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英水村

下英水村

下英水村位於北京西南郊的房山區佛子庄鄉南部,村址海拔232米,213戶、498人。耕地面積200畝,種植玉米、穀子,果品有核桃、柿子、花椒、紅果等。旅遊業和民俗村為主要經濟來源。

村情概況


下英水村裡有銀狐洞風景區,是華北地區唯一開放的水旱洞為一體的自然風景溶洞。2000年3月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首批市級風景名勝區,景區地處房山西北山區的百花山下,大石河畔,四周層巒起伏,山清水秀,面積1.8平方公里,洞體粗擴深長,平面形態結構複雜,主洞、支洞、旱洞、水洞,縱橫交錯,洞道間的交叉部位發育有大中型廳堂。1997年被房山區政府授予“文明旅遊景區”稱號,1998年被廣大遊客評為房山最佳八景之一,同時獲得市級“文明旅遊景區”的榮譽稱號並保持至今,1999年,下英村被房山區政府評為經濟“十強村”,被市政府評為“京郊百強村”。
下英水村另一景觀——鳳凰山,海拔358米,為百花山支脈,同屬太行山系。相傳遠古時,一隻鳳凰飛落至此,見此地山光秀麗,泉水清幽,便樂而不歸,在此安家,不久天象變化,天神將這隻鳳凰化成一座小山,這隻鳳凰便永久在這裡棲息,享受這山光美景,鳳凰山的得名由此而來。山體植被茂盛,野菊花山茶花、喇叭花、荊花等等,花草遍地,紅黃白五顏六色,多彩多姿;藤條、酸棗、草莓隨處可見;桑葚山桃紅杏信手可得;麻雀、斑鳩、喜鵲跳躍其間,聲鳴悅耳。登山石階小路彎彎曲曲直通山頂,上下909級,不同年齡的人盡可攀登遊覽。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1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無路燈。全村有11戶通電,有1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戶(分別佔總數的78%和31%)。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8公里,距離最近近的集貿市場3.8公里。全村共有摩托車3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5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3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於磚混結構住房,有1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4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8萬元,佔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0.82萬元,佔總收入的1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8頭,肉牛12頭,肉羊16頭);林業收入1.27萬元,占收入的17%。第二、三產業收入0.35萬元,佔總收入的4.7%;農民人均純收入11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5.5畝(其中:田15.5畝,地20畝),人均耕地0.92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烤煙等作物;擁有林地1414.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5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9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經濟林果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戶,共有鄉村人口36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17人。其中農業人口36人,勞動力2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31人,彝族5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人,參合率42%。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麻旺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鄂嘉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4公里,距離中學3.8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人,其中小學生3人,中學生3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缺醫少葯,醫療衛生條件差,文化教育滯后,缺少固定的文化活動場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核桃種植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150畝;大力發展養殖業,每年力爭發展豬12頭、牛4頭、羊4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020元增加到1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