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庄鄉

北京市房山區轄鄉

佛子庄鄉,北京市房山區下轄鄉,介於東經115°44'09"~115°56'25″,北緯39°45'28″~39°55'00″之間,地處房山區西北部,東與河北鎮交界,東南與向陽街道、周口店鎮相連,南與南窖鄉霞雲嶺鄉毗鄰,西與史家營鄉為鄰,北與大安山鄉和門頭溝區潭柘寺鎮、王平鎮接壤。鄉域面積149.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183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1949年10月前,佛子庄一帶分別屬房山縣九區、良鄉縣五區、房山縣七區和中共房良聯合縣。1952年,屬京西礦區河北區。1953年,設佛子庄鄉。1958年,屬周口店區河北人民公社。1960年,屬房山縣。1961年,屬佛子庄、長操2人民公社。1962年,佛子庄人民公社改名班各庄人民公社。1971年,改名東班各庄人民公社。1980年,屬北京礦務局工農區辦事處。1983年,公社改鄉,設東班各庄鄉、長操鄉。1992年,屬房山區。1993年,班各庄、長操2鄉合併為佛子庄鄉。截至2019年,佛子庄鄉下轄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黑龍關村

2011年,佛子庄鄉工業總產值527萬元,比上年減少38.8%,利潤總額35.4萬元。財政總收入4038萬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2萬元,比上年減少67%。完成稅收447.1萬元,同比減少8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19萬元,增值稅208萬元,企業所得稅72萬元,分別比上年減少41.1%、20.7%、60.9%。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前,佛子庄一帶分別屬房山縣九區、良鄉縣五區、房山縣七區和中共房良聯合縣.
1952年,佛子庄屬京西礦區河北區。
1953年,設佛子庄鄉。
1958年,屬周口店區河北人民公社。
1960年,屬房山縣。
1961年,屬佛子庄、長操2人民公社。
1962年,佛子庄人民公社改名班各庄人民公社。
1971年,改名東班各庄人民公社。
1980年,屬北京礦務局工農區辦事處。
1983年,公社改鄉,設東班各庄鄉、長操鄉。
1992年,屬房山區。
1993年,班各庄、長操2鄉合併為佛子庄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佛子庄鄉介於東經115°44'09"~115°56'25″,北緯39°45'28″~39°55'00″之間,地處房山區西北部,東與河北鎮交界,東南與向陽街道、周口店鎮相連,南與南窖鄉、霞雲嶺鄉毗鄰,西與史家營鄉為鄰,北與大安山鄉和門頭溝區潭柘寺鎮、王平鎮接壤。鄉域面積14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佛子庄鄉地勢西高東低,大部分區域位於山前暖區,海拔高度800~1300米之間,平均海拔在450米以上。境內最高峰水峪東大尖位於北峪村西北與門頭溝區交界,海拔1359.9米。最低點大石河河道位於陳家台東南,海拔130米。

氣候

佛子庄鄉年平均氣溫約12℃,年降水量約550毫米,無霜期160~180天。

水文

佛子庄鄉
佛子庄鄉
佛子庄鄉境內河道屬大石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三級河道1條。河流總長26千米,河網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河流為大石河,從賈峪口至陳家台流經境內山川、長操、紅煤廠、佛子庄、黑龍關、西班各庄、東班各庄,長26千米,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大安山溝、南窖溝、史家營溝等。銀狐洞地下106米處有華北地區第一條地下暗河,河水清澈,為低礦化度、低鈉弱鹼性水。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佛子庄鄉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其中石灰石儲量達50億立方米,大理石儲量1.8億立方米,石板儲量3億立方米,原煤礦儲量在400萬噸以上,葉蠟石儲量700萬噸。

動植物資源

佛子庄鄉陳家墳、北峪山場有延綿上萬畝的天然草甸。養蜂有近200年的歷史,荊條、洋槐、棗花等蜜源植物豐沛,是北京市五大荊花蜂蜜主產地之一,被譽為“京西蜜庫”。境內林地面積20.3萬畝,有成年板栗1萬多株,其中300年以上的板栗樹100餘株,年產板栗2萬公斤,森林覆蓋率72.1%。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佛子庄鄉下轄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黑龍關村。
陳家台村東班各庄村西班各庄村陳家墳村北峪村黑龍關村
佛子庄村紅煤廠村北窖村下英水村中英水村上英水村
西安村查兒村長操村山川村賈峪口村石板房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佛子庄鄉有戶籍人口有15389人。
2021年6月,北京市房山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佛子庄鄉常住人口6183人。

經濟


綜述

2007年在經濟建設上,全鄉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全鄉的農村經濟營業收入完成了0.8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0.0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5900萬元,財政收入完成30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61元。

第一產業

全鄉耕地面積3969畝,勞動力7971人。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穀子、高粱。糧食總產量52.1萬公斤,林業發展較快,2007年全鄉有林地面積20餘萬畝,人工造林150畝,公路兩側綠化100餘畝。乾鮮果品有柿子、核桃、板栗、杏、桃、蘋果等,是京西重要的清湯磨盤柿主產區,全年總產量279.1萬公斤。藉助建設“京郊養殖大鄉”的契機,養殖業發展迅猛,其產值已佔農業總產值的八成以上。全年蜂產品產量19.2萬公斤,是“百花白蜜”主產區,素有“京西蜜庫”的美譽。交售商品豬320頭,羊出欄3445隻,肉牛出欄328頭,家禽出欄2.21萬隻。成魚商品量3.1萬公斤,商品蛋18.6萬公斤。
農業
佛子庄鄉共有耕地面積3794畝,人均0.2畝。
2011年,佛子庄鄉農業總產值達到2787.7萬元,比上年減少17.1%。
2011年,佛子庄鄉生產糧食458.8噸,人均2730.9千克。蔬菜播種面積132畝,產量67.4噸。
佛子庄鄉
佛子庄鄉
畜牧業以柴雞、豬、羊等飼養為主。
2011年,佛子庄鄉生豬出欄2067頭,年末存欄2048頭。羊出欄2427隻,年末存欄8148隻。
2011年,佛子庄鄉生產肉類220.2噸。鮮蛋122.6噸。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3.6萬畝,林木覆蓋率72.1%。
2011年,佛子庄鄉水果種植面積0.05萬畝,乾鮮果品產量1549.3噸,其中鮮果1508.7噸,鮮果中柿子1436噸。
農機總動力2802千瓦。農民人均純收入6303元。

第二產業

2007年,鄉辦企業有2個,職工49人,工業總產值366.7萬元,企業總收入505.1萬元。村辦企業2個,職工36人,企業總收入154.8萬元。個體企業353個,企業職工1250人,工業總產值330萬元,企業總收入4780萬元。
全鄉有天然大理石、石板、化工、鑄造、煤炭、石灰、礦泉水、旅遊等多種行業,近百餘種產品。其中,鄉境內出產的建築裝飾用石板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打入國際市場,遠銷東南亞等地區,成為本地外貿出口的主要資源。村辦長操化工廠與北京海實特橡膠技術有限公司合資合作,生產的彩色橡膠地板及其系列產品遠銷北京、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
工業
2011年,佛子庄鄉工業總產值527萬元,比上年減少38.8%,利潤總額35.4萬元。
2011年,佛子庄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67人。

第三產業

旅遊景點有:下英水村的“銀狐洞”,北窖村的“唐人洞”,黑龍關村的龍神廟,上英水村真武廟,中英水的青石山房旅遊度假村;民俗村有:下英水、中英水、西安。
財政金融
2011年,佛子庄鄉財政總收入4038萬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2萬元,比上年減少67%。完成稅收447.1萬元,同比減少8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19萬元,增值稅208萬元,企業所得稅72萬元,分別比上年減少41.1%、20.7%、60.9%。
2011年末,佛子庄鄉各類存款餘額897萬元,比上年增長11%。人均儲蓄533.9元。各項貸款餘額60萬元,比上年增長7.1%。

文化


綜述

佛子庄地區歷史久遠、文化燦爛、資源豐富。黑龍關、佛子庄和長操村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龍神廟”始建於元代年間,龍潭神泉水在歷史上從未乾枯。民間傳統文化有大鼓會、銀音會、獅子會、鈔子會、燈會、杈會等。
黑龍關龍神廟
黑龍關龍神廟,位於佛子庄鄉黑龍關村,黑龍關龍神廟坐北朝南,正殿面闊三間,屋內進深約10.48米,走廊為1.699米。東配殿面闊三間,長7.01米,進深5.28米,面積為37.1平方米。鼓樓東西長3.91米,南北寬3.663米,高為13米,面積為14.344平方米。東跨院東西長20.46米,南北寬11.38米,面積為233平方米。西跨院東西長15.2米,南北寬11米,面積為166平方米。山門東西長7.3米,南北寬2.8米,面積為20.66平方米。
關城遺址
關城遺址位於佛子庄鄉黑龍關村,五代時,劉仁恭築館大安山,佔山為王,在黑龍關村南大山隘口建黑龍關。關城高10米,關牆下寬上窄,底部寬2.5米,頂部寬1.5米,東部關牆長150米,西部關牆至水面約200米。黑龍關口又名“烏龍潭口”。

非遺項目

二月二酬龍節
龍潭祈雨最早起於民間,元至正年間,朝廷有官員到龍潭祈雨,自此,元、明、清三代均將黑龍潭視為祈雨聖地,黑龍潭二月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民俗文化活動包括祈雨習俗,各種花會以及武術表演,還有商事活動。黑龍潭二月廟以及龍潭祈雨習俗有近千年歷史,作為皇家祈雨聖地,也有七八百年歷史。
進入二十一世紀,為了傳承和發展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佛子庄鄉政府在挖掘整理有關黑龍潭和龍神廟傳統民俗文化的基礎上,繼承中有所發展、創新,融入時代精神,將黑龍潭“二月二”這一民俗節日定名為酬龍節。酬龍節在有關民俗專家研討和策劃下,相對固定了祈雨儀式,並豐富了文化活動內容,除花會表演外,秧歌等民間舞蹈也成為表演內容,而且人數眾多,場面熱鬧非凡。
2016年,二月二酬龍節被確立為北京市房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名由來

因境內佛子庄村而得名。佛子庄村在元代成村,村口原建瓮門,上有泥塑佛爺像,村名遂為佛爺村,后改為佛子庄村。

地方特產

佛子庄鄉名優特農產品有清湯磨盤柿、良鄉板栗、京西白蜜等,綠色環保農產品有柴雞蛋、蜂蜜。

交通


佛子庄鄉境內有京昆公路(108國道)及複線過境。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11千米。
佛子庄鄉交通發達,108國道橫貫全鄉境內,東連京畿,西通晉冀,磁陳鐵路直通境內陳家墳村,2006年2月,從河北鎮辛庄村至賈峪口村的108複線建設二期工程全面開工,為全鄉走出山區、建設山區和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鄉境內村村通公路,18個行政村全部安裝了有線電視,為發展經濟創造了良好條件。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佛子庄鄉共有中心幼兒園1所,下設3個分園,在園幼兒150人,教職工19人。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373人,教師8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所。
2011年,佛子庄鄉教育經費120萬元。
佛子庄鄉
佛子庄鄉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佛子庄鄉共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會員51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1個,演職人員352人。公共圖書館(室)18個,建築面積900平方米,藏書3.6萬冊。還有籃球場、乒球場等娛樂設施。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0人。有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鼓會、銀音會、獅子會、鈔子會.燈會、叉會等民間傳統花會。傳統文化活動有“二月二”酬龍節即黑龍關廟會、上英水真武廟廟會等。

科技事業

2011年末,佛子庄鄉共有各類科技人才50人,其中經營管理人才11人,農村實用人才39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佛子庄鄉共有鄉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村級衛生服務站12個。病床4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9張。專業衛生人員3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9人。
2011年,佛子庄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2萬人次,住院手術24台次,出院病人110人次。
2011年,佛子庄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

社會保障

2011年,佛子庄鄉共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4戶,人數1280人,支出66萬元,比上年增長19%,月人均430元,比上年增長16%。農村醫療救助600人次。農村臨時救濟200人次,支出89萬元,比上年增長11%。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938人。
2011年,佛子庄鄉共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0728人,參保率100%。
佛子庄鄉
佛子庄鄉

旅遊


銀狐洞風景區
銀狐洞風景區位於佛子庄鄉下英水村,是石花洞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的景區之一,是中國華北地區唯一開放的水旱洞為一體的自然風景溶洞。洞內石塔、石柱、石花、石筍等景觀豐富,尤其是洞頂倒掛著長近2米、由雪白方解石晶體形成的銀狐,臉似雪豹、身似銀狐、冰雕玉琢、舉世無雙,堪稱“中華國寶”。洞內有條1000米的地下暗河,可戲水泛舟,被稱為“華北地下迷宮”。河水清澈見底,水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具有神奇的醫療作用。

代表人物


劉仁恭(?~914年),深州樂壽(今河北獻縣)人。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初任幽州節度使。翌年,任檢校司空、幽州盧龍節度使。光化元年(898年)三月,劉仁恭進佔滄、景、德三州,以圖擴張地盤。天佑四年(907年),幾次戰敗,后佔據幽州名山大安山,盛飾館宇,峨擬宮掖,更大安山名為大恩山,並以道士王若訥為師,求羽化長生之道,劃地建玉和縣。後梁鳳曆元年(公元913年),後唐李存勖攻幽州,劉仁恭及其子被捉,誅於雁門山下。黑龍關關城即為劉仁恭所建。
歐陽玄(1273年~1357年)元代文學家,字原功。延祐二年(1315年)中進士,做過元朝中央和地方官吏40多年,官至翰林學院學士。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撰《創建黑龍潭廟記》,以記黑龍潭廟建立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