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旦鄉
散旦鄉
散旦鄉位於富民縣東部,與嵩明縣和五華區廠口街道接壤。面積10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散旦鄉常住人口為8771人。轄散旦、漢營、沙營、翟家、甸頭、門前地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散旦街87號,距縣城19千米,距昆明44千米。普(吉)東(村)公路過境。
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署,溫暖濕潤,土壤以紅壤、紫色土為主,利於農業生產;糧食主產水稻、玉米和小麥,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茭瓜、酸桃、大樹楊梅、板栗等;境內水資源豐富,泉眼眾多,屬水源頭,蓄水量達400萬立方米,水質純凈,無污染。
原屬嵩明縣。民國13年(1924)匪患頻繁,建立龍田縣,縣衙設散旦街。民國20年(1931),龍田縣廢,昆明縣的迤六、瓦恭,富民縣的束刻中村,仍各歸其主,篙明縣的散旦、魯南、“三營”束刻上村,以及中村住戶仍歸篙明縣的邵甸區,設龍泉鄉管轄。1950年改為散旦鄉,嵩明的束刻上村及中村住戶劃歸富民。1958年4月1日,散旦鄉劃歸富民,屬勤勞公社管轄,10月並歸富民公社,次年3月又分屬勤勞公社。1961年10月,由勤勞公社劃出成立富強公社。1962年改為散旦公社。1984年4月,公社廢,改為散旦區。1988年2月改為散旦鄉。1992年末,總面積101平方千米,共2487戶、10219人,鄉政府設散旦街,轄6個辦事處、37個自然村、64個合作社。1997年,面積101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散旦、漢營、沙營、門前地、甸頭、翟家村6個行政村。
530124207:~201散旦村 ~202漢營村 ~203沙營村 ~204翟家村村 ~205甸頭村 ~206門前地村。
根據富民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散旦鄉常住人口為8771人。
散旦小河
集鎮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規劃全面、布局合理、整潔有序。散旦山清水秀、森林保存完好覆蓋率達64%。連片大面積的馬櫻花、山茶花、山楊梅,別具特色的高山草地風景;集旅遊、探險、科考、攀岩為一體原大型溶洞群――寶石洞。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寶,洞與洞相通,洞又有別,至今仍保留有“長毛造反”時的胡人遺址,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趟水千米走出岩洞狹谷,森林養眼、養心、養人,前洞開闊,讓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中峰山太平佛光寺有乾隆二十五年(距今245年),乾隆四十八年(距今222年)的兩塊建寺碑記,以及數塊修寺碑記為證,加重了散旦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頁岩磚生廠原料
散旦小河
豐富的頁岩磚生廠原料
種植業
散旦行政村龍潭較多,且出水量較大,下轄的7個自然村,有5個自然村有龍潭,龍潭有著古老而神奇的傳說,充滿著民族神奇的色彩。
村前一座撥地而起的山象是從空中飛來,象一個倒扣的圓寶,當地人把它稱之為銀“凸”(gong)山。山的東、北面主要由石頭構成,山上樹木茂盛,山頂是圓寶的底部,平平的山頂周邊有許多石頭磊砌著,石頭象是有人故意堆砌的,但卻與平地上的石頭是同根生,讓觀光者充滿疑問和遐想。山腳下,一股清澈透明的泉水從山肚裡流出,甘甜的泉水滋潤了這裡的人民,讓這裡的特產——茭瓜,品質好,肉白不黑心,口感脆嫩,深受周邊省市人民的青睞。
這裡有山、有水,有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苗族文化底蘊豐厚。我們鄉是全縣苗族自然村最多的鄉鎮,有10個苗族自然村,苗族群眾1000餘人,民族傳統文化底蘊豐厚。周邊還有五華區的清水塘、前進村和嵩明縣的龍咀石等幾個大的苗族村,苗族群眾達幾千人,他們能歌善舞,會刺繡,能做茶,個個多才多藝。有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特殊的農業種植條件讓這裡的酸桃馳名中外,遠銷越南等國家和地區。沙營村委會十里坡苗寨山好、物美、人勤奮,可謂鍾靈毓秀,當地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及高山牧場,民族風情濃郁,民風純樸。這裡的苗族同胞能歌善舞,如你有幸趕上一年一度的花山節,這裡的苗族姐妹會跳著迪腳舞為你獻上一盅牛角酒,端上一杯斑鳩窩,當你有一絲醉意時,就會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就猶如在仙界神遊,所有的煩惱將拋之腦後。
甸頭行政村位於散旦集鎮東北方11公里處,坐落於群山環抱之中,上有波光瀲灧的豐收水庫,可發展水產養殖及水上娛樂項目,下有良田沃土,是全鄉重點糧、煙產區。當地群眾對接受新事物、新科技的意識較強。該行政村所屬的后箐自然村2006年被列為市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通過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在生產發展上突破較大,基本實現了群眾生活寬裕的目標。
自然風光寶石洞
散旦鄉充分發揮自身區位、交通、資源優勢,加快改革開放 步伐,社會經濟得到長足發展。交通、水利、能源、通信、集鎮等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相繼建成了農貿市場、普東瀝青路面等及公路、移動、聯通基站、22萬伏安輸變電線路等重點工程,鄉境內各村社均實現“五通”,水利化程度達到82%,有線電視與昆明市連網,投資環境日益改善,第三產業發展迅猛,蔬菜、花卉、畜牧養殖等產業正在興起,鄉鎮企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鄉經濟社會呈現總體發展的良好態勢。2006年全鄉完成經濟總收入11267萬元,農業總產值3244萬元,糧食總產量4719噸,人均佔有各類糧食443千克;農民人均純收入2122元,完成財政稅收317萬元。
村級活動場所
養雞
我鄉15——24周歲人口2675人,都完成了小學以上的學業,文盲率為0,完成各類實用技術培訓28期2700人次。各種班開班正常,經費保證,人員落實,責任明確。
鄉中心小學
2007年,全鄉網路化建設得到加強。一是在縣移動公司和電信公司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建成了沙營、翟家村、甸頭3個移動基站和小靈通接收塔12個,改善了散旦鄉境內的通信條件,全鄉通信覆蓋率達98%;二是我鄉農村信息化體驗點全面建成開通並投入使用,為人民群眾的科普教育、農業諮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成為了老百姓查閱科學技術知識、信息交流的致富場所;三是爭取昆明市電視台的支持,散旦全鄉的有線電視廣播網路已與昆明市連網並進行認真維護、管理,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四是對我鄉十里坡、大水井、噹噹箐三個苗族村進行了農網改造。
鄉政府和村委會辦公條件得到改善。散旦鄉糧管所辦公房順利劃撥,改善了鄉機關的辦公、住房條件;鄉獸醫站辦公樓建成並投入使用;甸頭村委會、門前地村委會、沙營村委會、翟家村村委會辦公樓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成並投入使用,村委會辦公條件得到改善,面貌煥然一新。鄉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