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天麻
商天麻
天麻,別名赤箭、獨搖芝、定風草、離母草、合離草、神草、鬼督郵等,屬蘭科天麻屬植物。對天麻的命名,我國明代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赤箭以狀而名,獨搖、定風以性異而名,離母、合離以異而名,神草、鬼督郵以功而名。”商天麻為河南省商城縣所產的天麻。北宋嘉佑年間蘇頌編印的《本草圖經》中寫到:“天麻,今東京、京西、湖南、淮南洲郡亦有之。春生苗,初出芍藥,獨抽一莖,直上高三,四尺,如箭桿,青赤色,故名赤箭。”由於商城在唐貞觀元年屬淮南道光州,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屬淮南西路光州,可見宋朝以前“天麻”在商城就已蜚聲海內外了。在商城,天麻又稱“仙人腳”、“無風自動草”。這與古籍對天麻的描述“根如人足,又雲如芋,有十二子為王,有風不動,無風自搖”是一致的。可見商城縣勞動人民對天麻的發現、認識與利用歷史之悠久。
商城位於大別山腹地,山高林密,具有優越的地理、氣候環境和豐富的林木資源,這些都為密環菌的生長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清順治十六年的《商城縣誌》中記載了商城應用天麻的歷史。商城的野生天麻多分佈在高海拔的向陽山坡及低海拔山區的陰坡,在陰涼濕潤的竹林中也時有發現。如今,商天麻已通過國家原產地標記註冊。
天麻是一種奇特的植物,無根、無葉、無葉綠素,不能自養生活,必須與一種叫密環菌的真菌結合,以吸收密環菌為營養才能生長繁衍。而密環菌則靠吸收木材的營養素生活。所以天麻、密環菌和林木形成了相互聯繫的食物鏈。據一些生物學家分析,天麻的祖先應是一種自養型綠色植物,是密環菌的受害者。在與密環菌的長期鬥爭中,弱者被自然淘汰,而那些在積累抗密環菌物質上顯出優勢的個體則得以生存,又經過一系列適應性變化,就改變了原來的自養生活方式,而成為對密環菌具有特殊依賴關係與控制能力的物種,即今日的天麻。
天麻在我國入葯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兩千多年前,人們就把天麻列為治病的神葯。《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天麻的功效為“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即指天麻可治療腦神經疼痛,具有鎮靜安眠等作用。世界上最早的藥典——公元659年唐朝李敬等人編修的《唐本草》就有天麻神奇功效的記述。北宋嘉佑年間蘇頌編印的《本草圖經》中寫到:“天麻,今東京、京西、湖南、淮南洲郡亦有之。春生苗,初出芍藥,獨抽一莖,直上高三,四尺,如箭桿,青赤色,故名赤箭。”
關於天麻的藥用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較詳細的說明,書中寫到:“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增年,消臃腫、下肢小巧玲瓏,寒疝下血;主治風濕、四肢拘攣、癱瘓不遂;小兒風痢、驚氣,助陽氣,補五癆七傷;風虛眩暈頭痛,通血脈,開竅,服食無忌等”。現代有關醫學文獻記述的天麻藥用功效更廣泛:能益氣、定驚、養肝、止暈、祛暈頭痛、小兒驚厥等。
長期以來,人們視天麻為珍品,加之天麻療效奇特,價格昂貴,有暴利可圖,趨利行為驅使人們走進深山濫挖天麻,長久以往致使野生天麻資源日漸枯竭。《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附錄的30餘種瀕危藥用植物,其中就有天麻。我國是上述公約的締約國之一,早已將天麻這一珍稀物種列為國內34種名貴藥材之一,予以重點保護。
野生商天麻主產於大別山主峰金剛台附近的深山區。由於商城縣良好的生態環境,充足的自然資源,獨特的自然氣候,使人工商天麻的栽培環境近似野生,因此,商天麻的栽培種保持了野生種的獨特地道的品質。正是由於商天麻的這種優勢,使得商天麻成為國內中藥材市場上的搶手貨,一直供不應求,並受到國內幾家著名中藥加工企業的親睞。如今,商天麻已通過國家原產地標記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