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

1985年成立於江蘇的科研院所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簡稱“交科所”)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於1985年成立,坐落於江蘇省無錫市,是專門從事道路交通管理應用技術研究的公益性科研機構。

研究所主要致力於公安交通管理業務信息化、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及鑒定、城市和公路交通管控、公安交通管理大數據及雲計算、物聯網涉車管理、公安交通指揮中心建設、機動車及駕駛人牌證、交通安全宣教設備和基地建設等技術研發應用,承擔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產品和交警執法裝備質量監督檢測、全國公安交警幹部培訓等業務。

根據2018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研究所有300多的人科研團隊,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6人,2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內設4個管理部門、9個業務部門,管理2個公司。

歷史沿革


1985年,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正式成立。
1988年,全國交通管理幹部培訓中心成立。
1993年,經公安部批准,依託研究所成立公安部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1995年,國家科委授牌國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0年,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交通標委會)成立,是經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批准成立的部屬專業標準化技術工作組織,秘書處設在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
2007年,經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授權,成立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2010年8月,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批准,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
2012年12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道路交通事故鑒定中心經公安部批准正式成立,是公安部直屬管理的專門從事道路交通事故鑒定的權威機構。
2013年8月,研究所對原有的交通安全實驗室、公路交通監控技術實驗室、全國交通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備份中心進一步整合擴建,正式提出組建道路交通安全重點實驗室。11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院士工作站於正式獲批成立。12月,道路交通安全重點實驗室被正式批准並授牌。
2016年10月31日,由研究所承辦的“智能交通與車聯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無錫舉辦。12月,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對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公安部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以及公安部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驗機構)進行了實驗室認可、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現場評審,檢測中心順利通過評審,檢測及檢驗認可能力增至150項。
2017年3月10日,鐵道警察學院與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簽訂了校所合作協議。6月30日,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交通管理局,無錫市政府等領導為道路交通集成優化與安全分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研究所為實驗室依託單位。8月,工業與信息化部、公安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簽訂研究所“共建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協議”。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根據2018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研究所有300多人的科研團隊,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6人,2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3人享受公安部特殊津貼,2人入選省市特殊貢獻專家,3人入選江蘇省“333”工程人選,11人受聘東南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江蘇大學、鐵道警察學院等高校擔任兼職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王正國(雙聘)、李駿(雙聘)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姜良維
公安部特殊津貼專家:姜良維、俞春俊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孫正良
(註:以上名單因資料缺少等原因不全)

科研部門

根據2018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研究所擁有1個國家級研究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及6個所屬實驗室,並分別在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寧波大學和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設立國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術研究分中心。
國家級研究中心(1個):國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道路交通集成優化與安全分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公安部重點實驗室(1個):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點實驗室
所屬實驗室(6個):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重點實驗室、交通事故分析鑒定技術實驗室、公路交通管控技術實驗室、城市交通控制技術實驗室、交通管理牌證及RFID技術實驗室、信息系統安全運維和數據分析實驗室

機構成就


研究成果

根據2018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研究所先後承擔完成“七五”至“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點科研攻關項目,以及科技部、公安部等部委重大科研項目100餘項,制修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00餘項,取得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公安交通指揮系統等科研成果300餘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8項,軟體著作權185項。
2015年3月19日,研究所承擔的科技部科研院所技術開發專項資金項目《城市道路交通基礎數據管理平台》、《全國主幹公路網交通安全監控信息共享平台》等2項項目通過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2017年1月,交通安全部董偉光博士獲得省“雙創計劃”資助,資助項目為“交通事故現場車底自動勘查機器人”,資助金額15萬元。
2017年9月2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國家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2017),於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研究所為該標準修訂的第一負責起草單位。
2017年12月5日,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通過對“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等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聯網聯控技術集成及示範”(項目編號:2014BAG03B00)的項目驗收。
2017年12月29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17年第32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研究所牽頭編製的《機動車電子標識通用規範 第1部分:汽車》(GB/T35789.1-2017)等6項汽車電子標識系列國家標準正式發布,於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榮譽表彰

根據2018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研究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次、三等獎1次,其他省部級獎勵40餘項。
2014年9月22日,信息技術部被授予第五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稱號。
2018年1月8日,研究所承擔的“高速公路警情監測預警與公安交通安全執法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0年12月15日,被國管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評為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 博士后培養
根據2018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接受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江蘇省博士后管理部門的業務指導,與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共同聯合培養博士后研究人員;共有4名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站工作,主要從事駕駛人交通違法行為干預技術、交通事故信息綜合分析、視頻車輛目標數字化建庫技術研究、重點車輛事故機制分析及交通風險模型等方面研究。

教學建設

• 交通管理業務培訓
根據2018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研究所全國交通管理幹部培訓中心建立了由公安部交管局、交通科研所、基層交管部門業務骨幹以及高等院校專家學者組成的教官隊伍,擁有核心課件12門、合作培訓教材20冊、交警業務訓練教材等22冊;累計承辦培訓班329期,培訓交通管理領導幹部和業務骨幹25400餘人。
• 涉外培訓和智力引進
1998年起,研究所建立了境外培訓和國外專家智力引進兩種涉外培訓渠道,先後組織赴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巴西等國境外培訓班21期,培訓428人次,邀請來自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級警官、專家開展智力引進培訓班22期、培訓學員1603人次。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研究所所徽由英文縮寫“TMRI”構成,四周環繞不規則圓。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

文化宗旨

• 核心價值觀
嚴謹、創新、奉獻、卓越:做人做事,要穩重踏實、細緻嚴謹,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要愛崗敬業、服務奉獻,要銳意進取,追求卓越。
• 發展願景
科技讓道路交通更安全更暢通:交科所作為公安部直屬的公益性科研機構,負責全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相關科技的研發推廣、幹部培訓和設備檢測,為全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決策、交警一線實戰提供科技支撐與服務,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
• 奮鬥目標
成為中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道路交通科研機構:通過全所員工共同努力,把交科所建設成為道路交通領域國內一流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檢測培訓基地,在人才實力、科研水平、成果應用方面成為國際知名的科研機構。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書記孫正良
所長王長君
副所長周左鷹、潘漢中、俞春俊、包勇強、劉東波
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