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窯
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
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據記載,柴窯創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初年河南鄭州。鄭州下屬新密市牛店鎮有個月台行政村,離市區20多公里,農曆每月單日有集。“月台”原來叫“陽子台”,還是春秋時期鄭國的屬下弭邑城,後來才改名為“月台”,並且與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有關。2008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將月台“唐宋瓷窯遺址”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出產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製作精美光彩絕倫,是當時諸多窯中最佳的。
柴窯是五代後周顯德初年所燒,出自當時的河南鄭州,五代時期,鄭州轄管城、新鄭、滎陽等7縣。那裡本來就適合做陶器,又因為當時世宗姓柴,故名。當時亦稱御窯,從宋朝開始便叫柴窯。其瓷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制精色異。為古來諸窯之冠,但底部大多多粗黃土色。
鄭州市新密月台原名“陽子台”,是春秋時期鄭國的弭邑城,當地盛產煤炭、鋁石、黏土、石灰岩、玉石和翡翠石,黏土和翡翠石是燒制鈞瓷的上乘原料。月台村依嵩山支脈傍洧水,生長著大片的桑樹林,桑樹是燒制鈞瓷的好燃料。這一切,使這裡具備了燒制鈞瓷得天獨厚的條件。從唐朝時候起,這裡就開始燒制鈞瓷。到了後周時期,周世宗柴榮在此建立了專門燒制皇宮鈞瓷用品的官窯群。時柴榮的弟弟柴貴是虢州防禦使,將月台交他管轄,柴榮命柴貴監管鈞瓷的燒制,燒制鈞瓷的窯就叫做“鈞瓷柴窯”。
柴榮規定,燒制出來的合格鈞瓷只允許在宮廷里使用,殘次品全部當場毀掉,不準流入民間,以致還到處留有殘渣碎片。為了保證質量,柴貴調集民間最優秀的匠師和藝術師,精心設計,嚴格配方,不斷改進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創造性地在釉泥中摻入瑪瑙、翠玉、黃金等原料,集科學配方、火候控制、流暢線條、圖案造型、時代風尚和人的靈魂感悟於一身。
據唐氏《肆考》,在設計柴窯瓷器的時候,周世宗要求道:“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今論窯器者,一定會提到“柴汝官哥定”這幾個窯。然而柴窯已經消失很久了。即使得到了殘器碎片,製為冠飾、絛環、玩具,亦足珍貴。世傳柴瓷片,“寶瑩射目,光可卻矢。寶瑩則有之,卻矢未必然,蓋難得而重言之也。”
1、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呂震編寫的《宣德鼎彝譜》記載:“……內府收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其柴、汝、官、哥、鈞、定中並選二十九種。”
2、據傳,明朝權相嚴嵩父子,借皇帝之名,舉全國之力,窮其一生搜羅到十數件柴窯瓷器。
3、《清稗類鈔》記載,周竹卿藏柴窯小水盂;又記,清人徐應香收藏一柴窯小盂,色鮮碧,質瑩薄,人間罕有。
4、清汪啟淑《水曹清暇錄》記載,有柴窯茶盞。
5、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清人何夢華為阮元購得柴窯一片,鑲作墨床,色亦蔥倩可愛。而光彩殊晦,疑為均窯混真。
6、清代劉體仁《七頌堂識小錄》中,記其親眼所見:“柴窯無完器,近復稍稍出焉,布庵見示一洗,圓而橢,面徑七寸,黝然深沉,光色不定,‘雨過天青’未足形容,布庵曰:‘予目之為絳青’。”
7、清宮內府曾有收藏記載,《清高宗御制詠瓷詩》中,有四首詠柴窯器的詩:《詠柴窯碗》兩首,《詠柴窯枕》、《詠柴窯如意枕》各一首。
8、邵蟄民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刊印的《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記載:“琉璃廠某古玩肆有殘瓷一片,就琢為圓形,周徑約三寸余,厚分許,釉淡青色,光足可鑒人,四周露紫砂胚。柴瓷青如天,明如鏡,雖色光俱佳,而薄如紙一節已屬不符。”
9、民國趙汝珍《古玩指南》書中記載:“柴窯傳世極少,故宮中尚可見之。”
10、據傳,民國時期,袁世凱的管家、大收藏家郭葆昌以一處宅子、二十畝良田與人交換了一件柴窯器。
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大宋后,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有一次,他親自檢查大內府庫,發現從后蜀主孟昶宮中運回的各種器具,極其奢侈華麗,連一個小小的小便器都用七寶裝飾。不禁感慨萬千,對臣下嘆道:“為人主者,糜爛如此,焉能不國亡家破 我大宋當以此為戒。”當即下令,將那些價值連城的器具搬到院中,全部砸毀。
後趙匡胤前往嵩山中嶽廟進香,返回時專門路過月台,視察柴榮所建的官窯。為了看得仔細,晚上他還住在了月台。當晚,他以賞月為由,上到陽子台上俯瞰全景。果然,洧水兩岸燈火通明,煙霧繚繞,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後來人將“陽子台”改名為“月台”。
趙匡胤
趙匡胤回到汴京之後,即刻傳下聖旨,命令關停這些耗資巨大、污染嚴重、破壞環保的柴窯,遣散工匠人員。那些被遣散的工匠人員有一部分流落到了禹州神篨,由於他們身懷燒瓷絕技,還要維持生活,慢慢地又開始燒制起瓷器來,成為有名的鈞瓷。
1、宋人歐陽修的《歸田集》談及“汝窯花觚”時曾有:“柴氏窯色如天,聲如罄,世所希有---- 除了色如天;其它無參考價值;
2、再后,是明代曹昭在洪武年間撰寫,明中期由王佐增補的《格古要論》,
記載有:“柴窯出北地世傳柴世宗時燒者故謂之柴窰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多足麄黃土近世少見”。
特點:1、天青色;2、滋潤;3、細媚;4、有細紋;5、多足;6、粗黃土;
儼唐古瓷館 解讀:
1、天青色(天空的藍色);
2、滋潤(釉面瑩潤);
3、細媚(是對釉面瑩潤的補充形容;似唐三彩表面的一種類似“蛇皮光”的反光現象)
4、有細紋(開細片);
5、多足(指的是:多個,五代至北宋特有的寬足支釘燒);
6、粗黃土(麄cu古同“粗”;我認為 a、指支釘部分露出粗黃土胎骨;b、指底足粗黃土);
一件有著天空般青色的青百合花瓶近日在日本武雄市陽光美術館展出,它被懷疑很可能是中國已經失傳千年的官窯“柴窯”。而這次展覽也是其首次公開。“柴窯”被視為中國“諸窯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