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鵪鶉
舊時民間的娛樂活動
鬥鵪鶉亦稱“冬興”、“鵪鶉圈”。舊時民間娛樂活動,發源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流行於全國各地,每年初冬舉行。舊時,過了春節之後,農民閑暇時會以鬥鵪鶉作為消遣。人們養鵪鶉,以養雄鵪鶉為主,目的是為斗架,通常只有捕鵪鶉的人家才養雌鵪鶉(雌鵪鶉為了捕捉、引誘野鵪鶉)。鵪鶉按年齡與身上的羽毛,可以區分為四種:處子、早秋、探花、白堂。四種之中,又只有白堂會斗。春節過後的雄鵪鶉,羽毛最為豐滿。因此,在鬥鵪鶉的場合中,所看到的只只都是白堂。凡是養鵪鶉的,都懂得一些鬥鵪鶉與訓練的常識。剛剛捕到的野鵪鶉是不會斗的,也不肯斗。過肥或過瘦的也不會斗,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識。
鬥鵪鶉
鵪鶉屬於一種鳥類,常見於中國東北和中部平原的東部。淮北平原,鵪鶉又是五十歲以上的老者把玩的鳥類。所以,這裡把玩鵪鶉的習慣稱為“把鵪鶉”。
朱瞻基鬥鵪鶉
鬥鵪鶉在家鄉又叫咬鵪鶉。皖北民間有“三斗”,即鬥雞、斗羊、鬥鵪鶉,而老年人最中意的就是鬥鵪鶉了,這些鵪鶉多半是他們在深夜裡捉來的野鵪鶉,經過一段時間的馴化后,便可以參加決鬥。
鬥鵪鶉一定是在早晨舉行,早上鵪鶉肚子餓。“鳥為食亡”,鵪鶉為了爭奪穀子,斗性也就起來了。鬥鵪鶉多是在房間內,雙方把鵪鶉放在藤條編織的長方形的簸欄里,決鬥便開始了。決鬥過程中,如果其中一隻鵪鶉突然飛了,或是不鬥了,在簸欄中被對方追得亂跑,多是敗了。戰鬥到最後,鵪鶉們毛髮受損,血跡斑斑,慘不忍睹。獲勝方的主人卻興高采烈,可以大著嗓門說話,挺著肚子在村裡走路,趾高氣揚。所謂“咬敗的鵪鶉斗敗的雞”,鵪鶉一旦被咬敗一次后,便終生不敢再與任何一隻鵪鶉咬了。被斗敗的鵪鶉,下場大多很悲慘:有的被摔死,有的做下酒菜。
一隻能攻善守的鵪鶉,極不易求,有人捕了幾十年的鵪鶉,也碰不到一隻理想的,有的人把了一輩子的鵪鶉,也碰不到幾隻善斗會咬的。
把鵪鶉如此複雜,捉鵪鶉則更為辛苦。鵪鶉一般出現在秋冬季的草叢灌木之中。這裡,在摘過棉花的棉棵里最多。每天夜晚,將一張網罩在棉棵的上面,捉鵪鶉的人用母鵪鶉做誘餌。母鵪鶉發出叫聲,雄性鵪鶉就被引誘過來。這頗合“孫子兵法”里的“美人計”。如果,母鵪鶉不叫,那就要看捕鵪鶉人的本領了,得模仿母鵪鶉的叫聲。這裡有賣鵪鶉哨的,吹起來極象母鵪鶉的叫聲。雄性的鵪鶉不知是計,往往落入網中。收網時,便有幾隻鵪鶉在網裡了。並不是所有這樣的做法都奏效,也常有撲空的時候。但是,捉鵪鶉的人絕不氣餒,一夜夜不知疲倦地守候,直到滿意為止。
雄性鵪鶉也分三六九等,不是所有的鵪鶉都可以用來“斗”的。其中以黑嘴白鬍須的最為珍貴,有“牛不換”的稱謂。其次,是黑嘴紅鬍鬚的。最後那些雜毛橫生的只是把把而已,至於希望它們取得最後的勝利簡直是奢望。在一個鄉鎮工作時也學著把過鵪鶉,那老頭還不捨得把鵪鶉交於,再三要求下,替他把幾天。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把那籠子掖在皮帶上。結果,由於不上心,在一次酒醉后,仰面而卧,鵪鶉竟被活活壓死了,心疼得那老頭連連嘆息。從那以後就再也不玩這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