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憶故人的結果 展開
- 詞牌名
- 古琴曲
憶故人
詞牌名
《能改齋漫錄》卷十六:“王都尉(詵)有憶故人詞,徽宗喜其詞意,猶以不丰容宛轉為恨,遂令大晟(徽宗所置音樂研究創作機關)別撰腔,周美成(邦彥)增損其詞,而以首句為名,謂之《燭影搖紅》雲。”王詞原為小令,或名《憶故人》。五十字,前片二仄韻,后片三仄韻。周作演為慢曲,《夢窗詞集》入“大石調”。九十六字,前後片各五仄韻。
(憶故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
平仄平平仄仄(韻),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
(慢曲)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
燭影搖紅,(仄韻)周邦彥
芳臉輕勻,黛眉巧畫宮妝淺。
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轉。
早是縈心可慣,向尊前、頻頻顧盼。
幾回相見,見了還休,爭如不見。
燭影搖紅,夜闌飲散春宵短。
當時誰會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爭奈雲收雨散。
憑闌干、東風淚眼。
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燭影搖紅 (仄韻)廖世美
靄靄春空,畫樓森聳凌雲渚。
紫薇登覽最關情,絕妙誇能賦。
惆悵相思遲暮。
記當日、朱欄共語。
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緒。
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
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
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古渡。
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
燭影搖紅王詵
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
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無奈雲沈雨散。
憑闌干、東風淚眼。
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詞作鑒賞
這首《憶故人》詞意與調名相彷彿,為代言體形式,寫的是一個痴情女子對故人的憶念。全詞深情繾綣,感人至深。
首四句寫女主人公深夜酒醒時的情景。“燭影搖紅”,寫的是夜間洞房深處的靜態:當時夜闌人靜,萬籟俱寂,女主人公剛剛酒醒,睜開惺忪的醉眼看看室內,只覺得空蕩蕩的、靜悄悄的,唯有一枝孤零零的蠟燭搖著紅色的光焰。“長”字狀靜定空氣中之麝煙,似目前:“搖”字形容微風中之燭光,亦分明可睹。後來湯顯祖《牡丹亭》燭影搖紅,意趣盎然引人遐想。“向夜闌”,是說臨近天曉。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三說:“向,猶臨也。”“夜闌,是說夜將殘盡。更深夜闌之際,女主人公宿酒初醒,神思慵怠。著一”懶“字,寫出了她心情之失意落拓。雖未言”憶“,而回憶之意已隱然逗出。”尊前“二句,才開始落到憶字上。這裡的倒敘不是平鋪直敘地回憶,而是人物抒情時將往事自然而然地帶出來,這樣就比客觀地描述要生動得多,感人得多。”尊前誰為唱《陽關》“,說的是餞別故人之時,她無可奈何地唱了一曲送別之歌。至此,可知她的”酒醒“乃是餞別時喝醉了的,前呼后應,針腳綿密。”誰為“二字,飽含著幽怨。她雖然唱了《陽關》,但又是懊悔,又是怨恨,充滿了自怨自艾的情緒,至於為何,又不點透,這樣此句便更含蓄蘊藉,耐人尋味。”離恨天涯遠“,蟬聯上句,意境又進一步拓開。大凡詞中寫離情的,常常說”魂夢繞天涯“,此處女主人公本睡中,卻直接用了”離恨“,這就避免了落套。此詞不主故常,剗盡華藻,直抒胸臆,純以情語見長。離恨遠至天涯,表明她的思緒也跟蹤故人而去,其情之深摯,露於言表。
下片起句用了一個典故,暗示幽會之後,故人音訊杳然。宋玉《高唐賦序》云:“妾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楚懷王夢遇巫山神女(神話中的天帝之女),後世文人騷客遂以雲雨為男女合歡或男女之情的代稱。“雲沉雨散”,暗示歡會結束,彼此分離。而冠以“無奈”二字,則加強了感情色彩,似乎可以聽到這名不幸的青樓女子的嘆息聲。
以下幾句時間跨度較大,即從夜闌酒醒,到這時的倚闌遠眺,再到黃昏時的庭院。這長長的過程中,她幾乎無時無刻不思量。此詞意境空靈幽麗。黃庭堅云:“晉卿(王詵字)樂府,清麗幽遠,工江南諸賢季孟之間,”(《詞林紀事》卷五引)以這段評語來衡量此詞,也頗為恰切。從這幾句,可以想見女主人公斜倚闌干,凝神遠望的神態。她那雙盈盈淚眼飽含著離情別緒,飽含著怨恨和憂思。“東風”二字,勾勒出她特定的氛圍中苦盼的神情,丰神獨具,頗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