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白花枝子花的結果 展開

白花枝子花

唇形科青蘭屬植物

白花枝子花(學名:Dracocephalum heterophyllum Benth.)是唇形科、青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在中部以下具長的分枝,高可達30厘米,四棱形或鈍四棱形,密被倒向的小毛。葉片寬卵形至長卵形,先端鈍或圓形,基部心形,邊緣被短睫毛及淺圓齒;莖中部葉與基生葉同形,邊緣具淺圓齒或尖鋸齒;莖上部葉變小,葉柄變短,輪傘花序生於莖上部葉腋,具花,因上部節間變短而花又長過節間,故各輪花密集;苞片較萼稍短,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花萼淺綠色,外面疏被短柔毛,下部較密,上唇三角狀卵形,先端具刺,下唇齒披針形,先端具刺。花冠白色,二唇近等長。雄蕊無毛。6-8月開花。

分佈於中國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四川西北部、青海、西藏及新疆;蒙古,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也有分佈。生於山地草原及半荒漠的多石乾燥地區。

白花枝子花屬中等飼用植物,青綠狀態時山羊、綿羊樂食,但不在草群中挑食,馬、牛、驢、騾均食,兔子也食。青乾草羊、牛、馬均食,冬季葉片脫落後,飼用價值明顯降低。白花枝之花為較好的輔助蜜源植物,含蜜多粉少。在中國新疆用全草入葯,對治療慢性氣管炎有明顯的鎮咳平喘作用。

生長環境


白花枝子花在寧夏南部黃土丘陵地區4月中下旬返青,6月中旬至7月下旬為開花期,8月下旬種子成熟,10月中旬開始枯黃。
在內蒙古地區7一8月開花。在秦嶺地區花期6—8月,果實於花后逐漸成熟。該種為旱中生植物,適應性較廣,耐寒也耐早,多生長在草原帶石質或砂質丘陵坡地上,以伴生種出現在不同的草地群落中。
在高寒草原群落中,白花枝子花與矮風毛菊(Saussurea humi-lis)一起伴生在喜馬拉雅山北側南湖區和雅魯藏布江中上游,羌塘高原南部等地的乾旱山麓洪積扇,山間盆地及河谷階地上的藏籽蒿(Artemisia salsoloides var.wellbyi)小半灌木高寒草原以及羌塘高原東南部的羊茅(Festuca ovina)沙生雜類草草原中。土壤主要為礫質,砂礫質土及山地栗鈣土,山地黑鈣土和山地草甸草原土。
在寧夏南部1910—2130m的黃土丘陵半陰坡乙半陽坡上,異葉青蘭常與漠蒿(Artemisia desertorum),阿爾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cus)等伴生在長芒草(Stipa bungeana)典型草原中。
在西藏阿里西部山區發育的多年生禾草駝絨藜(Cerataides latens)草原化荒漠及青藏高原南部普遍分佈的變色錦雞兒(Caragan ver-sicolor)山地旱生灌叢中也常有異葉青蘭伴生。白花枝子花為軸根型根系,主根直硬,入土深達50cm左右。
白花枝子花
白花枝子花

主要價值


白花枝子花屬中等飼用植物,青綠狀態時山羊,綿羊樂食,但不在草群中挑食,馬、牛、驢,騾均食,兔子也食。青乾草羊,牛,馬均食,冬季葉片脫落後,飼用價值明顯降低。其化學成分含量見表159。白花枝子花為較好的輔助蜜源植物,含蜜多粉少,全草可入葯,可治療高血壓,淋巴結核,氣管炎等。
白花枝子花
白花枝子花

鑒別


性狀

莖呈方形、常彎曲或稍彎曲、多碎斷、較完整者、長5-20厘米、直徑2-4毫米、表面黃綠色或略帶紫紅、節處紫色較深、密被白色柔毛;質堅脆、折斷時有粉塵飛出、斷面黃白色、平坦、中心白色較疏鬆。葉對生、寬卵形或長卵形、長3-4厘米、頂端鈍圓;基部心形、邊緣有圓齒或鋸齒、被短柔毛;輪傘花序成頭狀或穗狀、長3-10厘米:苞片倒卵形或披針形、每側具3-8個小齒、齒尖具芒刺;花萼2唇形、上唇3裂、下唇2裂;花冠2唇形、淡黃色。花后採集者、可見有長卵形、暗褐色的種子、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氣特異芳香、味淡微澀。

顯微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具角質層、並著生有多細胞非腺毛。皮層薄壁細胞數層、角端處有數層厚角細胞。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窄、多壓縮成連續的環帶、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亦成連續的環帶、導管多單列徑向排列、壁木化。髓部薄壁細胞類圓形。中央常呈現空腔。

粉末

呈黃綠色。葉表皮氣孔直軸式、長軸約23μm、短軸約13μm、莖皮氣孔不等式。非腺毛多種、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長80-260μm、有些非腺毛細長彎曲、長達450μm。花萼表皮細胞波狀。螺紋導管和網紋導管、直徑20-40μm。韌皮纖維梭形、胞腔寬、有中隔、直徑10-25μm、腺鱗直徑50-100μm。

原有形態


異葉青蘭,又名:白花枝子花。多年生草本,高5~40厘米。直根系。莖四棱形,直立或傾斜,多由基部分枝斜上生長,淡紫色或綠色,有倒向短毛。葉對生,有長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3厘米,寬O.8~1.5厘米,先端鈍,基部常為截形、心形或楔形,邊緣具圓鋸齒。花集生於莖頂呈穗狀,每輪通常由4~6花組成;苞片為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齒,齒先端有芒狀刺;花萼管狀,長約1厘米或過之,無毛,2唇形,5齒裂,下唇短於上唇;花冠近漏斗狀,中部以下呈管狀,長約2厘米,2唇形,下唇較短,3裂,中裂片有塊刻,白色、談綠色,上唇稍帶粉紅;雄蕊4,略出於花冠外。小堅果4,黑色,三棱形,稍扁,長2.5毫米,上端截形,下端略銳。花期6~7月。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在中部以下具長的分枝,高10-15厘米,有時高達30厘米,四棱形或鈍四棱形,密被倒向的小毛。莖下部葉具超過或等於葉片的長柄,柄長2.5-6厘米,葉片寬卵形至長卵形,長1.3-4厘米,寬0.8-2.3厘米,先端鈍或圓形,基部心形,下面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邊緣被短睫毛及淺圓齒;莖中部葉與基生葉同形,具與葉片等長或較短的葉柄,邊緣具淺圓齒或尖鋸齒;莖上部葉變小,葉柄變短,鋸齒常具刺而與苞片相似。
輪傘花序生於莖上部葉腋,占長度4.8-11.5厘米,具4-8花,因上部節間變短而花又長過節間,故各輪花密集;花具短梗;苞片較萼稍短或為其之1/2,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疏被小毛及短睫毛,邊緣每側具3-8個小齒,齒具長刺,刺長2-4毫米。花萼長15-17毫米,淺綠色,外面疏被短柔毛,下部較密,邊緣被短睫毛,2裂幾至中部,上唇3裂至本身長度的1/3或1/4,齒幾等大,三角狀卵形,先端具刺,刺長約15毫米,下唇2裂至本身長度的2/3處,齒披針形,先端具刺。花冠白色,長(1.8-)2.2-3.4(-3.7)厘米,外面密被白色或淡黃色短柔毛,二唇近等長。雄蕊無毛。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山西(神池)、內蒙古(大青山)、寧夏(賀蘭山)、甘肅(蘭州以西及西南)、四川西北部、西部、青海、西藏及新疆(天山);蒙古、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也有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