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捷鎮

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轄鎮

喜捷鎮位於四川省盆地南部邊緣,宜賓市的西北部,坐落在岷江之濱,四川名酒萃河老窖的生產基地,是全國100個著名鄉鎮之一。

清末至民國時期,屬牛喜場;1986年,撤區,喜捷、玉龍2鄉合併為喜捷鎮。1992年,五桂鄉併入喜捷鎮。 2019年8月,撤銷喜捷鎮和柏溪鎮,設立柏溪街道。 截至2018年末,喜捷鎮戶籍人口為40280人。 截至2018年10月,喜捷鎮轄6個社區、18個行政村。 

2011年,喜捷鎮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876.5萬元。其中稅收性收入706.3萬元,實現目標的142%;非稅收入170.2萬元。債權資金清收4.15萬元。農村信用社存款1.8億元,發放農業貸款8000餘萬元。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629元,比上年增長了13.8%。 2018年,喜捷鎮有工業企業19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建置沿革


清末至民國時期,屬牛喜場。
1956年,公館、菜勝併入新喜鄉,直屬縣。
1958年6月,新喜鄉更名喜接鄉,劃歸宜賓市。
1963年,屬喜捷區,鄉改公社。
1986年,撤區,喜捷、玉龍2鄉合併為喜捷鎮。
1992年,五桂鄉併入喜捷鎮。 
2019年8月,撤銷喜捷鎮和柏溪鎮,設立柏溪街道。
喜捷鎮
喜捷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喜捷鎮轄24個行政村:翠河、落帽、雲豐、宰龍、樂川、全心、蘭灣、自然、苗兒、新河、新江、新龍、新民、宜屏、干壩、武安、陳家、五桂、玉泉、鳳雷、喜捷、玉龍、紅樓夢、新聯。 
截至2018年10月,喜捷鎮轄6個社區、18個行政村。 
喜捷鎮區劃詳情
喜捷社區新河社區樂川村苗兒村宜屏村五桂村
玉龍社區新聯社區全心村新江村干壩村玉泉村
宰龍社區落帽村蘭灣村新龍村武安村鳳雷村
紅樓夢社區雲豐村自然村新民村陳家村翠河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喜捷鎮地處敘州區中部,東鄰翠屏區菜壩鎮,南界柏溪鎮和安邊鎮,西接屏山縣鴨池鄉和高場鎮,北靠翠屏區思坡鄉, 行政區域面積92.8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喜捷鎮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最高點鳳凰山位於鳳雷村,海拔800米;最低點翠河、自然、紅樓夢農村社區位於岷江南岸,海拔275米。 

氣候

喜捷鎮年平均氣溫17℃。年平均降水量925毫米。 

水文

喜捷鎮境內河道屬岷江流域,總長15千米,流域面積1.5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岷江,從樂山至宜賓流經喜捷鎮,主要支流有鴛溪河、關橋溪2條。 

自然災害

喜捷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連陰雨、低溫雨雪、冰雹、泥石流等。旱災出現概率68.3%,幾乎為一年一遇。連陰雨5天以上的年平均1.2次,10天以上的平均兩年一遇。冰雹年平均出現1.2次。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7年6月27日,鳳雷、玉泉、陳家、五桂、武安等12個村,遭冰雹襲擊,受災人口180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000多畝,受損民房1800間,經濟損失上千萬元。 

自然資源

喜捷鎮境內林業資源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林業資源主要分佈在鳳雷、玉泉、陳家、五桂、武安、新江等村,森林覆蓋率達60%。天然氣資源主要分佈在樂川、苗兒、雲豐、宰龍、新民、新龍村等村。

人口


2011年末,喜捷鎮總人口3942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00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9413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0.7‰,人口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長率3.5‰。 
2017年末,喜捷鎮常住人口為27900人。 
截至2018年末,喜捷鎮戶籍人口為40280人。
喜捷鎮
喜捷鎮

經濟


綜述
2010年,喜捷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2億元,2010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2616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08.7萬元,農村信用社存款1.365億元,發放農業貸款5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69元,同比增加607元。
2011年,喜捷鎮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876.5萬元。其中稅收性收入706.3萬元,實現目標的142%;非稅收入170.2萬元。債權資金清收4.15萬元。農村信用社存款1.8億元,發放農業貸款8000餘萬元。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629元,比上年增長了13.8%。 
2018年,喜捷鎮有工業企業19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農業
2011年,喜捷鎮糧食總產量2萬噸。 
工業
喜捷鎮以建築材料、釀酒、食品加工為主。
2011年,喜捷鎮有工業企業38家,職工2500人;工業總產值6.4億元,比上年增長35%,實現工業增加值5.2億元,比上年增長35%。 
商業
2011年末,喜捷鎮有商業網點4個,職工12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8%。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喜捷鎮有幼兒園、中小學共19所。其中單設初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片區校1所,村小10所,中心幼兒園1所,私立幼兒園4所。小學在校生2000餘人,專任教師134人;初中在校生1500餘人,專任教師113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喜捷鎮有村農家書屋23個。2011年末,體育場18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喜捷鎮有中心衛生院1個,病床40張,職工43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喜捷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05人,支出39.6萬元,月人均161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60人,支出84.9萬元,月人均61元;農村醫療救助47人次,支出5.6萬元。撫恤事業費支出79.2萬元。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4600人,其中參保職工3400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200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710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80人。參加工傷保險4200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喜捷鎮有郵政所2個,郵政代辦點2個,鄉村通郵率100%,報紙、期刊累計發行9萬餘份(冊)。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38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7%;行動電話用戶1.24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達90%;光纜電線總長9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5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500個,寬頻接入用戶600戶,比上年增加150戶。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喜捷鎮有自來水廠3座,生產能力6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排水管道8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項,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120噸。

交通運輸


喜捷鎮已形成由公路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客運總量18萬人次,貨運總量20萬噸。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喜捷鎮建成區地域原名牛屎土扁,牛屎土扁的得名,是因岷江北岸耕地所需耕牛和宜賓城內居民所食用的菜牛,都在此地交易,由於市場牛蹄印跡遍地,牛糞狼藉,故被稱為牛屎土扁。后當地人認為牛屎土扁其名不雅,遂將牛屎土扁改名為牛喜土扁。清代改稱為牛喜場。民國五年(1916年)1月,護國戰爭中的“敘府”保衛戰取得牛喜場大捷,為紀念牛喜場大捷,牛喜場改名為喜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