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化
金融信息化
金融信息化是構建在由通信網路、計算機、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四要素組成的國家信息基礎框架之上,由具有統一技術標準,通過不同速率傳送數據、語音、圖形圖像、視頻影像的綜合信息網路。
金融業方面: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領域全面發展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創新智能技術工具更新改造和裝備金融業,使金融活動的結構框架重心從物理性空間向信息性空間轉變的過程。
通信網路、計算機、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將具備智能交換和增值服務的多種以計算機為主的金融信息系統互聯在一起,創造金融經營、管理、服務新模式的系統工程。
簡而言之,金融信息化就是指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金融領域的過程。
促進金融市場一體化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信息網路的發展,各國金融市場日益聯結成一個統一整體,金融信息化的深入發展為金融市場一體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方面,金融信息化大大提高了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和發布的能力,成為金融市場交易物質和技術的基礎。另一方面,網際網路日益成為世界金融市場運作的中樞,低成本的網路交易將逐步替代傳統的交易方式,投資者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上網同步進行金融交易,全球金融市場被更緊密地聯繫起來。
加速國際資本流動
網路技術促進全球金融市場的形成,國際資本流動的空間屏障被打開。信息技術使得資本流動速度大大加快,也擴大了資金流動的總量,全球金融網路上跨國銀行業務、國際證券交易、外匯交易急劇增長。全球外匯日均交易額在1.5萬億美元左右,債務性融資規模也超過了1.5萬億美元。
對貨幣需求的影響
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電子貨幣、網路貨幣的出現使得貨幣的流通速度較之以前大大加快。根據現代貨幣數量論,貨幣的需求量為:M=PT/V。該式表明,在物價水平和社會商品交易總額確定的情況下,貨幣的需求量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因此,在數字貨幣條件下,由於貨幣流通速度提高,貨幣的需求量將會減少。根據著名的托賓公式,數字貨幣的使用以及網路結算方式的普及使得人們往返於銀行的費用降低,於是人們會選擇增加存款和換取現金的次數,這必然帶來現金需求餘額的下降。
對貨幣政策目標的影響
金融信息化所推動的金融創新直接影響著貨幣定義,金融創新產品使得貨幣組成發生著變化。例如在美國20世紀70年代以前M1是由通貨和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組成的,但是持續出現的金融創新產品不斷地改變著這個組合,1980年美國不得不對貨幣進行重新定義,對M1,M2,M3的內涵進行調整,重新公布了各種貨幣定義,M1的內容增加了一系列可開列支票的存款,而且這些新增加項目的增長速度遠大於以前的項目。由於M2內涵的不斷變動,它已經難以再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了,美國於1987年被迫放棄了M1這一政策指標,取而代之以廣義貨幣量M2和M3。
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影響
從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三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準備率、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來看,信息科技使得金融機構的籌資渠道大大拓寬,而技術手段的進步又使金融機構臨時融通資金的能力大為增強。各種金融科技產品提高金融機構的資產流動性,這都導致金融機構不再輕易向中央銀行借款。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渠道減少了,其控制基礎貨幣的職能主要依靠公開市場業務來進行。
金融機構形態的虛擬化
所謂虛擬化是指金融機構日益通過網路化的虛擬方式在線開展業務,其客戶直接在辦公室、家裡甚至旅行途中獲得金融機構提供的各類服務,因此金融機構不再需要大量的有形營業場所和巨額的固定資產投資。全新的網路銀行正藉助網際網路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及其終端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1995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家沒有傳統銀行經營網點的網路銀行——安全第一網路銀行在美國誕生,它創立的全部費用僅為100萬美元,只相當於傳統銀行開辦一個分支機構的費用,其經營成本也遠遠低於傳統銀行。安全第一網路銀行的誕生與發展標誌著虛擬化銀行的開端,預示了金融機構形態的未來發展趨勢。
對金融機構經營方式和組織結構的影響
金融信息化導致金融機構經營方式的巨大變化,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改變著支付與結算、資金融通與轉移、風險管理、信息查詢等銀行基本功能的實現方式。金融機構將傳統的專用信息網路拓展到公共網路,電子貨幣、網路貨幣等數字化貨幣的應用使得以支票和現金為主的支付結算、資金轉移方式正在趨向無現金的方式轉化,各種信用卡、數字錢包得到了廣泛應用;實時在線的網路服務系統能為客戶提供全時空、個性化、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務;基於信息技術的各種風險管理與決策系統(如自動授信系統、風險集成測量系統等)正在取代傳統落後的風險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開發也在迅速加快。
適應經營方式的變化,金融機構的組織結構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建立在傳統銀行經營模式基礎上的組織形式——基於分支行的組織結構已經無法適應新的經營方式。圍繞客戶的消費行為和需求,傳統銀行正進行新的結構設計,藉助於信息技術重構其組織形式。新興的網路銀行完全擺脫了傳統銀行的組織結構,幾乎找不到傳統銀行的結構特徵。總之,金融信息化的作用將從提高金融業務的自動化程度,發展到對金融業經營方式和組織結構的深刻改變。
金融信息化
金融創新是決定金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而金融創新基本都高度依賴於信息技術,金融創新藉助信息技術分析複雜業務及產品定價並進行風險管理,為這些產品的交易提供可能。國內各銀行已經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對銀行創新乃至銀行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
中國大中型金融機構通過多年信息化建設投資,已經建設有比較完善的網路設備,建立起相對成熟的IT系統,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客戶關係管理、國際化業務、風險管理等各方面。而不同於大中型銀行,小型銀行金融機構的信息化建設較為落後,如IT系統方面,其現階段主要是對綜合業務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新一代呼叫中心以及其他中間業務系統的需求較大。
長期以來,國內銀行業信息系統的關鍵硬體和軟體被國外企業壟斷。關鍵設備及軟體不能自主生產,給金融安全運行帶來了潛在隱患。在國家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國家科技金融戰略框架初步成型,“自主可控”成為加強銀行業信息科技建設的核心之一。
國產操作系統:
● 中科方德操作系統
● 麒麟操作系統
● 統信操作系統
● 一銘操作系統
● 鴻蒙系統
資料庫:
● 達夢資料庫
● 人大金倉
● 南大通用
● 優炫軟體
中間件
● 普元
● 金蝶天燕
● 東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