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天橋山的結果 展開

天橋山

湖南湘西瀘溪縣天橋山

瀘溪縣天橋山又名羊橋山,在武水北岸,距瀘溪老城(武溪鎮)五公里。山高陡峻,主峰與香爐峰對峙,最高處海拔776.2米。

由來


湖南湘西瀘溪天橋山
湖南湘西瀘溪天橋山
從武水北岸的蝦公溪往上行,爬一段近千米長且筆陡的“好漢坡”后至半山腰需經一座天橋,天橋有六尺多長,只三尺多寬,過橋時膽顫心驚。橋下岩槽深如洞,洞口常出煙霧,古稱“女仙洞”。天橋即天生岩橋,也是天橋古道。自古有“上山必過橋,過橋必打顫”的說法。天橋古道位於半山懸崖脊上,山路狹窄,多處僅容一人通行,傳說只有山羊才能通過,故“天橋”、“羊橋”因此得名。
該古道建成於清康熙年間,是上天橋山的必經通道。兩邊有粗壯的鐵鏈護欄,橋下奇懸多姿。站立橋上向上仰視,山勢奇特、嵯峨陡峭、雲蒸霞蔚;向下俯視千尺深淵、心悸之餘、頭暈目眩。過了天橋進入“一天門”。旁邊建有靈宮殿,以前有棋盤岩又叫曬日台。由此上行至一石壁前,刻有題詩一首,直今尚存,雖有篆字印章但無法辨認,誰人所為不得而知。其詩是《甲午重陽前一日登天橋山》:“奮足層宵近,千峰掛望邊;到來迦頁地,正值菊花天;整帽微嫌早,登衣喜造巔。橋危休戲馬,踞曲少談玄;凈土原超俗,鴻儒豈愛禪?臨風聊把酒,慎容集賢前。”

雲峰


天橋山
天橋山
從“一天門”沿石碼頭而上就到雲峰,雲峰由五座巍峨的山峰組成,峰峰相傍,層層相疊呈蓮花狀排列,高高突起的主峰比周圍的山要高出幾倍。到此也就到了“二天門”,建有一座庵堂叫“華
嚴閣”,正門上有王昌齡親筆撰寫“天礄山”三個大字。從華嚴閣向上統稱北極四庵。北極四庵分別為華岩閣、娘娘殿、靈宮殿和北極宮。北極四庵是著名的佛道合一聖地,修復於康熙年間,從正門往上至靈宮殿(又稱三天門)由二百三十級台階連接頂峰北極宮,由此去北極宮,人不得不貼著兩側護牆,雙手攀著上面的石條或者鐵鏈子慢慢往上移動。
華嚴閣附近有一顆高大而古老的白果樹,已有一千八百年。白果為珍貴的中藥材,圍繞這株白果樹,產生了不少神話傳說。
站在天橋山頂上,瀘溪縣城(老城)和沅陵縣城一一收入眼底,沅水武水像兩條綠色的帶子飄蕩。山腰浮雲悠蕩,蔚為壯觀。明清時代的文人把這叫“天橋疊翠”,列入“瀘溪八景”之一,並題有若干古詩,載於縣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