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姑家廟

何仙姑家廟

是增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評為新八景之一,名為“小樓仙源。相傳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姓何名瓊,是增城小樓人,家廟為祀奉何仙姑而建。廟宇始建於明代,清咸豐八年( 1858 )重修。正堂供奉樟木雕塑的何仙姑像,左邊牆壁有一幅八仙浮雕,右側有一口天花井,名“仙姑井”。廟正堂右側的瓦脊上有棵桃樹,人稱“仙桃”。

主要景點


何仙姑家廟始建於唐朝,歷經滄桑戰亂,明代作大規模的修繕,清朝咸豐八年重修。
家廟內有仙姑殿、廟頂仙桃、仙姑井、三忠、八仙堂等景點。

塑像

何仙姑家廟
何仙姑家廟
何仙姑像坐鎮何仙姑家廟正堂神翕之上,像高1.5米,用樟木塑雕而成,通體漆金,燦若明霞。何仙姑像端坐蓮花台,手持法器——荷花,體態雍容,神態安詳,金童玉女輔以左右。
東邊閣樓上有何仙姑父親、母親吉氏的塑像以及麻姑的神像,東邊閣樓留有日本鬼子放火燒家廟的痕迹。
當年,日本鬼子曾在小樓墟一帶肆行無忌。有一天放火燒村,當火燒到家廟東西兩堵牆時,火嘎然熄滅了。
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甚至出動飛機轟炸,投下的炸彈在家廟附近都炸響了,唯獨落入廟中的炸彈安然無恙。
仙姑顯靈,日本鬼子也只有老鼠拉龜。一位日本友人被何仙姑聖靈所震撼,在事隔五十多年後,慕名前來參拜何仙姑,了結心愿,並捐資二百萬元,在觀音山上修建了十一層高的何仙姑紀念塔。

遺履仙井

原名天花井,又名何仙姑井,傳說是何仙姑投井成仙的地方。井邊的石鞋模型就是當年何仙姑投井遺留的繡花鞋。
古井深達數丈,並不為奇,奇的是家廟周圍方圓幾里的井水都略帶鹹味,惟獨這裡的井水清澈甘甜。用井水沏茶,特別香醇清潤,飲此水能強身健體。

仙桃

何仙姑家廟風景區佔地約1000畝,連接家廟和古藤的400米路將修建一條仿唐古街,家廟後山仙姑塔周圍將興建200畝的仙桃園。
瓦背屋脊上這棵已有一百多年的桃樹,人稱“仙桃”。仙桃相傳是何仙姑師傅麻姑獻壽的仙桃,故又稱“麻姑仙桃”。
它雖生長在缺土少壤的瓦背屋脊上,而且從不需要施肥淋水,卻依舊枝葉繁茂。
每年入春,何仙姑家廟會出現“三多”現象,一是桃花多,元月桃花盛開時節,仙桃滿樹桃花,花開爛漫。二是人多,仙桃本是神奇之樹,加上桃花盛開,香氣襲人,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前來參觀。三是果多,仙桃長勢喜人,結果累累。
何仙姑塑像
何仙姑塑像
據了解,2003年,對仙桃進行義賣,最高一顆仙桃競投價為5萬元,2004年、2005年、2 006年最高一顆分別投出8萬元、 10萬元、12萬元,2007年更有一顆賣出13.8萬元的天價。
何仙姑家廟內有一棵百年瓦上桃樹,讓人稱奇的是,瓦面上生長的一棵直徑約5厘米粗的桃樹,無人管理而年年開花結果。當地群眾稱為“仙桃”。傳說為麻姑獻壽的仙桃。
它雖生長在缺土少壤的瓦屋脊上,而且從不需要施肥淋水。
卻依然枝時繁茂。傳說曾有三五好事之徒,爬上屋頂,企圖拔掉仙桃,但費了九牛二虎之邊都沒有成功。
其中一個人因氣憤,折斷了枝葉,結果此人立刻肚痛不止,最後非得本人在何仙姑像前賠禮道歉,才解除了痛苦。何仙姑的靈氣為眾人所折服。
吃了仙桃的人更加福壽延年。因此,每顆仙桃價值連城。許多善信都下重金提前訂購,購得者無不祈求平安順境,延年益壽。

盤龍古藤

盤龍古藤位於小樓鎮何仙姑家廟北約300米的仙藤公園,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由青藤繞著一棵古榕樹和幾棵雜樹繁衍而成的。
古藤樹冠的覆蓋範圍佔了500多平方米。它的莖幹如一條卧龍,在地上空中蜿蜒伸展大致有30多米,最高處約有3米多,有些地方甚至完全埋入地下。
1986年9月,珠海園林學會專家應邀到這裡鑒定,確定古藤的學名為“白花魚藤”,是我國稀有的植物。但他們也辨別不清楚古藤的源頭在哪裡。
古藤每年6月中下旬開花,花朵狀如米蘭,為白色,花期約10天,8月結果。
何仙姑家廟旅遊景區的另一亮點就是離家廟400米處有一根一千多年的盤龍古藤。
藤身最大圍徑為1.7米,藤身長數十米,像一條卧龍般纏繞,但多年都未能分辨出其藤根部所在,藤冠覆蓋面積500平方米,常年翠綠。據有關專家考察論證,該藤是目前東南亞發現的最大的白花魚藤。據透露,小樓鎮正在為古藤申報吉尼斯紀錄。既是家廟,規模不大,有些鄉野的味道。
整個建築是磚石台梁式結構,三進式,一進和三進是封火山牆,第二進的四柱一間五架亭為硬山頂,正脊與垂脊均有反翹裝飾。內進,可以看到何仙姑井。井台用花崗岩石鑿成八角形狀,上面銘刻“仙源涓涓,飲者萬年”八個字。古井深達數丈,據說家廟周圍方圓幾里的井水都略有鹹味,唯獨這裡的井水清澈甘洌。

交通信息


公交
乘坐增城107路至“何仙姑家廟”站下。何仙姑家廟全程約88.3公里
自駕
起點:廣州市政府
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沿府前路行駛300米,過左側的府前大廈(廣州),右前方轉彎進入解放北路
2.沿解放北路行駛2.4公里,稍向左轉進入三元里大道
3.沿三元里大道行駛1.1公里,直行
4.行駛200米,直行進入機場高速公路
5.沿機場高速公路行駛10米,朝環城高速(東行)方向,稍向右轉
6.行駛29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環城高速公路
7.沿環城高速公路行駛13.6公里,直行
8.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黃村立交
9.沿黃村立交行駛970米,直行進入廣深高速公路
10.沿廣深高速公路行駛8.9公里,朝北二環方向,稍向右轉進入火村立交
11.沿火村立交行駛2.8公里,直行進入北二環高速公路
12.沿北二環高速公路行駛3.3公里,直行進入廣惠高速公路
13.沿廣惠高速公路行駛26.6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環島
14.沿環島行駛10米,在第2個出口,直行進入荔新大道
15.沿荔新大道行駛14.0公里,直行進入荔景大道
16.沿荔景大道行駛4.2公里,左前方轉彎進入S256
17.沿S256行駛8.2公里,左轉進入中園路
18.沿中園路行駛50米,直行進入景園一街
19.沿景園一街行駛8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小樓鎮

歷史傳說


增城小樓的由來。何仙姑原名何秀姑,生於武則天朝某年二月初七。父親開豆腐坊,她自幼做父親的幫手。十三四歲時到野外遊玩,遇見了雲遊的鐵拐李呂洞賓張果老,三位神仙給她吃了仙桃、仙棗和雲母片,從此她再也不覺飢餓,並能預卜未來,知人禍福。鄉親們為她蓋了一座小樓,要她住在那裡,人們常來這裡請她算命。漸漸地,何秀姑的名字變成了何仙姑。
小樓的傳說。何仙姑為廣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兒。生時頭頂有六條頭髮。十六歲時夢見仙人教他:「吃雲母粉,可以輕身而且長生不死。」於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雲母,發誓不嫁,經常來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飛。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帶回一些山果給她的母親吃。后逐漸不吃五穀,武則天遣使召見她去宮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蹤。之後白日生仙。唐天寶九年,出現在麻姑壇中,站立在五朵雲中,其後,又出現在廣州的小石樓。
何仙姑廟的起源。唐中宗景龍元年的某一天,二十六歲的何仙姑坐在鳳凰台上,仰望著蒼遠的天空出神,忽然看見鐵拐李站在遠處的雲端、舞動著他的鐵拐,似乎是在招呼她。不知不覺中,何仙姑的身體象彩鳳一般冉冉升起,凌空而上,追隨著 鐵拐李而去。她腳上的一隻珠鞋這時掉落在地上,第二天,珠鞋墜落的地方忽然出現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陣陣異香撲鼻,四周井欄,形狀恰似一隻弓鞋的模樣,當地的人們在井旁建了一座何仙姑廟,日日香火鼎盛,因為那水井裡的水,不但清涼解渴,而且能治癒各種 滴疾,因而為遠近人們津津樂道。相傳何仙姑最後是從此井“水遁”入仙道的,臨別時,她在井台上留下了一隻繡花鞋,後人就將此井叫“問仙井”,從而吸引了各地的信徒前來拜祀。

節慶活動


家廟有兩大節慶,每年三月初七仙姑誕、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日,善信自發舉行盛大紀念活動,萬人空巷,場面蔚為壯觀。現應信眾要求,重修何仙姑家廟,重修方案已通過專家論證。重修后的何仙姑家廟佔地14000平方米,增建仙源牌樓、家廟廣場、八仙會館、麻姑殿、雲母溪、仙姑碑林等一系列配套景點。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成人票10元,通票(包含門票+何仙姑家廟+千年仙藤園+何仙姑塔)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