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溫線
等溫線
等溫線(isotherm)即圖上溫度值相同各點的連線,稱之為等溫線。
1799~1804年,德國地理學家洪堡在廣泛考察南北美洲和亞洲內陸的基礎上,揭示了自然界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繫,提出藉助氣象要素平均值可闡明氣候規律性,創造了用等溫線表示平均氣溫的製圖方法。1817年繪製了世界是第一幅等溫線圖。
把同一時間內測到的氣溫資料,填在特製的地圖上,稱溫度分布圖。在溫度分布圖上,把溫度值相同的各點連成平滑曲線叫等溫線,繪有等溫線的地圖稱等溫線圖。觀察等溫線圖先看數值高低及間隔幅度,再看等溫線的疏密程度以分析溫度差別小或大;然後可結合地形圖等分析影響等溫線分佈的原因,如與緯線平行則受緯度影響為主;若等溫線與海岸平行則受海洋影響顯著;若等溫線與山脈走向平行則需考慮地形影響,因此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可為研究某一區域內溫度分佈及原因提供資料,等溫線圖是研究地表熱狀況空間分佈的依據。
在等溫線分布圖上任意畫一條直線(代表一條緯線),與其中任何一條等溫線相交,滿足“在同一緯度上”這一條件。然後,在緯線上任取兩點,比較出這兩點的溫度高低,再結合題干條件,推出問題的結論。
根據等溫線彎曲部位的凸向特點,總結出解答此類問題的“高低規律”。即所謂“高”,是指等溫線的彎曲部位向高值方向凸出,即每一條等溫線彎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溫線數值遞增的方向,這時彎曲所示部位為低值(相對)區域。“低”則與“高”相反,即等溫線彎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彎曲所示部位為高值(相對)區域。即“凸高為低,凹低為高”。
海陸間氣溫高低是隨季節變化的,與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相關。結合等溫線凸向特點,可以找出一個共同的規律:“點北陸凸北,點北海凸南;點南陸凸南,點南海凸北”。“點”即太陽直射點,它是判別南、北半球的冬、夏半年的基本點。這個規律的意義是:當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大陸等溫線向北凸出,北半球海洋等溫線向南凸出,南半球與此相反;當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時,為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大陸等溫線向南凸出,北半球海洋等溫線向北凸出,南半球與此相反。
(1)如果等溫線向低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若該地區在陸地上則是:①冬季大陸,②地勢較高;若該地區在海洋上則是:①夏季海洋,②寒流經過。
(2)如果等溫線向高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若該地區在陸地上則是:①夏季陸地,②地勢較低;若該地區在海洋上則是:①冬季海洋,②暖流經過。
(3)如果等溫線平直,表明下墊面性質單一(如南半球400—600的等溫線較平直,說明該地區海洋麵積大,性質均一)。
(4)等溫線呈閉合曲線的地區,受地形影響,形成暖熱或寒冷中心。
等溫線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氣溫相同各點的連結。任意一條等溫線上的各點溫度都相等。表示同一時間等溫線水平分佈狀況的地圖,叫做等溫線圖。
等溫線稀疏,則各地氣溫相差不大;等溫線密集,表示各地氣溫相差懸殊;等溫線平直,表示影響氣溫分佈的因素較少;等溫線彎曲,表示影響氣溫分佈的因素很多;等溫線是東西走向,表示溫度因緯度而不同,以緯度因素為主;等溫線和海岸線平行,表示氣溫因距海遠近而不同,以距海遠近因素為主。在地圖上找出同一時間內氣溫相同的點,並連接成線,連接后的線就是等溫線。不同地域的等溫線彎曲程度也不同。
①等溫線密集,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氣溫差別小。
②等溫線向高緯突出,說明高溫地區廣;等溫線向低緯突出,說明低溫地區廣。
③等溫線與緯線平行,說明受緯度影響突出。
⑤等溫線與山脈走向平行或高原邊緣平行,說明受地形影響明顯,或垂直變化大。
⑥等溫線呈封閉狀曲線,如線內氣溫高,可判斷為盆地;如線內氣溫低,可判斷為山地。
一般情況,等溫線密集,溫差較大;等溫線稀疏,溫差較小。
(1)冬季等溫線密集,夏季等溫線稀疏。因為冬季各地溫差比夏季大。
(2)陸地等溫線密集,海洋等溫線稀疏。因為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及陸地表面形態複雜多樣,形成陸地溫差比海洋大。
(3)溫帶地區等溫線密集,熱帶地區等溫線稀疏。這是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的溫差比全年高溫的熱帶地區大造成的。
(4)等高線密集的地方,氣溫溫差大。
(5)等高線稀疏的地方,氣溫溫差小。
等溫線平直表示影響氣溫的因素單一,如等溫線與緯線平行,說明影響氣溫的因素是太陽輻射。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由於氣溫影響因素的多樣性,除太陽輻射外,還有洋流、地面狀況、大氣環流等,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使等溫線發生彎曲變形。一月份大陸上等溫線向南凸,海洋上等溫線向北凸。等溫線彎曲分佈有“高高低低”規律,即氣溫高,等溫線向高緯凸出;氣溫低,等溫線向低緯凸出。反之等溫線向高緯凸出,氣溫偏高;等溫線向低緯凸出,氣溫偏低。中國1月份0℃等溫線東部大致與秦嶺--淮河一致,西部沿青藏高原東南部邊沿明顯地向低緯凸出,青藏高原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4℃等溫線在四川盆地向北彎曲,8℃等溫線在雲貴高原向北彎曲,即向高緯彎曲,說明冬季氣溫較中國同緯度地區偏高。
根據氣溫分佈的特點來分析影響的因素。
1)判讀規律:
①等溫線數值:氣溫無論一月,還是七月,都是由低緯向兩極遞減。
數值自南向北遞減——北半球;數值自北向南遞減——南半球。
②等溫線疏密:
等溫線密集——氣溫差異大;等溫線稀疏——氣溫差異小。
2)等溫線的彎曲分佈規律:
等溫線向高緯突出——表明氣溫比同緯高
等溫線向低緯突出——表明氣溫比同緯低(“高高低低”規律)
等溫線平直——下墊面性質單一。如南半球400---600處的等溫線較平直,說明海洋麵積大,性質均一。
如果是僅根據陸地上的等溫線,那麼根據氣溫數值判斷;對於海陸等溫線,拿北半球來說,如果陸地等溫線向北凸,而海上等溫線向南凸,則為北半球的夏季,相反,則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如果陸地等溫線向北凸,而海上等溫線向南凸,則為南半球的冬季,相反,為夏季;(等溫線向高緯彎曲,則該地氣溫比同緯度的其他地方高,向低緯彎,則溫度低)
一、緯度因素
緯度位置決定了獲得太陽輻射的多少,同緯地區獲得的太陽輻射相同,緯度越低獲得的太陽輻射越多。受此影響,在南北半球,無論7月或1月,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因此可根據等溫線圖中等溫線的南北遞變情況,可判定圖示區域所在的南北半球。等溫線數值由南向北遞減為北半球,反之為南半球。即“北增為南、南增為北”。
歸結起來就是:緯度位置低、氣溫高:緯度位置高、氣溫低。既由太陽輻射決定,等溫線大致呈東西走向,與緯度大致平行。
二、海陸因素
陸地受熱快,散熱也快;海洋受熱慢,散熱也慢。受其影響,夏季,陸地氣溫高於同緯度海洋氣溫;冬季,陸地氣溫低於同緯海洋。因此,等溫線在海岸地帶發生著季節性的彎曲變化。提示:7月,陽光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為夏季,同緯地區陸地氣溫高于海洋,陸地等溫線向北凸向高緯(低溫區);此季節南半球為冬季,同緯度陸溫低於海溫,陸地等溫線向北凸向低緯(高溫區)。7月份,無論南、北半球,陸地等溫線在海岸帶附近均向北凸出,可簡記為“點北陸北”(即陽光直射點在北半球時,全球陸地等溫線向北凸出)。1月,陽光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冬南夏,全球陸地等溫線則在海岸帶附近向南凸出(北半球凸向低緯高溫區,南半球凸向高緯低溫區),可簡記為“點南陸南”。無論7月或1月,海洋等溫線彎曲方向與陸地相反。記住了這八字口訣,就可快速解答關於由等溫線彎曲狀況判讀海陸分佈或季節的問題。
歸結起來就是:
夏季: | 內陸增溫快、氣溫高,等溫線向高緯方向突出; |
沿海增溫慢、氣溫低,等溫線向低緯方向突出。 | |
冬季: | 內陸降溫快、氣溫低,等溫線向低緯方向突出; |
沿海降溫慢、氣溫高,等溫線向高緯方向突出。 |
受海洋影響較強的地區,等溫線大致與海岸平行。
三、地形因素
在陸地上,等溫線彎曲狀況深受地勢、地形的影響,具體表現為:
1.地勢越高,氣溫越低。在非閉合等溫線圖上,地勢高處等溫線的度數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低,地勢低處等溫線的度數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高。
2.地勢較陡地帶,氣溫垂直差異大,等溫線密集;平緩寬闊地帶,氣溫垂直差異小,等溫線稀疏。
3.山丘或山峰區氣溫比周圍較低,等溫線表現為一組內小外大的閉合曲線,越向中心處,等溫線的數值越小。盆地或窪地氣溫比周圍較高,等溫線表現為一組內大外小的閉合曲線,越向中心處,等溫線的數值越大。山地的閉合等溫線疏,表示山坡緩;山地的等溫線密,表示山坡陡。
4.山脊地帶地勢相對兩側較高,氣溫較低,等溫線凸向高溫值方向(海拔較低處)。山谷或河流(谷)沿線地勢相對兩側較低,氣溫較高,等溫線凸向低溫值方向(海拔較高處)。
5.綿延較長的山脈明顯影響著等溫線的伸展狀況。在山脈沿線兩側,等溫線表現為連續數條等溫線大體沿等高線平行延伸。在南北走向的山脈帶(如安第斯山脈)地區,由於山地海拔高,氣溫低於同緯兩側較低地帶,故等溫線表現為連續數條等溫線凸向低緯高溫地帶,彎曲部分的連線為山脈走向。東西走向的山脈帶(如秦嶺),等溫線大體也呈東西延伸,海拔較高處等溫線呈扁平閉合曲線狀。
歸結起來就是:
地勢高、氣溫低,等溫線向高溫方向突出; |
地勢低、氣溫高,等溫線向低溫方向突出。 |
等溫線大致與等高線平行
四、洋流因素
洋流對沿海氣候的影響比較明顯,暖流由低緯流向高緯,增溫增濕;寒流則由高緯流向低緯,降溫減濕。因此,暖流經過的海區等溫線向高緯(低值等溫線)凸出,寒流經過的海區等溫線向低緯(高值等溫線)凸出,並且寒、暖流的流向與等溫線的凸向大體一致。
歸結起來就是:同緯度沿海地區:
受暖流影響氣溫高些; |
收寒流影響氣溫低些。 |
等溫線彎曲的程度略有不同。
五、氣流運動
寒潮、乾熱風等冷暖氣流對年均溫或月均溫等溫線的水平分佈影響較小,但明顯影響著日均溫等溫線的空間分佈狀況。在日均溫等溫線圖中,冷氣流流經區,氣溫較低,等溫線凸向高值等溫線;熱氣流流經區,氣溫較高,等溫線凸向低值等溫線。氣流流向(風向)與等溫線凸向一致。在冷暖氣團相遇的鋒面地帶,氣溫變化大,等溫線密集;被冷氣團或暖氣團單一氣團控制的地區,氣溫相對穩定,等溫線相對稀疏。
六、下墊面狀況
土壤、植被、水面、地面硬化程度及質地影響氣溫的高低。
七、人類活動
人類活動也影響著局部氣溫的變化,進而影響著局部小區域等溫線的分佈狀況。在這些局部地區,等溫線大都呈閉合曲線,為局部較冷或較暖中心。比如,水庫區夏季氣溫比周圍偏低,冬季則偏高;大城市地區“熱島效應”明顯,氣溫比周圍郊區偏高等等。
判斷南北半球
利用等溫線數值變化判斷南北半球,即向北等溫線數值降低為北半球,向南等溫線數值降低為南半球。
判斷季節和海陸分佈
利用同緯度海陸間等溫線凸向規律來判斷季節或海陸分佈。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陸上的等溫線向南(低緯)凸出,海洋上則向北(高緯)凸;7月份(夏季)大陸上的等溫線向北(高緯)凸出,海洋上則向南(低緯)凸。南半球正好相反。
判斷洋流的性質及流向
(2)等溫線向高值彎曲:洋流由水溫低處流向水溫較高處,即由高緯流向低緯為寒流。
(3)等溫線彎曲的方向即為洋流的流向。
分析等溫線的走向及影響因素
(1)等溫線與緯線方向基本一致,呈東西延伸,說明影響該地氣溫的主要因素是太陽輻射。等溫線向低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等溫線向高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
(2)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說明影響該地氣溫的主要因素是海陸分佈。
(3)等溫線與等高線平行或與山脈走向、高原邊緣平行,說明該地氣溫是受地形起伏的影響。
5、根據等溫線的分佈情況,計算某地海拔高度。在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其變化係數為0.6oC/100米。
6、判斷溫差的大小:一般情況下,不論時空,等溫線密集,溫差較大,反之,溫差較小。從世界和我國氣溫分佈特徵可知:①冬季等溫線密,夏季等溫線稀。因為冬季各地溫差較夏季大。②溫帶等溫線密,熱帶地區等溫線稀。因為溫帶地區的氣溫差異大於終年高溫的熱帶地區。③陸地等溫線密,海洋等溫線稀。因為陸地表面形態複雜,海洋的熱容量大,所以陸地的溫差大於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