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井許昌人遺址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靈井許昌人遺址位於許昌市西北約十五公里的靈井鎮西側。

靈井許昌人遺址是我國首次發掘的以泉水為中心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2007年和2014年兩次發現人類頭骨化石,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遺址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一九六五年,古人類學家周國興先生髮現了“靈井遺址”並認為它是“中石器時代”的代表遺址,引起了考古界的重視,但此後四十年中,靈井泉水一直處於噴涌狀態,出露地層全部被水域覆蓋。
2005年四月,因附近煤礦透水,靈井等一批泉水斷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後對這處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據介紹,遺址下層(第11層)內出土的動物化石主要有原始牛、普通馬、披毛犀、野豬、馬鹿嚙齒類等二十餘種,出土的骨骼多有人工痕迹,另外,還出土大量石器和骨器。遺址發現的材料是舊石器與古人類方面的重要發現,具有很大的研究潛力,其中2007年12月在T9深4.99米處(距基點)發現的人類頭蓋骨化石,利於破解古人類進化密碼,被學術界認為是研究中國現代人類起源的重大發現。
靈井許昌人遺址第11層是國內首次發掘的以泉水為中心,包括湖相、漫灘相(濕地)堆積物為背景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是人類狩獵、肢解動物、加工獸皮、石器、骨器的工作營地,屬原地埋藏類型。
2008至2011年在上層(第5層)出土細石器、牙制工具、早期陶片和雕刻藝術品等,對於研究東北亞細石器的傳播與發展、細石器的製作技術和華北地區陶器的起源等,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靈井許昌人遺址第5層應為全新世氣候轉暖的產物,距今一萬多年,這對於探索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等學術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靈井許昌人遺址地層總厚達10餘米,分佈面積近萬平方米,舊石器、新石器等文化層都有分佈,是國內不多見的較完整的地層剖面,可對此進行持續性研究。
2008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活動


人類頭骨

2005年至2016年,李占揚領導的考古隊對靈井許昌人遺址進行了連續12年的考古發掘,發現45件距今12.5萬年至10.5萬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201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組建聯合研究小組,對許昌人頭骨化石開展研究。
美國《科學》雜誌2017年3月3日發表論文稱,人類演化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10多萬年前生活在河南省許昌市靈井遺址的“許昌人”,可能是中國境內古老人類和歐洲尼安德特人的後代。
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頭骨
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頭骨
“許昌人上承周口店北京猿人,下連中國北方早期現代人,終結了中國北方現代人來自非洲的假說。”論文第一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占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儘管頭骨化石出土時已經破裂成碎片,但其中1號年輕男性頭骨和2號成年人頭骨保存相對完整。
低矮的頭骨穹隆、扁平的腦顱、最大顱寬的位置靠下、短小並向內側傾斜的乳突,研究發現:許昌人具有周口店北京猿人、和縣猿人等中國北方古老人類的原始及共同特徵。
同時,許昌人還呈現向早期現代人過渡的重要特徵,如腦容量增大、頭骨變薄、眉脊較為纖細、頭骨結構呈現纖細化等。1號頭骨的顱容量約為1800毫升,2號頭骨雖然小於1號,但也位於晚更新世人類的變異範圍平均值之上。
“但科學家沒有發現許昌人與非洲古人類之間的相似性。”李占揚說。
“研究表明,許昌人頭骨具有中國境內古老人類、歐洲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現代人三位一體的混合特徵,可能是中國北方古老人類與歐洲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的結果。”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說。
“許昌人可能是人類進化中出現的一個新人種。”李占揚說。不過,科學家還沒有成功地對許昌人頭骨化石進行DNA分析。
尼安德特人是以德國尼安德特地區命名的古人類,生活在歐洲、北非和西亞地區,繁盛期為距今13萬年至3萬年,其頭骨具有與世界上其他人種完全不同的兩個獨特性狀--枕骨上有結構性凹窩、顳骨內耳迷路模式,許昌人頭骨上具有與其相似的特徵。
“這種情況,是尼安德特人活動區域以外第一次集中發現,暗示了兩個人群之間基因交流的可能性。”吳秀傑說,“許昌人混合型體質特徵,可能是東西方兩大人群基因交流或雜交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