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為學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創立的學說

行為主義心理學是作為傳統心理學的叛逆,在機械唯物主義和實證主義的哲學基礎上,在動物心理學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影響下,產生的現代心理學派別。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實質是將意識和行為絕對地對立起來。

理論上的先行者


理論上的先行者:
迪卡兒:動物僅是佔有空間的機械,它的動作只是機械作用;人也是機器,只不過在身體之外又加上了有意識的靈魂。
1913—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屏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並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毋須理會其中的中間環節,華生稱之為“黑箱作業”。他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裡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新行為主義理論


1930年起出現了新行為主義理論,以托爾曼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者修正了華生的極端觀點。他們指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著中間變數,這個中間變數是指個體當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它們是行為的實際決定因子,它們包括需求變數和認知變數。需求變數本質上就是動機,它們包括性,飢餓以及面臨危險時對安全的要求。認知變數就是能力,它們包括對象知覺、運動技能等等。
新行為主義中另有一種激進的行為主義分支,它以斯金納為代表,斯金納在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基礎上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他自製了一個“斯金納箱”,在箱內裝一特殊裝置,壓一次槓桿就會出現食物,他將一隻餓鼠放入箱內,它會在裡面亂跑亂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壓槓桿就得到食物,此後老鼠壓槓桿的頻率越來越多,即學會了通過壓槓桿來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納將其命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或工具性條件作用,食物即是強化物,運用強化物來增加某種反應(即行為)頻率的過程叫做強化。斯金納認為強化訓練是解釋機體學習過程的主要機制。

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
客觀主義潮流。18世紀以來科學的極大發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當然的或迷信的東西。神秘主義受到挑戰。實證主義空前具有市場。強調實證的、具有社會性的可用作客觀觀察的知識。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促進了心理學的客觀研究,擴展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對行為的突出強調,不僅促進了心理學的應用,而且使人們看到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