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火石紅的結果 展開
  • 公認的鑒定元青花瓷器的重要標準
  • 黃溢子

火石紅

公認的鑒定元青花瓷器的重要標準

火石紅,俗稱“窯紅”或“枇杷紅”,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別是元、明、清景德鎮瓷器和龍泉瓷器露胎處所出現的橘紅色或橙黃色的現象,它實際是由於胎土中存在的鐵分子在高溫中流動聚集,燒窯結束時在冷卻過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現出來的色調,一般都附著於瓷器的胎釉結合處。其分佈的特點是與胎釉結合處成平行的、寬窄不一的火石紅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胎釉結合線,火石紅晶體密度就越大,顏色就越濃重,隨著遠離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紅晶體的密度和顏色也就越淺淡直至消失。

特點


一般來講真火石紅多由胎釉結合處析出,色澤柔和鮮艷,和諧自然,越遠離胎釉處火石紅色澤就越淺淡;而假火石紅在器物胎底隨處可見,色澤深淺不一,或過濃或過淡,很不自然。放大鏡下觀察,真火石紅晶瑩閃亮,深入胎內,與胎土融為一體;而假火石紅則缺乏生氣,浮在胎體表面。
火石紅主要生長在古瓷的以下部位:
1.底足的胎釉結合部。
2.無釉的砂底。
3.胎釉上較大的磁鐵礦晶體周圍。
4.縮釉和薄釉處。
5.早期生成的釉面片紋中。
6.個彆氣泡和空洞周圍。
火石紅
火石紅

簡介


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鑒定》第3頁云:"元、明以來胎體足部所呈現的火石紅痕,時代越早便越濃重,到清代乾隆初期便漸行消失。"第374頁又說:"火石紅:胎體內含有礦物質,在不施釉的部位,受火自然泛出,或有意塗的醬泥,現今景德鎮複製的元、明青花器,以新砂墊燒,或是入窯前新瓷胎的砂底受了潮,也會出現火石紅現象。"
張福康先生在《中國古陶瓷的科學》第122頁中云:"元青花瓷器的器底露胎處常呈現出淺淺的橘紅色,俗稱"火石紅",俗稱"窯紅"。火石紅是由胎中的鐵質和可溶性鹽類在乾燥過程中在露胎的器底處富集,在燒窯結束后的冷卻過程中由於二次氧化便出現這種色調,現代景德鎮仿製的元、明青花器,人為地在器底塗上一層含鐵量較高的醬水,或以受潮的新砂墊燒,也會出現火石紅。"火石紅及其成因本人曾將火石紅作過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褐鐵礦的色澤由淺黃至黑褐。
火石紅的真正形成原因是由於元明清景德鎮青花瓷器的胎是由瓷石或瓷石加高嶺土而燒成的。瓷石高嶺土中都含有一定數量的鐵,瓷石中的鐵元素多數以鐵的氧化物晶體的形式存在,而高嶺土中的鐵元素則是以膠體鐵離子的形式存在於胎土之中。鐵元素在1200℃以上的高溫燒瓷過程中就會形成瓷鐵礦晶體,出窯后磁鐵礦晶體經過長期的氧化和分解就會形成褐鐵礦,也就是我們常見到的火石紅。實驗礦物學的理論和我們實際所觀察到的情況相吻合,我們實際觀察到的情況是:瓷器在出窯時是不會有火石紅的,因為出窯時是磁鐵礦在短時間內是不會被氧化成火石紅的,我們所看到的古瓷上的火石紅痕時由於磁鐵礦長期氧化分解而生成的次生礦物,不是燒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我們所見到的火石紅都是經過百年以上的時間氧化而成的。這與傳統觀念認為火石紅是燒窯時降溫階段二次氧化而形成是不同的。

原因


影響火石紅的主要因素有:
1.出窯后氧化的時間長短對火石紅有直接的影響,時間越長火石紅就越濃重。
2.與胎土中的含鐵量有關,含鐵量越多的胎土火石紅就越濃重。
3.瓷器燒造的溫度和氣氛對火石紅有影響。
4.與胎釉的細密、粗松程度有關。越是胎釉粗松的,火石紅就越濃重。
5.與後天的使用情況有關係。傳統"火石紅"觀念需要商榷之處傳統觀念認為火石紅石出窯之前在降溫階段被二次氧化而成的。這種觀點首先與實驗礦物學的現有理論相衝突,在高溫條件下鐵元素是不可能生成褐鐵礦,只能生成磁鐵礦,而磁鐵礦是黑色的,這與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相吻合的。磁鐵礦在出窯前降溫階段是不會被二次氧化成火石紅的,原因是時間太短。真正的肉眼能看得見的火石紅至少需要百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生成。而事實也證明景德鎮仿製的元明清青花瓷器上的火石紅不是在燒瓷過程中自然二次氧化而成的,而是有意塗抹上去的。如果火石紅能夠燒出來,景德鎮的仿古高手就不必為仿不出火石紅而苦惱了。
傳統觀念認為火石紅時代越早就越濃重,到乾隆初期便漸行消失。而大量的實物證實,時代晚的火石紅也可能比時代早的火石紅濃重,乾隆之後直到清晚期的古瓷有些也有明顯的火石紅痕。
傳統觀念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的偏差,是因為對火石紅的真正成因和影響火石紅生成的諸多因素沒有科學全面地分析。火石紅是鑒別古瓷真偽的重要依據,同樣可以作為古瓷斷代的重要參考因素。但不能僅憑火石紅斷代,那樣是片面的,不科學的。

辨別


1.真火石紅的分佈符合長期生長的自然規律。
2.真火石紅的色調變化自然,相互之間有繼承關係。
3.真火石紅從胎骨中泛出,深入胎骨不虛浮。
4.真火石紅的色澤柔和明亮,有半金屬光澤。
有關元青花火石紅的探討
關於元青花火石紅的問題,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元青花的火石紅比較濃重,沒有明顯紅色火石紅痕的元青花就不是真品。顯然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原因很簡單,任何朝代的古瓷的火石紅都有濃淡之分,絕非千篇一律。另一種觀點認為有些元青花底足露胎處沒有火石紅。經過長期氧化就一定會有火石紅。

胎意


元代青花
有兩種:一種是單元配方的瓷石,這種胎的底足火石紅較淺淡。因為單元配方的胎是由純瓷石配製的,瓷石中的鐵元素是以礦物晶體顆粒的形式存在的,這種晶體顆粒在胎土淘洗過程中容易被淘洗剔除,即使沒有被掏出的鐵元素,也不會均勻的分佈在胎中,而是以晶體形式富聚,這種現象導致胎中的鐵元素濃度很底,燒成之後雖經長期氧化,但生成的火石紅的濃度就很底,憑肉眼觀察不明顯。
另一種胎是二元配方的,火石紅比較濃重。採用二元配方的元青花瓷胎是由瓷石加高嶺土而製成的,高嶺土是被完全風化的沉積土,這種土中的鐵元素是以膠體形式存在,也就是以離子形式均勻地分佈在胎中,胎中的鐵元素濃度比純瓷石胎的鐵元素的濃度要明顯高,所以瓷器出窯后經長期氧化就會形成較明顯的火石紅痕。

胎內


2002年6月,在西安古玩堆上見到一隻周邊殘缺嚴重且已斷裂為3片的明早期青花麒麟望月紋大盤殘片。因攤主索價偏高本擬放棄,但突然看到斷裂處胎內的許多火石紅斑,是我們在研究古瓷火石紅中所沒有見過的,遂二話不說買了下來。
這隻瓷片上火石紅的奇特之處在於,它不但表現於瓷器表面胎釉結合線露胎一側,形成胎紅“散場效應”,而且存在於胎內,形成“胎內火石紅”。進一步觀察,發現它的分佈有兩個規律性特點:一是它在瓷器胎內雖然在不同地方呈片狀或條帶狀出現,但在每片或每條火石紅範圍內總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小孔貫穿其中,有的孔徑大至毫米,有的孔徑小如針)。二是凡有胎內火石紅的地方,瓷器施釉薄的一面(盤之背面)釉表下也會泛出釉下胎紅的顏色。越是釉薄處,釉下胎紅越顯著,有的呈片狀,有的呈條帶狀,且每片、每條的釉面也必然有大小不等的鬃眼通向胎內火石紅層,並和其中的橫向孔隙對應相。
同時,對比了大量有胎紅、窯紅和釉下胎紅的古瓷片標本后,我們還發現這種胎內火石紅只存在於這種胎質粗松、燒成溫度偏低、瓷胎玻化程度較差的器物上。而在所對比觀察的其他胎質堅細、燒成溫度高、玻化成度好的瓷器標本上,雖然器物表面有鬃眼,胎內有空洞,但卻沒有胎內火石紅。

表現


筆者認為,這種胎內火石紅是瓷器胎紅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理由如下:
第一,從燒成機理上講,這種胎內火石紅是瓷器出窯前二次氧化的結果,這是毫無疑義的。但它不是窯紅,因為瓷器上的窯紅是窯爐內氧化亞鐵離子在器成降溫階段與進入窯內的空氣發生二次氧化,然後附著於瓷器露胎處的火石紅。如果這種胎內火石紅屬於窯紅,那麼它應該是窯內氧化亞鐵離子在二次氧化階段,通過器表鬃眼以及和它相連的胎內孔隙進入胎內,並附著於孔隙周圍。但此盤的圈足露胎處,除胎釉結合部露胎一側有呈“散場效應”的胎紅表現外,其他露胎地方並沒有窯紅出現。而如果要出現窯紅附著,首先應在器外露胎處而不是鬃眼內部。
第二,它也不是釉下胎紅。儘管筆者對瓷器釉薄處為什麼能發生氧化亞鐵的二次氧化而形成釉下胎紅,從陶瓷化學原理上還弄不明白,正求教於相關專家,但釉下胎紅現象的存在也是不爭的事實。值得注意的是,釉下胎紅現象不但在宋元以前的“老窯瓷”和明清瓷上都有出現,而且在明清官、民窯瓷器上也都有出現。筆者收藏的一隻明代弘治官窯嬌黃釉碗殘片標本,它的圈足內沿釉下和內足牆根部,就有明顯的釉下胎紅現象。然而這種典型的釉下胎紅中並沒有鬃眼通向瓷釉表面,說明胎內火石紅同釉下胎紅在生成機理上是不同的。
第三,這樣我們就可以做出推論:胎內火石紅是胎紅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它的形成機理是:正常的陶瓷在燒成過程中要發生脫水、分解、熔解、化合、氧化、還原、二次氧化、析晶、晶形轉變、液相分離、最後燒結等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使胎釉配方中的天然礦物經過高溫作用,最後形成玻璃、氣泡、結晶及物料殘骸(參看張福康著《中國古陶瓷的科學》)。如果瓷器胎土較粗松,燒成溫度較低,在胎質玻璃化程度較低且結晶不充分的情況下,胎內空洞和孔隙及與外界相通的鬃眼不易排氣消失,就會在胎內氧化亞鐵離子聚集於空洞、孔隙與鬃眼周圍,在未能完全逸出時被二次氧化而成胎內火石紅。與呈“散場效應”的胎紅不同的是,胎內火石紅可以出現在器物的任何部位,而常見的“散場效應”式胎紅只見於器物胎釉結合線之露胎一側。

假火石紅


又一種
是一隻現代景德鎮仿乾隆六字篆書款白釉淺腹碗的底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碗的圈足底露胎處有明顯的“火石紅”痕迹。這種“火石紅”痕比起作假的刷紅更自然,更容易使人當真。其實這並不是真火石紅,也不是制瓷者有意所為的假火石紅,而是現代仿古瓷墊燒工藝造成的現象。在景德鎮已普遍使用氣窯燒瓷,不用匣缽,也不用過去傳統的支具。每當“滿窯”(即裝窯)時,使用大小不同的墊板來放坯體,調整窯位,以便充分利用空間並保證受熱均衡。在使用墊板時,要用純瓷土(高嶺土)泥漿均勻刷塗板面,待泥漿很快變干後放置坯體入窯燒瓷。這樣做是為防止燒成后的瓷器同墊板粘結。器成出窯后取下瓷器,其底部就會留下濃淡不等的檸檬色痕迹,深者黑褐,淺者淡黃,與真正火石紅色似是而非,我們姑且稱之為“瓷土遺痕”。雖然經過高溫,這種瓷土遺痕也成結晶狀與瓷胎熔為一體,但它同成“散場效應”的胎紅的最大區別是:
1、“散場效應”的胎紅是從胎內逸出的,因此它的根基在胎釉結合線;而瓷土遺痕是外附於器底露胎處的,它的邊界同胎釉結合線並不相連。
2、胎紅是純氧化亞鐵的二次氧化物,呈美麗的橘紅色或橙黃色;而瓷土遺痕是瓷土內所有複雜組成礦物質燒結而成,並且往往因直接夾在器物與墊板中間,造成局部溫度偏低而未完成化學變化,使其呈色與胎紅有本質區別。
3、這種區別還表現在胎紅一經燒成,雖經數百年而美色不變,而瓷土遺痕出窯后可能繼續進行化學變化,往往還會顏色加深。

觀點


元青花瓷的砂足底多數有火石紅
景德鎮元代青花瓷的胎土配方有了新的突破,元代早期青花瓷由單元瓷石土製作,至元代中期(至正期),採用了二元胎土配方,能夠在器型胎體上用鈷料描繪多種紋飾,然後施透明釉,並以它獨特的製作工藝,較成熟地燒制各類器型的青花瓷。元青花瓷砂底火石紅的出現,成為多數專家及學者認定元青花瓷真贗的重要依據。元青花瓷的砂底、足圈以及器身上的釉面砂眼、釉面縮釉露胎點,會從胎骨裡面泛出橘紅色、赭紅色,俗稱火石紅,又稱窯紅。在當前的鑒定界、研究界對火石紅的產生和鑒別的大多數觀點是一致的。火石紅與胎土的配方以及燒制的溫度有關係,並有長期氧化和分解的因素。

配方


元代早期延祜期是採用瓷石土的單元配方,燒成后的青花瓷器內壁砂胎的小顆粒明顯可見,原因是淘洗不幹凈。長期觀察和研究分析其胎土,延沾期的單元配方胎土即使淘洗掉多數瓷石,部分未淘洗掉的晶體形成的小顆粒石仍然保留在胎體中。加上燒制瓷器的溫度也會有不同,柴窯燒成之後,胎體露胎處及砂底的胎色也顯得不一樣,經長期埋於土中氧化后,火石紅的顏色就會從胎骨中泛出,局部會有赭紅色及金屬光澤的窯紅出現。到了元代中期(至正期),胎土的配方有了新的突破,採用了瓷石土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並嚴格了淘洗方法。因而,胎體上的小顆粒石逐漸消失。經胎體觀察與研究,元代至正期青花瓷燒制出窯后的砂底呈乳白色,少量的青花瓷會有較淡的火石紅。由於瓷器沒有被埋於土坑中,燒出后的青花瓷砂足底不會顯出自然柔和及光滑的金屬光澤。只有埋於土中經長期氧化后,才會從胎骨中泛出火石紅,顯出自然柔和及光滑的金屬光澤。光線與金屬光澤的顯出有一定關係,上下斜看與左右側看,閃出的金屬光澤不同。我基本贊同崔文彥、聶偉二位先生關於火石紅識別的看法。

元青花瓷


《古瓷火石紅探微》所述“另一種觀點,認為有些元青花底足露胎處沒有火石紅。持這種觀點的人是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宮博物館的部分元青花為依據。其實這些元青花只是火石紅淺淡而已,沒有火石紅的元青花是不存在的,因為只要胎中含有鐵元素,經過長期氧化就一定會有火石紅”,我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元代青花瓷的單元配方和二元配方,胎土中的含鐵量不同,以及燒制溫度與長期氧化等都與火石紅的形成有關。我在研究景德鎮元青花瓷中發現,有的元青花瓷砂足底內沒有任何火石紅,而是偏青灰色。我認為胎土淘洗越乾淨、細膩,胎土的配方越好越均勻,加上燒制溫度較為適宜,燒出的元青花瓷砂足底多數出窯后不會從胎骨中泛出火石紅,即使埋於土中長期氧化后,一部分元青花瓷的砂足底也不會出現火石紅。相反元青花瓷的胎土淘洗得不幹凈,胎土較粗,土層中的含鐵量高,加上燒制過程中的溫度偏高,埋於土中受氧化后,部分元青花瓷的砂足底內會產生濃淡層次不同的火石紅,並呈現金屬光澤。元代青花瓷的底足呈青灰色砂胎,這是如何形成的?我認為器底青灰色多為至正期青花大盤的砂底。當與埋於土中長期受潮有關,埋於“水坑”中,經過水的長期浸泡,可完全風化砂胎上的沉積土,砂足底就不泛出火石紅,也沒有半金屬光澤,於是砂底呈青灰色。

土包漿


部分學者與藏家把砂足底呈土黃色的土包漿當成是火石紅。崔文彥、聶偉二位先生談到火石紅是從胎骨中自然泛出,深入胎骨,不虛浮。火石紅的色澤柔和明亮,有半金屬光澤。因此,火石紅的自然狀態也是無法仿製的。而元青花瓷砂底的土包漿多數呈土黃色,有的顯出橘紅色。少數藏家把底足的土包漿稱為“火石紅”是不對的。

識別


對於土包漿可作如下識別:
1.土包漿是自然沾入砂胎的胎骨中,分佈在露砂胎的周圍,元青花瓷的砂底與底圈呈色一致;
2.土包漿的色澤是來源於掩埋瓷器的土的顏色;
3.土包漿無法清洗,因長期埋於土中,自然滲入胎骨中;
4.土包漿砂底的周圍會出現分散自然的土銹點,在大多數元青花瓷上有發現;
5.土包漿呈柔和色澤,缺少火石紅的那種從胎骨里泛出的濃淡層次漸變及半金屬光澤。
只要我們多看出土瓷片,多看館藏的出土實物標本,就會發現火石紅與土包漿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