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瀘溪縣的結果 展開

瀘溪縣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

瀘溪位於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南部。境內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溪河127條,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的沅水穿3鎮環縣城而過。

截至2019年末,全縣轄11個鄉鎮147個村(社區),總面積1565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比重達60%。

2019年全縣生產總值為69.48億元,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78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4.02億元,增長9.7%;第三產業增加值35.68億元,增長9.0%。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4.1%、34.6%、51.3%,其中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為27.6%,同比下降1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10.1個百分點。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21.1%、30.7%、48.2%。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瀘溪縣
瀘溪縣
瀘溪是古代盤瓠文化的發祥地。據多處出土文物考證,早在舊石器時代,境內先民就在沅水和武水兩岸生存繁衍。三皇五帝之一的高辛氏(帝嚳)其女辛女與盤瓠成婚隱居沅水流域的神話傳說,亦淵源於此,且形成了千古不朽的盤瓠文化。
戰國時代,楚三閭大夫屈原被貶流放期間,曾溯沅水而上,途經瀘溪,停留於今白沙鎮屈望村一帶,遍訪民間,受儺巫文化影響,寫出了《九歌》等著名詩篇。
唐武德二年(619年),梁將董珍分沅陵縣建盧溪縣,因武水出口一段名盧水及水北有盧山而得名。
南北朝梁蕭衍十年(511)置盧州,州治設沅水、武水交匯處即今武溪鎮東北郊,轄南陽郡。
梁蕭銑鳴鳳三年(619,唐武德二年)始建盧溪縣。唐天寶元年(742),改辰州盧溪郡,盧溪縣治西遷至洗溪口。
南宋紹興初,復遷至沅、武水交匯處。
清順治六年(1649),改盧溪縣為瀘溪縣,沿用至今。清代,瀘溪縣屬湖南辰沅永靖道辰州府。
民國初,屬湖南辰沅道,民國29年(1940)屬湖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成立中共瀘溪縣委員會和瀘溪縣人民政府,屬湘西行署沅陵專區。
1952年屬湘西苗族自治區(1957年改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未變。
2001年6月27日,民政部批准將瀘溪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武溪鎮遷至白沙鎮
1993年,析上堡鄉置白沙鎮,縣政府由武溪鎮遷至白沙鎮【2001年6月27日,民政部批准(民發[2001]165號)將瀘溪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武溪鎮遷至白沙鎮】。
1996年,瀘溪縣面積1563平方千米,人口約24.5萬人。轄8個鎮、11個鄉:白沙鎮、合水鎮達嵐鎮興隆場鎮、武溪鎮、洗溪鎮浦市鎮潭溪鎮、八什坪鄉、上堡鄉、小章鄉、白羊溪鄉、石榴坪鄉、永興場鄉、李家田鄉、長坪鄉、梁家潭鄉、解放岩鄉、踏虎鄉。縣政府駐白沙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瀘溪縣常住總人口256869人,其中,白沙鎮19845人,浦市鎮36864人,達嵐鎮15786人,合水鎮13910人,興隆場鎮18815人,潭溪鎮15388人,洗溪鎮11607人,武溪鎮9471人,上保鄉14411人,李家田鄉8127人,長坪鄉9128人,石榴坪鄉12644人,踏虎鄉8691人,永興場鄉11059人,解放岩鄉12681人,小章鄉9951人,白羊溪鄉8859人,良家潭鄉10336人,八什坪鄉9296人。
2004年,瀘溪縣轄8個鎮、11個鄉:白沙鎮、浦市鎮、達嵐鎮、合水鎮、興隆場鎮、潭溪鎮、洗溪鎮、武溪鎮、上堡鄉、李家田鄉、長坪鄉、石榴坪鄉、踏虎鄉、永興場鄉、解放岩鄉、小章鄉、白羊溪鄉、梁家潭鄉、八什坪鄉。

行政區劃


白沙鎮系瀘溪縣治所在地,面積59.8平方公里,轄沅江、朝陽、興沙、屈望4個社區居委會;岩頭河村委會。
浦市鎮位於瀘溪縣南部,距縣城24公里,面積 237平方公里,轄十字街、太平街、煙坊街、新建街4個居委會;城鄉、黃家橋、浦溪、小岸坪、高橋、青草、銀井沖、新堡、都歧、田家溪、高山坪、灰洞坳、魚坪、小麻、岩門溪、五果溜、毛家灘、麻溪口、鐵柱潭、擂鼓坡、印家橋、柑桔場22個村委會。
達嵐鎮位於瀘溪縣南部,距縣城35公里,總面積105 平方公里,轄達嵐坪居委會;岩門、企沖、沖木、五德、麻坪、車頭、都用、新田、潮地、細羊田、六里、六一、黃毛田、覃木陽、八一15個村委會。
合水鎮位於瀘溪縣南部,距縣城47公里,面積132.7平方公里,轄1個合水居委會,木龍、楊家仁、橫坡、塘沖、祖墳山、新橋、蓄魚塘、三合、中壠山、罩子坪、溪洲11個村委會。
興隆場鎮位於瀘溪縣西南部,距縣城66公里,總面積86.9平方公里,八面山海撥884.3米,為瀘溪縣最高峰,轄興隆場居委會;興隆場、麥坨、后塘、得堡、東廣寨、都蘭山、彭總管、爛泥田、岩坡、巴斗山、五里坪、錫瓦、龍頭寨、乾田坪、坪布亮、都理坪、武堰17個村委會。
潭溪鎮屬少數民族聚居鄉,位於瀘溪縣北部,距縣城41公里,面積147.8平方公里,轄:土麻寨、張家灣2個居委會;符家坪、盤古岩、朱雀洞、下都、虎食溪、小陂流、大陂流、楠木沖、且己、松柏潭、小能溪、新寨坪、桃子坳、興隆寨14個村委會。
洗溪鎮位於瀘溪縣中部,距縣城22公里,總面積128平方公里,轄上街、下街2個居委會;能灘、甘溪、望天堂、峒頭寨、張家坪、仲溪、鄧家坪、宋家寨、李岩、洞底、屋場坪11個村委會。
武溪鎮位於沅、武水交匯處,面積119.3平方公里,轄南正街、東正街、北正街、西正街4個居委會;五里洲、城郊、稱砣山3個村委會。
上堡鄉轄侯家、紅土溪、鐵山、劉家灘、天門溪、車站、黑塘、上寨、聯盟、大溪、團愛、王家莊、蜂子岩、榆樹坪、高大坪、暮江頭16個村委會。
石榴坪鄉位於瀘溪南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55.3平方公里,轄板橋、蘭村、碧溪、人頭坳、民力、紅橋、芒田、坪里、牛角沖、石榴坪、三村11個村委會。
解放岩鄉位於瀘溪縣南部,距縣城77公里,面積87.4平方公里。轄萬口、東風、都蠻、大坪、油麻寨、利略、水卡、場上、牛場、茨沖、萬金山、己溶、大塘坳13個村委會。
小章鄉屬少數民族聚居區,位於瀘溪縣西部,距縣城54公里,面積70平方公里,轄梓木坪、大水坪、川洞、峒上、白泥塘、塘坪、瓦槽、煙竹坪、大西壠、小章、能溪河11個村委會。
白羊溪鄉系少數民族聚居鄉,位於瀘溪縣西南部,距縣城44公里,面積92.43平方公里,轄打頭沖、白羊溪、茅坪、周家寨、馬入田、麻溪、馬王溪、雙溪、湖田、老寨坪、報木坨、雲上、排口13個村委會。
梁家潭鄉系少數民族聚居鄉,位於瀘溪縣北部,距縣城42公里,轄桌子潭、芭蕉坪、紅岩排、下灣、茶坪、貓子溪、岩寨、梁家潭、達勒寨、燈油坪、不調坪、雞子潭、拖船坡、榔木溪14個村委會。
八什坪鄉系少數民族聚居鄉,位於瀘溪縣西北部,距縣城52公里,轄五村、歐溪、杜家寨、梯溪坪、花園坪、塘食溪、池塘、龍背山、李什坪、大村潭10個村委會。
2015年,根據瀘溪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瀘溪縣共減少4個鄉鎮建制,現轄武溪、浦市、達嵐、合水、興隆場、洗溪、潭溪7個鎮,小章、白羊溪、石榴坪、解放岩4個鄉,總面積1565.5平方千米,總人口31.4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地白沙鎮變更為武溪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瀘溪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的東南方,東鄰沅陵、辰溪兩縣,西連吉首市,北接古丈縣,南界麻陽縣,西南與鳳凰縣毗連,是湘西州的“南大門”。地理坐標為:東經109°40′~110°14′,北緯27°54′~28°28′。東西最寬處79.5公里,南北最長處104公里,總面積1565.5平方公里,佔全州總面積的10.11%,佔全省總面積的0.74%。

地形地貌

瀘溪縣風光
瀘溪縣風光
縣境為低海拔山區,氣候適宜。縣境處於武陵山脈和雪峰山脈過渡地帶,境內有大小山頭2700多座,一般海 拔300~500米,最高處為縣西南八面山主峰海拔高884.3米,最低點為老縣城武溪鎮東北大龍溪出口海拔為97.1米。在總面積中,山地佔66.04%,丘陵佔25.3%、崗地佔2.31%、平原佔3.43%,水面佔2.92%。其地貌自東向西南排成“川”字形狀,西高東低,由西向東傾斜,沅江沿縣境南向北流入洞庭湖,大部分屬低山地區。武陵山脈地處中國中南部,跨越湖南、湖北、貴州和重慶四省直轄市,長度約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武陵山脈為東西走向,主峰為梵凈山;最高峰為鳳凰山主峰,海拔2570米。

氣候特徵

瀘溪縣境域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9℃,近20年年均無霜期285天,日照1432小時,年降水量1326毫米。氣候溫和,雨量較充沛,無霜期長,適宜於各種動、植物的生長繁衍。境內成土母質較多,土壤可分為7大類,其中以紫色土居多,佔總面積的65.85%,通氣性能良好,但不利水土保持。土壤中酸鹼度適中,有利於各種農作物的生長。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瀘溪縣有大小溪河127條,分屬沅水、武水、辰水和酉溪四大水系,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客水,瀘溪縣水資源總量年均為240億立方米。新中國建立后,修建了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19座,小二型水庫107座,山塘1342口,築溪壩1088道,電灌站76處/93台/2900千瓦,引、蓄、提總水量1.095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8289.5公頃。

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有130種,其中魚介類29種、兩棲類8種、爬蟲類11種、鳥類37種、獸類19種、昆蟲類26種,分屬6目、13科、57屬。野生植物則種類更多,有616種,其中藥用植物188種、林木286種、水果7種、竹類11種、野菜14種、牧草類110種。

礦藏資源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瀘溪縣境內發現各種礦藏資源有45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24種。有開採價值的金屬礦藏13種,主要如金(含砂金)、鋁、鐵、鉛鋅、硫鐵等;非金屬礦藏為17種,主要是磷、硅石、石灰石、菊花石金剛石白雲石石煤莫來石等。在各種礦藏中,曾經開採和正在開採的有18種。

經濟概況


綜合

2013年瀘溪縣實現GDP總量47.45億元,同比下降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8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26.14億元,下降12.9%;第三產業增加值14.82億元,增長11.1%。人均GDP16831元,比上年減少480元。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13.7:55.1:31.2。地方財政總支出達16.35億元,同比增長22.3%。

第一產業

2013年,實現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1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農業總產值為7.5億元,同比增長1.6%;林業總產值為0.35億元,同比增長5.6%;牧業總產值為2.94億元,同比增長2.9%;漁業總產值為0.2億元,同比增長2.7%;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為0.056億元,同比增長3.3%。
受持續乾旱、市場價格波動等影響,農業主要產品產量有增有降,糧食減產,煙葉生產下滑。瀘溪縣糧食總產量7.2萬噸,同比下降5.1%;烤煙總產量1493噸,同比下降42.3%;油菜籽總產量1.13萬噸,同比增長11.5%;柑桔總產量19.25萬噸,同比下降1.5%;牲豬出欄14.73萬頭,同比增長2.4%;山羊出欄2.4萬隻,同比增長3.5%;家禽出籠91.61萬羽,增長2.9%;水產品總產量2382噸,同比增長2.9%。
瀘溪椪柑、浦市鐵骨豬、興隆場玻璃椒、合水茶油、解放岩生薑、洗溪豆腐等“六大品牌”全部實現QS認證和包裝上市。椪柑標準園新建1萬畝,生薑種植5100畝,油茶新造1.1萬畝,辣椒種植5萬畝,油菜種植15萬畝。

第二產業

2013年,瀘溪縣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62.8億元,同比下降18.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6.5億元,下降20.3%,其中:國有企業總產值3.9億元,增長3.9%;股份制企業總產值44.6億元,下降20.2%,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總產值8.7億元,下降26.7%。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24.7億元,下降13.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8億元,下降17.6%。
瀘溪縣共有規模工業42家。主要產品產量:硫酸213434噸,增長12%;鋅錠77591噸,增長16.7%;鋁粉18890噸,增長4%;發電量7215萬千瓦時,增長8%;磷肥9138噸,下降43.7%,軟飲料19019噸,下降42.6%;電解猛189801噸,下降22.2%;供電量68884萬千瓦時,下降9.7%;瀘溪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產品銷售成本52.03億元,同比下降16.6%;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4億元,同比下降18.9%;實現利潤0.3億元,下降48.8%;實現利稅2.82億元,下降25.4%。
2013年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5.05億元。鋁粉、合金等新材料產品行業較快發展,成為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黑色金屬冶鍊及壓延加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6.44億元,同比下降31.8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5.1億元,同比下降7.13%;塗料製造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0.72億元,同比下降29.75%。
建築業: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達 1741萬元,增長0.61%,房屋施工面積達24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3年,瀘溪縣固定資產投資共完成15.24億元,同比下降14%。其中:城鎮投資14.74億元,下降11.7%;跨地區投資0.07億元,下降95.7%。在城鎮投資中,民生領域投資保持健康增長。電力燃氣和水供應業完成投資0.19億元,同比增長2.2%;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福利業投資額0.64億元,增長1.8%。
2013年水上交通項目建設完成投資3200餘萬元,其中:河道疏浚完成投資2200萬元,武溪1000噸級航運碼頭完成投資1000餘萬元。G319白武公路改造投資9080萬元,完成全年投資任務的100. 8%。白沙至辰溪潭灣(瀘溪段)二級公路改造項目已開工。瀘溪縣完成農村公路建設181公里。
2013年全年共投入各項水利資金6000多萬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8456處。全年實施重大水利設施項目2個,完成總投資3226萬元,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12座。
2013年新建義務教育合格學校15所,新建農村公辦幼兒園4所。計劃建設項目132個,完成建設項目126個,占計劃項目的95.5%,計劃投資7570萬元,完成建設投資4585萬元,占計劃投資的60%。
商業貿易
2013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0.4億元,增長13%。按地區分,城鎮7.99億元,增長13.1%;鄉村2.4億元,增長12.7%。按行業分,批發業0.4億元,增長13.1%;零售業8.86億元,增長13.2%;住宿業0.26億元,增長11.4%,餐飲業0.85億元,增長11.9%。
金融保險
2013年,瀘溪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48.4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金額36.3億元,同比增長18.9%。瀘溪縣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8.03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短期貸款10.6億元,同比增長8.8%;中長期貸款7.4億元,同比增長13.1%。
2013年,保費收入5505萬元,增長17.1%。其中:財產保險費收入1526萬元,增長17.4%;人壽保險費收入3979萬元,增長17%。全年保費理賠支出1182萬元,下降9.1%。其中:財產保險理賠支出1127萬元,同比增長25.2;人壽保險理賠支出55萬元,下降86.2%。

交通概況


2013年,瀘溪縣交通運輸事業快速發展,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452萬人,增長11.6%;旅客周轉量30166萬人公里,增長10.2%;貨物運輸量788萬噸,增長91.3%;貨運周轉量144141萬噸公里,增長60.1%。瀘溪縣15個鄉鎮班車和新農村公交運輸網路體系健全。
湘西里耶機場即將開工建設,瀘溪縣緊鄰機場。

社會事業


教育科學

2012年,瀘溪縣擁有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26家,其中金天、金源、鑫興等4家企業通過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發展民營科技企業11家,18家企業建立了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全年共7項專利獲國家專利授權,其中“一種無鉻鈍化電解錳的廢水處理再利用工藝”、“一種在沸騰爐中利用硫磺還原軟錳礦聯產硫酸的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全年向上申報科技項目15項,其中,3個項目分別獲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創新基金、星火計劃立項支持,6個項目分別獲湖南省創新基金專項、科技條件服務平台專項、湘西科技專項立項支持,向上爭資額度合計達430萬元。我縣金旭冶化公司申報的“焙燒還原法開發加彭軟錳礦生產無硒電解錳技術合作”項目,獲“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重大專項”立項支持,資金額度為245萬元。
2012年,瀘溪縣各類學校175所。其中:小學157所,九年制學校8所,普通中學7所,完全中學3所,職業中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幼兒園29所。當年小學在校學生21683人,比上年減少3653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1442人,職業中學在校生2028人。當年小學畢業生4445人。初中畢業3882人;高中畢業1584人;職業中學畢業310人。瀘溪縣年末共有教職員工3104人,比上年增加20人;其中:小學教師1437人,普通中學教師971人,職業中學教師88人,幼兒園24人。高考成績喜人。我縣高考文、理科一本上線率均居全州八縣市第一,本科應屆生上線萬人比連續八年居全州第一。本科上線1043人,本科參考上線率達67.4%,其中一本上線200人,比2011年增加67人,增長50.38%,二本以上上線537人,比2011年增加21人,增長4.07%。幼兒入園率逐年增長,學前三年入園率達72.77%,其中城區98.2%,農村60.8%。

文體衛生

2012年完成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工程建設任務並交付使用;25個農家書屋工程全面完成,實現瀘溪縣行政村全覆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1700餘場;完成送戲下鄉近100場。全年組織開展城鄉大小群文活動共計1700餘場次。全年共創作群眾性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等文藝作品132件。瀘溪縣獲州級獎勵的文藝作品及創演共有65件(次),獲省級以上獎勵 20件(次)。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及無線數字電視工程覆蓋2622戶13300人,解決廣播電視盲村用戶2622戶。
2012年末,體育系統共有教職工88人,其中:職工12人,中學體育教師76人。在訓運動員160人,教練員5人,擁有體育場1個,傳統體育項目學校1個。全年舉辦各類型運動會9次,其中:州級範圍內運動會3次。在省、州、外省、本縣在訓隊員共58人。即開型體育彩票發行順利,已100%完成年度任務。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全力推進瀘溪縣體育館建設工程。瀘溪縣體育館建築總面積7500平方米,工程總投資預計1700萬元,已完成前期工作和招投標工作,預期年底即可開工建設,2013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隨著“雪炭工程”順利實施,已籌備縣體育建設、鄉鎮的基礎體育設施建設、瀘溪縣人民體育廣場等項目申報工作。
2012年末,瀘溪縣有衛生事業機構26個,其中縣級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18個,婦幼保健站1個,疾病防控中心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村衛生室235個。瀘溪縣共有衛生工作人員95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19人。共有醫師431人,現有編製病床位664張。我縣18所鄉鎮衛生院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零差價銷售制度。全面實行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傳染病疫情監測,疫情網路直報率達100%。

民生事業

2012年新增沼氣池780戶,新增農村太陽能熱水器200戶,新增高效生物爐灶1000戶。實施“兩項制度”、“整村推進”與移民幫扶等工作,讓農村貧困人口3.2萬人次得到新實惠。不斷完善保障體系建設。完成各類就業4000餘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200人,實現勞務收入達8.5億元,新增城鎮就業人數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民生民居工程建設持續推進。改造行政村配電網2個,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1個,新解決農村安全飲水人口1.64萬人,改造農村危房1400戶,完成棚戶區改造1990戶,新建城鎮廉租房、公租房3800套,改擴建農村敬老院2所。發展養老醫療保險事業等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關愛五保老人,明確農村五保戶年分散供養標準超出省定標準200元,達2600元,同比增長30%。城鄉救助低保月人均救助標準持續提高,城市低保達到251元,增長9.6%,農村低保達111元,增長13.3%。

郵電

2013年,瀘溪縣共有郵局營業網點49個,其中:農村局所17個。全年完成郵電通信業務總量12895(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增長11.7%。其中:郵政業務量1637萬元,增長21.4%;電信業務總量11259萬元,增長10.5%。瀘溪縣固定電話用戶1.97萬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73萬戶。

人口


2012年末,瀘溪縣戶籍人數31.05萬人,總戶數8.56萬戶。常住人口28.03萬人,其中:男性人數為14.28萬人,女性人數為13.75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3.8:100。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為10.6萬人,農村人口為17.4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72‰,比上年下降0.02個千分點;出生率為12.51‰,比2011年下降0.03個千分點;死亡率4.79‰,比2011年下降0.01個千分點。
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240937人。

民族語言


民族最顯著的特徵是語言。瀘溪縣境內聚族而居的民族有苗族、土家族和漢族。語言有苗語土家語、佤鄉語和漢語等四種語言,通行漢語文。
境內各族村落相錯,往來密切,有的既會講苗語又會講佤鄉語;有的既會苗語又會土家語還會佤鄉語。尤其是縣北梁家潭、八什坪兩鄉的許多村落就是如此。

漢語

瀘溪話。瀘溪話屬湘語辰漵片方言,這種方言分為三片區:一是武溪方言片區。分佈在武溪鎮、白沙、洗溪、八什坪、梁家潭、白羊溪七個鄉鎮大部。二是浦市方言片區。以浦市鎮為中心延伸到與白沙、達嵐接界的部分村寨。三是興隆場方言片區。帶西南官話色彩,分佈在達嵐、合水、興隆場、永興場、石榴坪等地。
西南官話。解放岩鄉全部是這種語言,小章鄉、潭溪鎮不講苗語和土家語的村寨(除鄉鎮政府所在地)講這種語言,小章鄉、潭溪鎮、梁家潭鄉、八什坪鄉等鄉鎮的苗族土家族村落對外使用這種語言。

苗語

瀘溪縣苗族婦女服飾
瀘溪縣苗族婦女服飾
瀘溪縣苗語分為兩個語系:操湘西方言東部次方言中部土語的在洗溪、潭溪、梁家潭、八什坪等鄉鎮除講武溪鎮方言、西南官話和鄉話的苗族村落;操湘西方言東部次方言南部土語的在小章鄉以及白羊溪、解放岩鄉除講西南官話和武溪鎮方言的苗族村落。
中部土語。這種語支為瀘溪縣苗族的主要語種,由洞頭寨延伸到吉首的丹青片區、古丈縣的平壩、河蓬、山棗、岩頭寨等地。操這種苗語的有十幾萬人口。與湘西“生苗”區苗族一樣,瀘溪苗語音節由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組成,有四十八個聲母、三十五個韻母、六個聲調。
南部土語。瀘溪小章(以小章為中心的南部土語)苗語與洞頭寨(以洞頭寨為中心的中部土語)苗語相互能通話。不同的是,小章苗語多在實詞前冠“仡”(讀革音)。如“仡台”(刀)、“仡犁”(犁)、“仡奪”(斧頭)、“仡點”(板凳)、“仡安”(住房)、“仡歪”(鍋子)、“仡地”(碗)、“仡塘陪”(豬欄)、“仡塘泥”(牛欄)等。而洞頭寨苗語則冠以“古”。“古”、“仡”都是虛詞(修飾詞),“古”是“仡”的轉音。

佤鄉語

佤鄉語又稱佤鄉話。講這種語言的人們在自稱上有三種稱謂。他們聚居村落有四十五個村三萬多人。1983年以前其民族成份為漢族,1983-1985年,遵照中央政策按他們的意願和血緣關係,一部分改為苗族,一部分改為土家族,一部分仍是漢族。

土家語

操湘西土家族方言南部土語孟茲語土家族的主要集中在潭溪鎮的部分村落,且以向姓和覃姓為主,現在只有婆落寨、鋪鋤、下且己、下都幾個土家族村寨會講土家語。

文化


盤瓠文化

從瀘溪縣老城武溪鎮坐船,溯沅水上行二十二華里,在那彎曲河道的西岸河畔,有座百十戶房舍稠密的村莊,那就是瓦鄉人居住的村寨--屈望村。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左徒、愛國詩人屈原,被逐放到江南后,懷著憂國憂民的心情常常沿江河遊覽考察民情。在瀘溪縣境內至今仍遺存眾多盤瓠文化遺跡與事象。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湖南省瀘溪縣縣申報的“盤瓠傳說”入選,列入民間文學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巫儺文化

巫儺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悠久,在商周時期就極為盛行,《周禮》、《論語》中均有明文記載。儺面具就是出於這種“重祭祀、信鬼神”的巫儺文化,是它的重要表象之一。

辰河高腔

瀘溪旅遊圖
瀘溪旅遊圖
辰河高腔俗稱辰河戲,產生於明初,辰河高腔的曲腔幽雅,表演樸實,富有鄉土特色,廣泛流傳於懷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與這些地區毗鄰的貴州的桐仁、松桃、印江、思南、玉屏、鎮遠和四川省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等縣(市)。
1998年,巴黎秋季國際藝術節邀請了瀘溪縣劇團的辰河高腔戲《目連救母》在巴黎、巴塞羅那等地演出,被譽為“東方戲曲藝術的瑰寶”。

苗族跳香

苗族跳香,是湘西州苗族三大主要祭祀活動之一,苗族先民們,懾於自然不可抗拒的威力,為了緩解恐懼意識,只能祈求神靈的保護,是苗族瓦鄉人歡慶豐收、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幸福安康的一種祭祀性節會。從跳香舞敬奉的神靈來看,有360座木雕神像,分別是天王、地王、人王、谷王等諸多神像;還敬請三清三虛祖師八方神靈等,其主旨就是請神保佑,消禍禳災。
跳香,是以苗老司為主角的祭祀活動,在農曆九月中旬至十月下旬舉行,主祭“五穀神”以及儺公儺母、盤瓠辛女、三清三虛和八方諸靈。主要分申法、譴事、發童子、傳五穀、旋轉五個部分。祭祀舞蹈老司旋轉(獨舞)、發童子(多人舞)和群眾自由娛舞。跳香祭“五穀神”,主要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避禍彌災、人丁興旺。於2009年,苗族跳香被列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榮譽


2013年,瀘溪縣獲得“全國法治縣市創建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縣”等稱號。教育督導工作被評為全省優秀縣,綜治民調工作連續6年排位全省一類。連續6年被評為全省平安縣,連續7次被評為全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縣。全國文明縣城複核測評排位全省第一名、全國第十三名。
2017年12月26日,被國家民委評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瀘溪縣名列其中。
2020年2月2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瀘溪縣退出貧困縣。
2020年7月,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二批)》的通知中,瀘溪縣在列。

旅遊信息


能灘弔橋
瀘溪縣[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
瀘溪縣[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
中國最早的現代懸索橋在在湘西,它就是橫卧在瀘溪縣洗溪鎮能灘河上的能灘弔橋。
能灘弔橋是中國第一座(現代)鋼索橋,他的設計者是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周光召的父親——周鳳九先生,早年留學法國專攻土木工程,主持建設中國中南、西南地區的多條幹線公路,解放後為中國公路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70年,能灘大橋建成,弔橋停止使用,作為省級重點文物保存。
浦市古鎮
浦市古鎮位於瀘溪縣東南部,沅水中游西岸,由於水陸交通的便利,是隋唐以來中國大西南物資集散的重要商埠。全盛時期,浦市鎮擁有13省(地)會館、24座貨運碼頭、45條巷弄和72座寺廟道觀。因而文化底蘊的深厚、商貿文化的繁榮、宗教文化的興盛,使其享有“湘西四大名鎮之首”之美譽,同時也是“神奇的東方藝術瑰寶”“東方戲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的發源地,是紅二、六軍團革命活動主要根據地。

名優特產


菊花石是一種以燧石結核為核心的碳酸鈣集合體,花蕊部分是堅硬的硅制燧石,花瓣是由方解石晶體組成,存在於迄今二億年前的早二迭流棲霞淺海和沉積灰岩層中。菊花石石體面呈灰色或黑色,石中顯現出一朵朵栩栩如生、千姿百態的天然白色花酷似菊花,因而得名。
中國椪柑之鄉
中國椪柑之鄉
瀘溪椪柑,是中國椪柑之鄉——湖南湘西州瀘溪縣生產的優質、無公害椪柑。瀘溪柑桔為歷代朝 廷貢品,解放后曾大量出口,享譽甚高。由瀘溪高級農藝師楊勝陶主持選育出的“8304”、“8306”兩個椪柑優良株系,1990年獲湖南名牌農產品稱號;2003被評為中國消費市場公認暢銷品牌,榮獲中國特色食品2004上海博覽會暢銷產品獎,湖南省消費者信得過品牌和中國名優品牌;1999年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是湘西自治州第一個獲綠色食品證書的產品;瀘溪縣於2006年被國家認定為“中國優質椪柑生產基地重點縣”,2007年榮獲“中國椪柑之鄉”、“全國無公害柑桔生產達標縣”、“國家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等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