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亦樂
潮汕潮語歌手
宋亦樂,男,潮汕潮語歌手,客家人,1975年出生於汕頭,祖籍梅州。
徠成名曲是《苦戀》,其他代表作品還有《妹妹就像三月花》、《離奇兄》、《忘記》等,汕頭首屆十佳歌手。
宋亦樂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潮汕地區流行的潮語歌曲基本都是舊社會流傳下來的,諸如“天頂飛雁鵝,阿弟有嬤阿兄無,阿弟生仔叫大伯,大伯聽了無奈何。”、“一支竹仔搖啊搖,曲毛姿娘嫁華僑,五月嫁,六月生,七月抱仔返回家,大家嫌伊太早生”……歌詞非常世俗,反映了舊時代的一些現象,帶著調侃意味,混著很多土話,有的有音寫無字。
汕頭被劃為經濟特區之後,為了適應新城市的需要,在1989年初,汕頭市廣播電視局提出“創作用潮汕人自己的地方語言譜寫、演唱的現代流行歌曲,與粵語歌曲、國語歌曲爭一席之地”的構想,得到了汕頭市詞、曲作者和部分歌曲創作愛好者的熱烈響應。僅半年時間,徵集評選辦公室就收到幾百件來稿,經篩選、修改,共有20首作品入選。潮語歌曲的創作、演唱真正奏響了序曲。
在回憶當時的這些情況時,宋亦樂帶著微笑,彷彿時光倒流,昔日重來:“當時在潮汕各地徵稿,叫了一些歌手試唱,我們都算是很幸運的了!在眾多的歌手中被老師們選中和肯定。潮語歌曲在當時可以算是新鮮事物,因為潮汕地區以前接觸的都是潮劇,還有就是歌仔,那麼潮語歌曲算是非常有創意的事物了。當時也沒有想到潮語歌曲會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境界,但是有一個目的就是朝著閩南歌的發展途徑去做。當時所有的歌手都很努力去做。我和方少珊(後來成了宋亦樂的太太)都是非常幸運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得到老師的肯定,將歌曲製作成錄音帶播出了,在潮汕地區的觀眾中都得到非常高的評價。”
1989年年底,汕頭電視台、汕頭人民廣播電台與海洋音像出版社開始聯合出版了第一屆潮語歌曲大賽的盒式帶,接著還聯合攝製潮語歌曲音樂電視。到1990年初,潮語歌曲終於第一次以音樂電視的形式與廣大觀眾見面。潮語歌曲超越潮汕方言歌謠、歌冊以及潮劇唱腔等傳統演唱形式,以新的曲調,新的視覺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反響。在這些作品中,因了潮籍著名音樂人陳小奇、馬小南的加盟,無論是作詞作曲還是演唱,都具備了較高的水平。宋亦樂的《苦戀》以其自身獨特的聲線和演唱風格傾倒了潮汕大地成千上萬的青年。《苦戀》不但在潮汕平原傳唱,而且海漂洋過海進入了東南亞一帶的潮人社會。與《苦戀》同時推出的還有《彩雲飛》和《英歌鑼鼓》、《一壺好茶一壺月》等,宋亦樂憑著《苦戀》成為潮語歌壇的一顆閃爍明星。
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是潮汕地區經濟發展的輝煌時期,當時大批的外地人湧入潮汕,潮語的學習也應運而生,許多廣播電台都開設有學習汕頭話的節目,在這些欄目之中,有的甚至將《苦戀》作為欄目歌,以致到了最後,許多外地人潮汕話沒有真正學會,但這首歌卻能熟練演唱。
提及這些,宋亦樂也很自豪,他說:“(後來)我們國內的樂隊、大型的演出團體來到潮汕表演,大多都會問當地有什麼文化,而我們都會把《苦戀》和《彩雲飛》作為代表作推選出來。記得刀郎上次來汕頭開演唱會,主持人問他又沒有聽過《苦戀》這首歌,刀郎被問得一頭霧水,而讓我感動的一個場面是,所有台下的潮汕人,包括外地人,就是一些在汕頭工作的外地人,全部大合唱,唱這首《苦戀》。這個場面很令人感動。所以說《苦戀》,是深入人心的。現在大家去娛樂,去KTV,這首歌的點播率也是非常高的。”
宋亦樂供職於汕頭金海灣大酒店,任公共營銷部經理。唱歌只是他的業餘愛好,雖然只是業餘,但是他對待音樂的態度卻非常認真。宋亦樂的聲樂老師陳巧美後來對他的評價是:“認真、有個性!”宋亦樂作為一名通俗歌手,他的樂感、他對音樂的理解以及他對歌曲的獨特演繹,個性都很突出。潮籍著名音樂人陳小奇在與宋亦樂經過幾次合作之後也認為他是汕頭男歌手中很出色的一個。宋亦樂的勤奮努力,讓他在舞台上收穫了熱烈的掌聲和嬌妍的鮮花,被評為汕頭首屆十佳歌手,為潮語歌壇的發展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除了《苦戀》,宋亦樂接著推出的《妹妹就像三月花正紅》、《又見村邊石榴開》、《韓江花月夜》等潮語歌曲輔以民腹。 ,其獨特的演唱風格都得到了聽眾的極好認同。對於自己的成功,宋亦樂笑著聊起了自己的演唱心得。在宋亦樂演唱的眾多潮語歌曲中,風格各異。《苦戀》,帶著有點憂鬱無奈的傾訴;《妹妹就象三月花正紅》,充滿了粗獷、豪放;在《夏雨來》的主題曲中,充滿了幽默與調皮,《韓江花月夜》則是遊子深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