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溪鎮

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轄鎮

柏溪鎮原名柏樹溪,地處四川、雲南兩省結合部,金沙江下游和六盤水國土、資源開發的“金三角”地帶,地理坐標東經104°30′,北緯28°01′,是敘州區政府所在地,距宜賓市區13公里,距宜賓火車站8公里,距宜賓菜壩機場20公里。東連翠屏區西郊街道和菜壩鎮、南隔金沙江與普安鎮相望、西銜安邊鎮、北接喜捷鎮。公交已與宜賓市區同城化,1路、10路、22路、23路、25路、K01路直達宜賓城區,時間僅25分鐘;城區環城公交開行有21路和35路。柏溪鎮城北新區已納入宜賓市金江新區,天柏組團。宜水高速公路、宜賓繞城高速公路過境,距離成貴高鐵宜賓西站僅15分鐘。境內宜賓南站為川南最大的火車編組站。常住人口209041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2019年,撤銷喜捷鎮和柏溪鎮,設立柏溪街道辦事處,以原喜捷鎮和原柏溪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柏溪街道的行政區域,柏溪街道辦事處駐三角街76號。

歷史沿革


柏溪鎮
柏溪鎮
清代時期,屬柏溪場。
民國時期,設鎮。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劃歸柏溪鄉。
1949年,為宜賓縣第二區治所,后又劃歸宜賓市(現翠屏區)。
1959年,劃歸宜賓縣,設柏溪區,柏溪場改鎮(即鄉級鎮)。
1977年6月,升區級鎮。
2019年8月,撤銷喜捷鎮和柏溪鎮,設立柏溪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柏溪鎮地處敘州區北部,東鄰翠屏區西郊街道,南瀕金沙江,西鄰安邊鎮,北鄰喜捷鎮, 行政區域面積51.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柏溪鎮地勢西高東低,西北向東南傾斜。

氣候特徵

柏溪鎮屬亞熱帶季風型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8.1℃。

水文

柏溪鎮南臨金沙江,西北有毛溪溝、王家溝、流經南京、三角、中和村匯入黑河。柏樹溪又名黑河,源出柏溪鎮公興村,經長沙納入八一村小溪和發自少娥山南北小溪,往東折南繞柏溪鎮匯入金沙江,河長18.3千米,溪河交錯,形成水網,有利於農業灌溉生產。

行政區劃


柏溪鎮轄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7個村民委員會。柏溪鎮人民政府駐柏溪鎮新街社區三角街68號。
代碼名稱
511504100001新街社區
511504100002華盛社區
511504100003天池社區
511504100004振興社區
511504100005聯合社區
511504100010岷江社區
511504100011一曼社區
511504100012金江社區
511504100013接龍社區
511504100201革坪村
511504100202高梨村
511504100203集體村
511504100204仁和村
511504100205公興社區
511504100206火花村
511504100207羊灣社區
511504100208長沙村
511504100209三角村
511504100210南京村
511504100211土地村
511504100212中和村
511504100213八一社區
511504100214忠英村
511504100215解放村
511504100216少峨社區
511504100217長江村
2011年末,柏溪鎮轄6個社區、17個行政村。
柏溪鎮區劃詳情
社區華盛 新街 天池振興聯合 民江
行政村高梨集體仁和公興火花羊灣
 革坪長沙三角中和中英南京
 長江少娥土地八一解放
截至2018年10月,柏溪鎮轄13個社區、13個行政村:新街社區、華盛社區、天池社區、振興社區、聯合社區、岷江社區、一曼社區、金江社區、接龍社區、公興社區、羊灣社區、八一社區、少峨社區, 鎮人民政府駐三角街68號。
柏溪鎮區劃詳情
社區 新街社區 華盛社區 天池社區 振興社區 聯合社區 岷江社區 一曼社區 金江社區接龍社區 公興社區羊灣社區八一社區 少峨社區
行政村 長江村革坪村高梨村集體村仁和村火花村長沙村三角村南京村土地村中和村忠英村解放村

人口民族


全鎮2010年末戶籍總人口78143人,其中非農人口51389人;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常住人口約9萬人,其中鎮區常住人口約8萬人。
總人口136600人(2017)。
2011年末,柏溪鎮總人口79332人。總人口中,男性39200人,佔49.4%;女性40132人,佔50.6%;18歲以下16754人,佔21.1%;18—35歲18393人,佔23.2%;35—60歲33776人,佔42.6%;60歲以上10409人,佔13.19%。2011年,人口出生率9.88‰,人口死亡率6.29‰,人口自然增長率3.59‰。
2017年末,柏溪鎮常住人口為136600人。
截至2018年末,柏溪鎮戶籍人口為93354人。
2021年,宜賓市敘州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柏溪鎮常住人口20904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柏溪鎮生產總值達到476050萬元,糧食產量達13495噸,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336元。全鎮一般預算收入達3662.8萬元,首次突破3500萬元大關,其非稅收入達315.2萬元。
農業
柏溪鎮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2011年,糧食產量10602噸,其中水稻7105噸,玉米1463噸。經濟作物有花生、油菜、薯類、蔬菜。2011年,油菜種植面積2940畝,產量400噸;薯類種植面積6183畝,產量1713噸;蔬菜種植面積2407畝,產量7909噸。
工業
柏溪鎮工業以電子、機械、建築材料為主,重點規劃了以城北新區新興工業園區為主的產業集群。
2011年,柏溪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4家,職工2723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5.6億元,比上年增長18%。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2家。
商業
2011年末,柏溪鎮有商業網點15個。2011年,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120551萬元。

招商引資

圍繞鎮黨委政府走“農業穩鎮,工業活鎮,科教興鎮,民營強鎮”的思路,按照“積極扶持,突出重點,加快發展”的指導方針,在成立了柏溪鎮企業發展及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新成立了柏溪鎮工業園區籌建小組,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把發展民營經濟納入了全鎮經濟發展計劃的重要議事日程,2002年,柏溪鎮共簽約鎮外投資項目11項,履約9項,協議引資269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1326萬元,同比增長19%,引進和新辦5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8個,2002年實現銷售稅金1500萬元,新發展個體工商戶402戶;成功引進了“宜賓鑫榮華輕金屬粉沫公司、宜賓佳藝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等9個企業,落戶該鎮投資開發,協調解決了“西發建材有限公司,天源離子交換樹脂廠、新興保溫材料廠”等一批企業在生產中的各種問題,讓其留得住,並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全鎮經濟發展重要的增長點,帶動其他企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文化


地名由來
柏溪鎮原名柏樹溪,其歷史文化地名由來有兩種民間傳說。其一說過去小溪環繞鄉場壩子,兩岸柏樹參天,因而得名;其二說是此地過去是一大片柏樹林,人們在壩子上修建了聚集區,也是四里八鄉農民趕場交易之所。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開設水陸碼頭,正式設場鎮。名為“柏樹溪場”或“柏溪場”。

交通


柏溪鎮已形成由公路構成的交通網路。2011年,客運總量109.5萬人次,貨運總量50萬噸。

社會


教育

全鎮共有中學3所,柏溪鎮育才中學,柏溪鎮長沙初中,柏溪鎮私立育才中學,在校生10000多人,小學12所,在校生8000多人,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有醫院、衛生院共9所。
衛生技術人員114人,加快了養老、失業、醫療、社會救濟等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確保了“兩保”人員資金按時足額發放。
2011年末,柏溪鎮有幼兒園21所,在園幼兒2145人,專任教師131人;小學7所,在校生6003人,專任教師24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36人,專任教師3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

2011年末,柏溪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34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27人,經營管理人才145人,技能人才624,農村實用人才1346人。全年開展科技諮詢服務和科技推廣5次。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柏溪鎮有文化藝術團體成員30人;電影放映隊1個,年放映場次240次以上;綜合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30平方米,設多功能培訓室、電子閱覽室、音樂、舞蹈培訓室、圖書室、棋牌室等,文化專業人員3人;農家書屋23個,藏書3.4萬冊。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33211戶,入戶率92%。
2011年末,柏溪鎮有體育運動場地25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柏溪鎮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病床20張,醫護人員27人。

社會保障

2011年,柏溪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657戶,人數4390人,支出985.1萬元,月人均187元;城市醫療救助193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66戶,人數893人,支出75萬元,月人均70元;農村醫療救助238人次。救災支出83.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0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09萬元。新增就業人員1853人,有1059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4627人,比上年末增加2106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41281人;參加工傷保險12413人,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214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柏溪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80千米,投遞點2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22萬份、期刊7.6萬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4個;固定電話用戶2.1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5%;行動電話用戶1.2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15%;光纜線路總長度1200匹長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3.2萬個,寬頻接入用戶1.2萬戶,比上年增長10%。

人文景觀

柏樹溪又名黑河,源出柏溪鎮於公興村,經長沙納發自八一村小溪和發自少娥山南北兩小溪,往東折南繞柏溪鎮入金沙江。河長18.3公里;少娥湖位於解放村境內,面積1200餘畝,四周森林茂密、鬱鬱蔥蔥,清凈幽雅,空氣清新;少娥山又名筏竹山,位於鎮西北,海拔726米,山體巍峨,主峰秀麗,與柏溪階地相差441.6米;古遺址:弓字山東漢石棺畫像,有12幅畫像均屬浮雕;古建築有:接龍橋位於柏溪鎮:戒關西,架於黑河橋上,南北走向、石質三孔卷頂平橋。中孔上鑿飾一龍頭,形像生動;中孔頂題記:“自明失禮,大清乾隆壬寅年培修,道光己酉年更修中硐,培修小硐”;大南坳牌坊位於南京村,代道光十七年建,保存基本完好。坊上圖象雕刻精工,其龍昂首朝天,奮欲如雲。正面及橫額題刻:“聖旨”,“蜀水逾清”。歷史人物有:王光蜀(1876一一1961年),清末秀才,以辦學有方,蜚聲教育界。新中國成立后被選為宜賓市第二、三屆人民代表,1958年受聘為四川省省政協二亡史研究館研究員。

重特要事

教育“兩基”全面達標
2001年,鎮政府投入600多萬元資金,完成了育才中學、長沙初中的擴建及長沙小學的基礎工程建設,完成了集體村小、長江村小、羊灣村小的重建及對仁和村小的選址新建及其它幾所小學的修繕,總建築面積7441平方米,各校園集綠化美化於一體,教育“兩基”全面達標。
舉辦柏溪鎮調整建制十周年慶典活動
2001年9月12—22日開展了慶祝柏溪鎮調整建制十周年活動;舉辦了籃球邀請賽、書畫攝影展、座談會和文
藝晚會,充分展示亍柏溪鎮十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
2001年鎮政府投入資金23萬元完成了對長沙村一忠英村宜二井6公里、長沙村一南京村8公里村級公路的全面改造,使兩村道均達到國家四級公路建設標準。柏溪-樂川村客車經過長沙土地中英,到達喜捷鎮樂川村,票價3.5元,時間15分鐘。
2002年1月18日召開柏溪鎮第四屆二次人大代表會,會議選舉產生了以鄧德為鎮長的柏溪鎮政府新一屆領導班子稱號。
2002年8月獲得“四川鄉鎮綜合經濟實力200強”稱號
2002年10月24日經過省綜治委的複查驗收,繼續維持“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稱號。
2002年12月順利通過省級文明單位和省級二衛生單位的複查驗收,繼續保持“省級文明單位”和“省級衛生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