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通寶

中國古代錢幣

大中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元末起義軍領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市)設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以四文為一錢、四十文為一兩、四百文為一貫。大中通寶,錢凡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等錢均有光背、背字兩種。大中通寶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當十錢除記地外,註明“十”字,表“當十”之意。“京”字當十錢較各行省當十錢微大。此錢鑄造較為精美,並有一定的存世量,當屬熱門品種,有不錯的市場價值和升值空間。

貨幣簡介


大中通寶
大中通寶
名稱:大中通寶
製造年代:元末明初
“大中通寶”為朱元璋鑄幣。明初期貨幣大中通寶的來歷具有相當文化價值。
面文“大中通寶”楷書對讀,有光背、背記值、記地等,記地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凡九種。

產生背景


確切而言,大中通寶是在元末反元鬥爭中產生的,是反抗元統治秩序的手段之一。
大中通寶
大中通寶
據湖南常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周新國先生的“武陵藏珍”記載,朱元璋鑄“大中通寶”可分前後兩個階段: (一)朱元璋稱帝前鑄大中通寶。龍鳳十年,即至正二十四年(1364),平陳友諒后,朱元璋在江西置貨泉局,又鑄大中通寶。頒行五等錢式,增鑄“當十”一種,背穿上“十”字。
(二)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再鑄。這是朱元璋稱帝之後。該幣圓錢,正書,順讀。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具備。這次鑄的錢,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計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每局有五等。小錢背面多只有局名,折二以上還有數目字,如廣西鑄的折二錢則為桂二,福建鑄的折三錢則為三福。清翁樹培引《明史·食貨志》云:“按:此大中小錢,乃洪武四年以後所鑄。”初尚齡《吉金所見錄》引《泳化編》云:“洪武中,鑄大中通寶錢,與歷代錢兼用。”皆涉及洪武初鑄大中錢事。足征見前人已注意大中通寶錢鼓鑄有先後之別,只未揭其差異耳。唐石父《中國錢幣學辭典》指出:“凡有背文者,除折十單紀值一種外皆后鑄。”

種類區分


常德地處長江中游,曾是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奪之地。《清嘉慶常德府志》載:“元順帝十六年(1356),偽漢陳友諒據常德置元帥府。”又載:“洪武初,滅偽漢陳友諒,取常德路。”因此,常德多有“大中通寶”傳世或出土。關於“大中通寶”錢的區分和定性問題,周新國先生的“武陵藏珍”認為:龍鳳七年,即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在應天府置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擊敗陳友諒后,又於江西置貨泉局,頒大中通寶五等錢式鑄錢。上述由龍鳳七年至反元鬥爭勝利期間所鑄大中通寶錢,為吳國公錢,應屬於農民起義軍的錢幣。
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四年(1371年)再鑄的大中通寶錢,背文已加鑄“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地名,當不再屬於農民起義軍錢,而應劃歸明代錢幣。但以往有人對這種區別多未注意,或將有背文者稱為農民起義軍錢幣,或將無背文者歸諸明太祖,脫離了反元鬥爭的歷史背景,都是欠妥的。

文化價值


大中通寶
大中通寶
明初期貨幣大中通寶的來歷具有相當文化價值。確切而言,大中通寶是在元末反元鬥爭中產生的,是反抗元統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會動亂,紙幣支持的經濟體系嚴重破壞,元境內各地先後恢復了銅錢的流通。六支反元軍事集團先後發行了自己的銅幣,如韓林兒的“龍鳳通寶”錢,張士誠的“天佑通寶”錢,明玉珍的“天統通寶”錢,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寶”錢。六支錢幣中,也唯有“大中通寶”取得成功。戰爭期間,朱元璋是韓林兒的部下,他採用謀略,一方面協助韓林兒發行“龍鳳通寶”,另一方面籠絡民心,在戰爭期間答應老百姓繼續使用元代交鈔,規定交鈔一兩值作“龍鳳通寶”四十文使用,十兩交鈔作一貫使用,作為補充。他還在應天府設置寶源局,開始鑄造“大中通寶”,與其它貨幣一起參與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規模發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改元洪武,鑄行“洪武通寶”,“大中”錢遂即停造。上圖中“大中通寶”幣身略薄。幣有穿部,內外部均勻,正面書有“大中通寶”四字,布局疏朗,“通”字為單通。幣背上穿鑄有一“十”字。大中錢分五種,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且除寶源、寶泉兩局外,朱元璋還陸續發行帶有地名的貨幣,如鄂、京、浙、廣等簡稱,鑄於銅幣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種等級的大中銅幣系列。 “大中通寶”背十錢價格很平,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只象徵性發行,傳世極少。物稀則貴,如背系大中,價格達人民幣2700元;錢幣背穿右側鑄“廣”,並上穿鑄“十”的錢,價格也在人民幣1500元左右,具有極高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