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汁

廣東省潮汕地區傳統民間小食

粿汁是廣東省潮汕地區大眾化的傳統民間小食,屬於潮菜。在潮州街上,隨處可見賣粿汁的小食攤,叫一碗熱騰騰好像粿條般滑口的粿片,淋上淺棕色的滷汁,再點些鹵豬腸、滷肉、滷蛋、豆乾或菜尾等,這就是粿汁了,粿汁要趁熱吃,非常爽口,越吃越有味。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粿汁皮50g
雞蛋1個
香菇10朵
肉餅10小片
滷汁80g
粘米粉一勺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抓取粿汁皮,用清水沖洗一下,冷水浸泡半小時以上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取一雞蛋煮熟,剝殼,趁熱浸泡在滷水汁中,上色入味半小時,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將洗凈泡軟的香菇放進滷汁中,此時幫雞蛋翻個身,浸泡另外一面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泡好了的粿汁撈起,取一鍋,加入開水,將粿汁放進去煮約十分鐘,過程中攪拌一下,避免粘鍋,水不用加太多。煮到稍微粘稠狀,粿汁皮都軟了,用一個碗加入粘米粉加點水拌勻,淋入鍋里,類似勾芡,此時待粿汁皮再次煮開,即可關火。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粿汁可以盛起來了,喜歡鹹的可以稍微加一點點鹽,此方沒加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滷汁雞蛋香菇先用小火煮開,全程用最小的火煮,慢慢入味,8分鐘后再加入肉餅,繼續煮,中途可翻拌,避免沾鍋,可適量加一點點開水。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滷汁物煮好了,可以裝盤了,將肉餅香菇雞蛋先後碼放在粿汁上,剩下的滷汁淋上,一道完美的自製粿汁就完成了。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可以根據自身喜好灑上蔥珠油,蔥花之類的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一勺粿汁一片肉餅一朵香菇,滷味簡直太美味了!合起來吃鹹度剛剛好!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真是簡單的美味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街頭小吃,在家也可以制。期待與你分享!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豬腸150g
雞蛋3個
炸腐枝五條
五香料自配適量
豆腐乾2塊
3根
菜脯(潮汕蘿蔔乾)一小塊
香菜2根
4片
冰糖2粒
1瓣
醬油2勺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不喜歡外頭的滷水,自已做。桂皮、八角、茴香、辣椒、花辣自配成五香鹵料,蒜一瓣、姜四五片、蔥一根,加點胡椒粉,加水煮開。加少許鹽、兩粒冰糖,兩小匙醬油。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按照食物易熟程度,依次加入煮熟后剝殼水煮蛋、豬腸、豆腐乾、腐枝等等。雞蛋想入味的話,煮了兩個小時之後關火燜半個鐘再開火容易入味。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這是煮好的樣子。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煮滷水時,把菜脯切粒、蔥切粒,分開熱油下鍋爆香。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適量水煮開,下粿汁片。因為本身是熟的,大概1分鐘就浮起,加少許鹽。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店家配的米漿粉兌水拌勻,倒入鍋。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不斷攪拌,以免粘鍋底。再煮三分鐘左右即可(視個人口味而定)。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裝大碗,鹵好的豬腸、蛋、腐枝、豆腐乾依次鋪粿汁上,淋上滷汁,視愛好加爆香的菜脯粒、蔥粒。因為這次沒有買苦瓜,也沒有加白蘿蔔,怎麼可以沒有青菜,炒了一盤空心菜配上。可以開動了~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河粉250g
蒜頭1整顆
八角適量
生抽適量
冰糖2顆
生粉2勺
雞蛋2個
香菜數棵
豬腸500g
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鹵豬腸,雞蛋,清洗比較費勁。清洗好,放入薑片開水,過下水,晾乾備用。放入少量食用油,蒜頭,薑片,冰糖爆炒下,放入豬腸,加入醬油上色,放入八角,香菜頭,待豬腸上色后,放入水,慢火燉!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鍋里放入適量水,水滾放入河粉,攪拌。加入生粉水攪拌均勻,滾開後備用!將河粉放入碗中,放入滷蛋,豬腸,香菜,淋上醬汁,粿汁出爐!(因製作過程忘記拍照,只能給大家看成品照片了)

歷史來源


60年代的粿汁,是很經濟的傳統小食之一,當時一名普通工人的薪水,平均在30元上下,粿汁攤的各種豬雜,兩、三角錢一小件,粿汁每碗一、兩角,所以只要花上數角錢,就可飽餐一頓,吃個痛快。當時巴剎、咖啡店或街邊,處處都可看到有人賣粿汁,擺攤的、挑著賣的,吃粿汁的人的確不少。今天,潮汕粿汁仍深受人們歡迎,價錢也不貴。

製作過程


潮汕粿汁的做法看似簡單,但很講究。一般都是用浸洗過的糯米加水磨成米粉漿,再將適量的米粉漿倒入蒸具蒸制。在將米粉漿倒入蒸具之前,蒸具的底部要用食用油搽均衡,以免蒸熟的米粉漿與蒸具粘結在一起。蒸熟的粿汁片還要掀起來收煙,掛於專制的晾“粿汁”片架上晾。粿汁皮要晾乾點,一般要晾三個小時,這樣吃起來好吃,而且不容易發霉。晾乾后的粿汁皮晶瑩剔透,米香濃郁。然後需要將凝結成薄薄一片片的粿汁皮切成小三角形的小塊。這樣切比較卷,捲起來比較好看。

製作配料


粿汁皮是潮汕粿汁的主料,但如果再添加一些配料會使粿汁更加的美味可口。配料除了香騰騰的蔥珠粒是必備的之外,滷蛋、豆腐、豬腸、豬肉、豬雜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煮粿汁時,要將粿汁皮放進沸水之中,調入糯米粉漿慢慢煮熟,邊煮要邊攪拌,使每片既熟透又柔中帶韌,然後盛入碗里,放上蔥珠粒和滷蛋等配料,粿汁充分地突出了米香的原味,而且加了糯米粉漿之後,粿汁的湯汁像稀米糊一般稠,頗有情趣地卷在一起,淋上淺棕色的滷汁,再加上些鹵豬腸、滷蛋、鹵豆乾、花生米等配料,就是一碗完美的粿汁了。粿汁要趁熱吃,非常爽口,越吃越有味道。

有關特色


粿汁雖然是潮汕小吃的其中一種,但是不同的鄉鎮有不同的配料和口味,
潮州粿汁:色白湯稠,口感嫩滑,入口即化,主要以鹵湯為入味,散上菜脯粒,咸香可口。
炮台粿汁:配以滷水、鹵豬腸、滷肉、滷蛋等,肥而不膩。
洪陽粿汁:湯清粿爽,配以溪蝦、豬雜、海鮮貝類,口味鮮甜,還會加上一根油炸鬼,相當特色。
果隴粿汁:果隴早市菜場有一家鹹肉粿汁;就開在豬肉攤旁邊,一碗白粿淋上當早現宰本地豬的咸瘦肉還有咸木耳,口味獨特回味無窮,傳說舊時人們去吃粿汁還自帶豬肉,讓店家料理。
粿汁是福建閩南,台灣省,廣東潮汕等閩南語系地區的傳統小吃,粿汁不同於粿條,其口感比粿條更具彈性。另外閩南、潮汕、台灣地區對於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所以潮汕話的所謂粿,實際就是別處所稱的糕,但包括的範圍又不單純是“糕”。
在潮汕地區流傳著“相爭粿汁碗”的民間故事。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到小販攤上買粿汁吃。有個男顧客在旁邊站著,小販問他要不要一碗,他默不作聲。等到姑娘吃完,把碗還給小販時,那男顧客就對小販說:“這個碗不要洗,就用它舀一碗賣給我!”小販說:“我自己比你還愛得甚呢!”說著自己舀了一碗,張口對準沾著女顧客唇膏的碗沿,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60年代的粿汁,是很經濟的傳統小食之一,當時一名普通工人的薪水,平均在30元上下,
粿汁
粿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