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術

僧術

《僧術》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原文


黃生,故家子。才情頗贍,夙志高騫。村外蘭若,有居僧某,素與分深。既而僧雲遊,去十餘年復歸。見黃,嘆曰:“謂君騰達已久,今尚白紵耶?想福命固薄耳。請為君賄冥中主者。能置十千否?”答 言:“不能。”僧曰:“請勉辦其半,徐當代假之。三日為約。”黃諾之,竭力典質如數。
三日,僧果以五千來付黃。黃家舊有汲水井,深不竭,雲通河海。僧命 束置井邊,戒曰:“約我到寺,即推墮井中。候半炊時,有一錢泛起,當 拜之。”乃去。黃不解何術,轉念效否未定,而十千可惜。乃匿其九,而以 一千投之。少間,巨泡突起,鏗然而破,即有一錢浮出,大如車輪。黃大駭。既拜,又取四千投焉。落下,擊觸有聲,為大錢所隔,不得沉。日暮,僧至,譙讓之曰:“胡不盡投?”黃云:“已盡投矣。”僧曰:“冥中使者止將 一千去,何乃妄言?”黃實告之,僧嘆曰:“鄙吝者必非大器。此子之 命合以明經終以;不然,甲科立致矣。”黃大悔,求再禳之。僧固 辭而去。黃視並中錢猶浮,以綆釣上,大錢乃沉。是歲,黃以副榜准貢,卒如僧言。
異史氏曰:“豈冥中亦開捐納之科耶?十千而得一第,直亦廉 矣。然一千誰貢,猶昂貴耳。明經不第,何值一錢!”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贍:富足,富。
夙志高騫(qiān 牽):一向志在高飛。夙,昔日,素日。高騫,高 舉,高飛。喻指飛黃騰達。騫,飛。
分(fèn 奮):情分。
尚白紵:尚著白衣,即為平民。白紵,細而潔白的夏布。
冥中主者:指迷信所謂陰世主持福祿之神。冥中,冥冥之中,指陰世。
典質:抵押物產。
戒,告。
譙讓:猶誚讓,責備。
將:持,拿。
合以明經終:該當以貢生終老。明經,明清時代對貢生的敬稱。
甲科,明清時代指進士。
副榜准貢,即副貢。副榜,指鄉試副榜。明嘉靖年間始設,清因,之。副榜錄取者准作貢生,稱副貢。
捐納:封建時代政府准許士民以捐資納粟得官之法,始於秦,歷代 相沿,為封建時代弊政之一。此指科舉考試中,以捐納取得功名。自明代宗 景泰年間始開生員納資入國子監之例,后擴大及於平民,亦可按例納款為監 生。
一第:一次及第。此指甲科及第。
直:同“值”。

譯文


黃生,是官宦世家的子弟,富有才情,志向很高。他居住的村外有座寺院,裡面住著一個僧人,跟黃生交情深厚。後來僧人外出雲遊,去了十多年才回來。他看見黃生,感嘆地說:“我以為你早就飛黃騰達了,到如今還是一個平民百姓嗎?看來你的福運很薄,請讓我為你賄賂賄賂陰間的神靈。你能給置備十千銀錢嗎?”黃生回答說:“不能。”僧人說:“請你勉強置一半吧,其餘的我代你借上。我們以三天為約。”黃生答應了,回家后抵押家當,勉強湊夠了五千的數目。
三天後,僧人果然拿來五千錢交給黃生。黃家原來有一眼水井,井深得探不到底,有人說通著河海。僧人讓黃生把錢捆好放在井邊。囑咐他說:“你約摸我到了寺里后,就把錢推進井中。等到半頓飯光景,井中會有一個大錢浮起來,你就拜它。”說完就走了。黃生不明白這是什麼法術,轉念一想,靈驗不靈驗還說不定,如果把十千錢都投進井中,未免太可惜,就把九千藏起來,只投進了一千錢。稍過了一會兒,井中突然凸起來一個大水泡,鏗的一聲破了。接著就有一個錢浮起來,像車輪一樣大。黃生害怕極了,趕快跪拜,又取出四千錢投進去,落井后發出碰擊聲,原來是被大錢隔擋著,沉不下去。
天快黑時,僧人來了,責備黃生說:“為什麼不把錢全投進去?”黃生說:“已經都投進去了。”僧人說:“陰府的使者只拿了一千去,為什麼要說假話?”黃生只得把實情講了。僧人嘆息說:“鄙吝的人成不了大器。你命中注定到老也就是個貢生,不然的話,立即就能中進士。”黃生非常後悔,求僧人再給他祈禱,僧人堅決推辭,走了。黃生看見投到井中的四千錢還浮著,便用井繩把它釣上來,大錢就沉下去了。這一年,黃生果然僅考了個副榜貢生,到死也如同僧人所說的,僅是個貢生。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他出身於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父親蒲槃原是一個讀書人,因在科舉上不得志,便棄儒經商,曾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產。等到蒲松齡成年時,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貧困。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