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綢
潞綢
潞綢,是山西絲綢業鼎盛時期的代表作品,產于山西長治,因潞州而得名,歷史上曾與杭鍛、蜀錦齊名,名列中國三大名綢之一,是極富地方特色的特色傳統絲織品,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室貢品以及支撐晉商發展的主要商品。潞綢因為它的精巧亮麗,明代成為出口海外的搶手貨,朝鮮呼以潞洲紬。傳統潞綢手感厚實、結實耐用,出土實物的組織結構均為三枚斜紋地和緯六枚斜紋提花,輔以刺繡、手繪等。2014年潞綢手工織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潞綢
由於腐朽的封建政權和官僚制度阻礙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朝廷的橫徵暴斂以及明清之際的社會大動蕩,廣大機戶不堪其苦,怒而“焚燒綢機,辭行碎牌,痛哭奔逃,攜其賠累賬簿,欲赴京陳告,艱於路費,中道而阻”,終使潞綢行業一蹶不振。光緒八年,經中丞張之洞專折秦請,長治停額供之例,從此潞綢便銷聲匿跡了。
潞綢,是山西絲綢業鼎盛時期的代表,產于山西長治,因潞州而得名,歷史上曾與杭鍛、蜀錦齊名,名列中國三大名綢之一。穿絲綢其實就是在穿文化,現代潞綢是將幾千年絲綢文明與現代時尚交織在一起的藝術品。
從隋朝起,潞綢就已成為山西州府向朝廷進貢的主要物品。從《隋書》記載:“上黨,人多種農桑……”享有“南淞江,北潞州,衣天下”的歷史佳話。由此可見蠶桑生產在長治等地興盛已久,並在當時形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力。
絲綢之路是西方了解絲綢乃至中國文化的重要通道,據《山西通志》記載,早在盛唐時期,山西的絲與綢就已在“絲綢之路”通行,且山西人還在西域諸國(阿拉伯地區)傳授繅絲織綢技術,說明山西當時的繅絲、織綢技術已相當成熟與發達。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第21子沈王朱模就藩於潞安府後,在山西設立織染局,主管為皇家派造潞綢,使潞綢在潞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織造規模,是當時山西省進貢的主要產品和賦稅的大宗來源,盛極一時,作為皇室貢品,代表了明清山西乃至全國紡織技術的較高水平。明萬曆年間,潞綢發展到鼎盛時期,“士庶皆得為衣”,此時潞綢作為普通百姓的飾品,充分融入到了民間,作為一種衣著飾品,承載了深刻複雜的審美、習俗等文化內涵,融入了燦爛的中華絲綢文化之中。據乾隆《潞安府志》記載,長治有織機13000台,登機鳴杼者數千家,“潞綢”名揚四海,與“杭緞”、“蜀錦”齊名。清代也是潞綢長足發展的階段,據史書記載,長治每年生產絲綢達3000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