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黑龍關村的結果 展開

黑龍關村

北京市房山區佛子庄鄉下轄村

黑龍關村,因附近山上有古關城而得名,北京市房山區佛子庄鄉下轄村,由黑龍關、南河2個自然村組成,中國傳統村落,地處佛子庄鄉西大石河畔,村域面積7.02平方公里。

黑龍關村呈南北走向,全村自南向北僅有一條街,街巷院落布局完整,建構精緻。該村地處碳酸鹽與頁岩的交界地帶,地下泉流噴涌而出形成黑龍關泉群,大石河在村北撞崖向東形成龍潭,潭水大旱不竭,傳說有黑龍君居之。黑龍關村宋元以來已有祈雨習俗,明清時期成為皇家祈雨聖地,二月二酬龍節為北京市房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村落歷史


唐末,幽州節度使劉仁恭佔據大安山稱王時始建黑龍關城,最早當有守關士卒及家屬居住,但已不可考。 
元代以前,黑龍關村已形成。元末農民戰爭使京畿一帶 “戶口凋殘,十室九空”。
黑龍關村
黑龍關村
自元至正年間起,黑龍潭成為皇家祈雨聖地,黑龍關村的地位也隨之上升,不再歸房山縣管轄,而劃歸宛平縣
明初,大量山西等地移民充實北京,黑龍關村郭姓等都是從山西遷徙而來。
明代,黑龍關村有駐軍屯墾,成為“插花地”。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黑龍關劃歸河北省房山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黑龍關村屬房山縣九區,區政府駐黑龍關村。
19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制度,黑龍關村屬花果山公社。11月,百花山公社與花果山公社合併為河北人民公社,黑龍關村又屬河北人民公社。
1961年,公社規模縮小,黑龍關村屬東班各庄公社。
1983,年實行鄉鎮體制,黑龍關村歸東班各庄鄉。
1993年,東班各庄鄉和長操鄉合併,建佛子庄鄉,黑龍關村歸屬北京市房山區佛子庄鄉管轄至今。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黑龍關村位於北京市房山區佛子庄鄉西大石河畔,村域面積7.02平方公里。
● 地質地貌
黑龍關村地處碳酸鹽與頁岩的交界地帶,西北部為碳酸岩地區,東南部為頁岩地區,地下泉流在村中湧出,形成黑龍關泉群。地貌類型多樣,有中山、低山、河谷台地、灘地以及河谷濕地。村落坐落在海拔650米以下低山區的河濱台地上。 
● 植被
黑龍關村植被以低山和中山植被為主。山坡覆蓋著厚厚的白草、黃草群落,間有茂盛的灌木叢,有紫荊、黃櫨六道木、麻藜等。 
● 氣候
黑龍關村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約12℃。 
● 水文
黑龍關村山環水繞,大石河從村前環繞流過。 

村落格局


選址理念
黑龍關村選址和關城的建造有直接關係。關城建在兩座大山的隘口處,村址就在距關城不足一里的河濱斷崖之上,前面是大石河,背後是險峻的山巒。 
空間布局
黑龍關村傳統村落呈“蠍”狀,又一說為龍形。整個村子從南到北只有一條街,有一二里長。街道很窄,最寬處不到兩丈寬。街道兩邊是一個個院落。村北黑龍潭邊黑牛溝山山口處建有龍王廟,村北頭有七聖神祠。玄帝廟位於村街南入口處,坐東朝西,存有山門和鐘樓。黑龍關遺址為古城牆,關口位於黑龍關村南,中間有大石河,兩側有石壘關牆殘跡。 
建築特色
黑龍關村院落是中國北方傳統的建築樣式,但又有區別。山區地狹,樣式有四合院、三合院。四合院又分“大四合”和”小四合”。“大四合”上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迎門三間。黑龍關的四合院以“小四合”居多,也是地方狹窄的緣故。房子都是樑柱結構,“四梁八柱”。房柁很粗,用結實的山木來做。傳統的雕花窗欞,不管是“步步節”還是“盤腸”,在這裡都能見到。壘牆用的是河邊的卵石或是從附近山上取的山石,黃泥壘砌,青白灰挂面兒。房頂瓦的是又薄又輕又結實的青石板,是大石河谷特有的建築材料。大多是青石板覆頂,硬山牆,房脊兩出水。

經濟社會


人口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黑龍關村以漢族為主,戶籍人口684人,常住人口389人。 
經濟
數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黑龍關村村集體年收入為3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為6082元。

主要景點


黑龍關龍神廟
黑龍關龍神廟坐北朝南,正殿面闊三間,屋內進深約10.48米,走廊為1.699米。東配殿面闊三間,長7.01米,進深5.28米,面積為37.1平方米。鼓樓東西長3.91米,南北寬3.663米,高為13米,面積為14.344平方米。東跨院東西長20.46米,南北寬11.38米,面積為233平方米。西跨院東西長15.2米,南北寬11米,面積為166平方米。山門東西長7.3米,南北寬2.8米,面積為20.66平方米。 
黑龍關龍神廟院內古柏參天,廟前水闊潭深。廟宇正中是緊靠山崖的三合院,坐北朝南,屋頂為傳統建築形式,歇山頂,五脊六獸,青石板覆頂,雍正、乾隆兩位皇帝所賜牌匾和對聯懸在正殿門楣之上。殿內雕樑畫棟,山水花鳥、人物彩繪栩栩如生。龍神爺龍神奶奶端坐其中,雷公電母等14尊神像分列兩側,生動形象。幾百年來,龍神廟都是朝廷及方圓百里鄉民祈雨場所,香火旺盛。 
康熙年間龍神廟正殿側院建道觀,道士李士昆在此修道,後於乾隆二十七年(1763年)羽化。 
七聖神祠
七聖神祠位於黑龍關村北頭,建於清代,坐北朝南,東西長3.4米、南北寬4.5米。磚木結構,門楣窗棱雕花。祠內存有正中和左右兩側三面牆面古壁畫,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幾百年前人們生產生活的和諧景象。1984年普查時正殿已經拆除。兩側配殿各三間,已經改修,現存有鐘樓、山門各一座。玄帝廟現今在北京極其少見,留下一座鼓樓和重修后的門樓以及廟院中的幾株古柏。 
玄帝廟
玄帝廟位於黑龍關村南入口處,建於清代,坐東朝西,山門寬1.142米、長2.329米,鐘樓坐南朝北,長3.4米、寬3.4米。該廟規模較小,有正殿和角樓。新中國建立初,因小學校沒有教室,將廟大部拆毀,當做小學校,今僅村南側一處角樓和山門門樓保留。 
北福田興院
北福田興院為孫姓村民所有,稱作“北福田興”。孫氏祖上明清時期搞運輸兼經商,財富厚集,先後建起兩大院落,此為其中之一。院門朝西,兩進院落,院套院,分裡外院,裡外均為三合院。屋頂都是青石板覆頂,樑柱結構,“四梁八柱”。房柁很粗,用結實的山木做成。裝設傳統的雕花窗欞,不管是“步步節”還是“盤腸”,在院中都能見到。壘牆用的是河邊的鵝卵石或是從附近山上取的山石,黃泥壘砌,青白灰挂面兒。房頂瓦的是又薄又輕又結實的青石板。院門是厚厚的木門,門框和門楣有鏨花。院里鋪的是厚厚的山石板。居住環境冬暖夏涼。 
關城遺址
五代時,劉仁恭築館大安山,佔山為王,在黑龍關村南大山隘口建黑龍關。關城高10米,關牆下寬上窄,底部寬2.5米,頂部寬1.5米,東部關牆長150米,西部關牆至水面約200米。黑龍關口又名“烏龍潭口”。 

歷史文化


歷史名人
劉仁恭(?-914年),深州樂壽(今河北獻縣)人。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初任幽州節度使。翌年,任檢校司空、幽州盧龍節度使。光化元年(898年)三月,劉仁恭進佔滄、景、德三州,以圖擴張地盤。天佑四年(907年),幾次戰敗,后佔據幽州名山大安山,盛飾館宇,峨擬宮掖,更大安山名為大恩山,並以道士王若訥為師,求羽化長生之道,劃地建玉和縣。後梁鳳曆元年(公元913年),後唐李存勖攻幽州,劉仁恭及其子被捉,誅於雁門山下。黑龍關關城即為劉仁恭所建。 
歐陽玄(1273—1357年)元代文學家,字原功。延祐二年(1315年)中進士,做過元朝中央和地方官吏40多年,官至翰林學院學士。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撰《創建黑龍潭廟記》,以記黑龍潭廟建立原委。 
非遺項目
● 二月二酬龍節
龍潭祈雨最早起於民間,元至正年間,朝廷有官員到龍潭祈雨,自此,元、明、清三代均將黑龍潭視為祈雨聖地,黑龍潭二月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民俗文化活動包括祈雨習俗,各種花會以及武術表演,還有商事活動。黑龍潭二月廟以及龍潭祈雨習俗有近千年歷史,作為皇家祈雨聖地,也有七八百年歷史。 
進入二十一世紀,為了傳承和發展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佛子庄鄉政府在挖掘整理有關黑龍潭和龍神廟傳統民俗文化的基礎上,繼承中有所發展、創新,融入時代精神,將黑龍潭“二月二”這一民俗節日定名為酬龍節。酬龍節在有關民俗專家研討和策劃下,相對固定了祈雨儀式,並豐富了文化活動內容,除花會表演外,秧歌等民間舞蹈也成為表演內容,而且人數眾多,場面熱鬧非凡。 
2016年,二月二酬龍節被確立為北京市房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月二酬龍節
村志族譜
黑龍關村郭姓、孫姓、栗姓均有保存完好的族譜。族譜中除了記著已經故去的先人的姓名,還有姓氏的輩份和輩份排字、家族人口繁衍基本情況。 
村規民約
自元明時代起,黑龍潭成為皇家祈雨聖地,村內各項規定按照皇家要求逐步形成,代代相傳,內容為:
● ● 村人不許犯尊、欺弱、盜取物件;
● ● 街內不許架棚、作廁、栽植果木;
● ● 潭內不許開井、築園、起蓋小屋;
● ● 龍潭不許私漁、放鴨、混取泥石;
● ● 廟內不許喧嘩、穢語,需整衣冠。 

物產美食


黑龍關村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穀子、豆類、紅薯、小麥等。明清以來,村民們除種植一些糧食作物,多數還栽種些蔬菜,品種有小蔥、小白菜、菠菜、蘿蔔、芹菜、香菜等。 
種田之外,村民還利用濱河近水的自然條件,在河裡散養鴨群。為了馱運,不少村民養殖驢騾等大牲畜。 
林業則以適宜在深山區生長的核桃、柿子、花椒為主。果樹主要有柿樹、核桃、板栗、花椒等。此外,黑龍關村盛產蜂蜜。

旅遊信息


交通
自駕路線:西五環衙門口橋向西進入京昆線,行駛13.8公里,靠左前方行駛,進入G108,行駛4.0公里,左轉,進入京昆路,行駛18.6公里即到。
公交線路:地鐵房山線蘇庄站(A2口)下車,步行260米,從蘇庄東街南口站坐房13路 (或房13路支線 ),到黑龍關站下車即到。

獲得榮譽


2018年3月,黑龍關村入選北京首批市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6月6日,黑龍關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公布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20年3月,該村作為第二批村博物館館入駐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