龍並沒有的建材產業,形成了以郭家肉聯廠為骨幹的畜禽,農副產品加工業,境內現有國營企業8個,鎮辦企業26個,私營企業6326個。
郭家小集鎮於1984年動工,1995年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開縣“一心三點”發展尾服戰略經濟重鎮。集鎮面積達2平方公里,有16條大街,房屋面積76萬平方米。小城鎮建設拉動了第三產業發展,郭家鎮吸引了4省8縣29個鄉鎮4000多人到鎮上經商人企業,全鎮年交易額達1。5億元。郭家鎮狠抓事業發展,改進3所中心小學,新建教學樓,新建郭家初級中學,被原萬縣市評為教育先進集體。引進資金40萬改造造衛生院,投資改造了農貿市場,新建了自來水廠。程式控制電話、有線電視通到每個村。體育工作還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
招商項目
郭家鎮:鍾坪山花谷
郭家鎮:鍾坪山花谷
郭家肉聯廠擴建工程項目畜牧養殖業是郭家鎮的支柱產業之一,生豬規模養殖量大,並且建立了生豬養殖基地,通過市場調查,經過加工的肉類食品,市場價格高且穩,供需量大,市場前景看好;擬建設征地30畝、新引進加工機械設備、實現年屠宰加工8萬頭牲畜,初期投資580萬元,項目建成后,再逐年追加投入,擴大項目規模;項目建成后,投資回收期5年。郭家鎮安安養殖場擴建工程項目郭家鎮生豬養殖歷史悠久,是開縣生豬養殖基地之一,隨著市、縣對“三農”的重視,規模養殖市場前景較好,實行“繁殖、飼養、加工、經營”一條龍經營,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效益;擬新建一個年屠宰加工6萬頭生豬的屠宰加工場,擴建一個佔地20畝的生豬養殖場,實行現代化的生豬養殖模式;初期投資400萬元,項目建成后,再滾動發展,逐年追加投入,投資回收期6年。
郭家鎮境內土地肥沃,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經濟作物有蠶桑、茶葉、柑桔等。郭家依託離縣城近的環境優勢,著力高誑農業開發,先後形成西瓜基地2500畝,蔬菜基地1萬畝,花生5000畝,水產養殖5000畝,年產生豬6萬頭,養殖家禽,牛羊7萬餘(只)頭。全鎮“三線三片連接高中低”的開發模式基本形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條生態經濟治理溝。

文化


● 地名由來
郭家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原郭家灣而得名。

交通


公路
郭家鎮有省道渝巫路、郭正路和縣道郭白路3條公路幹線過境,境內總長20千米。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郭家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1143人,專任教師72人;小學3所,在校生2800人,專任教師16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439人,專任教師17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郭家鎮主要學校有開州區郭家鎮初級中學。2011年,郭家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470萬元,比2010年增長13.2%;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2.6%,比2010年增長16.8%。

科技

2011年末,郭家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5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26人,經營管理人才46人,技能人才26人,農村實用人才56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郭家鎮鎮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2個;有各類圖書室11個,藏書4.3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26人。2011年末,郭家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電視綜合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560戶,入戶率25.9%。

體育

2011年末,郭家鎮學校體育場地4處;50%的城市社區和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郭家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50張,固定資產總值34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4名,其中執業醫師29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9人。2011年,郭家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9萬人次。2011年,郭家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6.4/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1.3%,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3.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4萬人,參合率93.2%。

社會保障

2011年,郭家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345戶,人數685人,支出152萬元,比2010年增長90%,月人均185元,比2010年增長25%;醫療救助65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56人次,共支出10.8萬元,比2010年增長2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2戶,人數1263人,支出88.4萬元,比2010年增長30%,月人均80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5人,支出12.7萬元,比2010年增長12.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28人,支出77.1萬元,比2010年增長10.8%;農村醫療救助2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15人次;農村臨時救濟358人次,支出16.8萬元,比2010年增長26.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6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0萬元,比2010年增長30%;社會福利費90萬元,比2010年增長25%;有敬老院1家,床位5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5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8萬人,參保率38.5%。

旅遊


景點
郭家鎮有“萬畝桃花”、童話森林王國、鍾坪山花谷、毛成葡萄莊園等鄉村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