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灣

位於威海市東部的海灣

威海灣位於市區東部、趙北嘴和北山嘴兩岬角之間。三面環山,海岸近似半圓形,海岸線長30多公里。南北兩岸山勢險峻,岸線曲折。威海商港位於海灣北部,冬季很少結冰,航道可常年通行。威海灣口闊7公里,著名的劉公島靜卧灣口,將威海灣口分為南北兩口:從劉公島的貝草嘴至牙石島為北口,口闊1600米,最深處34.5米,是通往威海的主要航道;劉公島東端至南岸趙北嘴為南口。口闊4500米,最深處為19.8米。威海灣水色碧藍,給人一種柔和、一種風平浪靜的感覺。

港灣概況


威海灣(Weihai Wan)在威海城區東部。即以為名。舊志稱其為威海司海口。海灣輪廓受冰後期海面抬升以前原始地形的控制。水域面積約54平方公里,形狀近似半圓,縱深8公里,一般水深6~9米,最大水深34.5米,多屬泥沙底質。海岸線弧長約26公里。沿岸有城南河、望島河、長峰河、黃南河、徐家河等流入。灣口介於北山嘴與趙北嘴兩岬角之間,寬約10公里,向東北敞開,劉公島橫列於中央,將灣口分為南北二口。沿岸群山環繞,海拔多在400米以下,山與海之間是威海城區所在地。灣內風平浪靜,航道可常年通行。歷史上有羊角濩口、廟前口、兀口、三官營口、遼東濩口、長峰海口等大小海口20餘處,海運通行時,常有糧船、兵船數百艘錨泊於此。現在灣內建有貨運、客運、旅遊和漁業碼頭10餘座,威海港是國家一類開放港口。

自然生態概況


自然生態主要包括底質、海流、水質、潮汐、海浪、及生物等。 1、底質:威海灣底質構成主要包括中砂、細砂、粉砂質砂、砂—粉砂—粘土、粘土質粉砂、粉砂質粘土。其分佈情況是中砂呈條帶狀分佈在近海岸海域,細砂分佈在楊家灣頂,呈弧形條帶分佈,粉砂質砂分佈在楊家灣,粉砂分佈在龍王岩附近海域,砂粉砂粘土主要分佈在楊家灣灣口、金線頂海域和劉公島東角,威海灣絕大部分海區為粘土質粉砂,約佔海灣面積的 65%以上。
2、海流:威海灣內的潮流是緩慢的,周日中最大底層(離海底 2米水層)流速為0.19節(10厘米/秒),一般都在0.10節(5厘米/秒)以下。灣內最大表層(海面以下2米水層)流速1.01節,出現在金線頂岬角外海,越向外流速越大。威海灣以金線頂岬角為界分為南北兩灣,兩灣的潮流明顯不同。北灣的漲潮流大於退潮流,同時漲潮流持續時間長;南灣相反,退潮流持續時間較長,有的長達10小時,而漲潮流僅持續4小時就開始轉向。南灣流速大於北灣,有時大三倍左右。北灣余流小,流向東南;南灣余流大,流向東北。南北兩灣都是表層流大,底層流小,表底兩層有時流向相反,尤以強風和潮流轉向時最為明顯。威海灣內一個漲落潮的時間是6小時12分,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內,每一個漲落潮的時間,5月份海水只能流動3.12里,8月份海水只能流動8.93里。
3、水質:在水質的諸多因素中,影響海洋環境的主要因素為水溫、鹽度、PH值、溶解氧、無機氮、石油、活性磷酸鹽、鉛、鋅、銅等。威海灣的水質長期以來由於水體交換能力差、工業污染嚴重和養殖的自身污染,導致水環境惡化,養殖生物連年遭到病害的威脅。
4、生物:威海灣的生物資源,從 82—84年的全國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結果看是比較豐富的。其中:浮游植物26種,浮遊動物17種,魚卵、仔(稚)魚12種,底生植物51種,底棲動物147種,游泳動物100種。這一生物多樣性和可觀的生物量,足以說明當時威海灣的海況條件和生態環境是適合各種生物生長的。

生態失衡狀況及原因


從人工養殖的角度看,由於受利益驅動和生產結構調整的影響,威海灣的人工養殖面積逐年擴大,養殖品種不斷增加。至 2004年,該灣已發展筏式養殖33500畝,養殖品種近10個,而威海灣可提供人工筏式養殖的有效水面只有50410畝,以每養1畝佔有水面5畝計算,實際可養面積只有10082畝,大大超出了該灣的養殖容量,其結果不僅不能實現精養高產,還導致了病害的發生。從底質的角度看,威海灣由於長期超負荷養殖,養殖生物的脫落、動植物屍體、殘餌和糞便以及陸源污染物的排放,大量沉積到灣底,使底質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在鉛含量比較高,石油、銅、鋅有一定的容量。有機質含量較高,平均為 1.62%,氮、磷含量亦較高,底質較肥,但須注意富營養化的影響,尤其是威海灣的西北部已有污染跡象。
徠從海流的角度看,兩次大範圍的測流完全可以說明威海灣內的水交換能力太差,無論是漲潮流還是落潮流,都不等老水完全排出就開始回潮,從一定意義上講威海灣基本上是一灣子死水。
從水質的角度看,由於工業污水的排放和養殖的自身污染,使威海灣的局部海區水質發生較大的變化,給養殖生產造成很大損失。
從生物的角度看,沙泥質近岸海底的大葉藻數量明顯減少,潮間帶岩礁的野生貽貝明顯減少,其他物種的數量也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結果看,威海灣的環境條件(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均發生了變化,對養殖生物及海濱旅遊都產生了負面影響。一是人工養殖密度過大,阻流影響了水體交換,導致海灣基礎生產力下降。二是工業污水的排放,導致海水質量下降。三是養殖生物自身污染,造成局部海區富營養化。

生態修復措施


威海灣北城區一角
威海灣北城區一角
威海灣自然生態修復是一項複雜而新穎的系統工程,應根據生態失衡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生物工程和管理措施相結合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使威海灣的生態環境回歸自然的面貌。根據目前的現狀和技術水平,對威海灣生態修復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1、根據威海灣養殖容量的承受能力,合理搭配布局養殖品種及面積(在已稀疏筏架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海區布局),防止自身污染。
2、在適宜的海區有計劃地投放人工魚礁,礁體排列以順流走向為宜,形成人工流渠,加大流速,以利於有害物質的沖刷,同時也起到垂直利用水體,多品種綜合養殖的作用。
3、在適宜的海區採取移植大葉藻和增殖大型褐藻的方式,營造海底“森林”和“草場”,這樣既凈化水質,增加水體含氧量,又可固沙息浪。水體中溶解氧和浮游生物量大幅度增加,海參、海膽、鮑魚、扇貝等海珍品將會在海藻中大量出現。
4、放流鯔科魚類。鯔魚梭魚為溫熱帶上、中層魚類,喜歡生活在沿海近岸、河口、海灣等水域。對鹽度和溫度的適應範圍很廣,其適鹽範圍在0‰—40‰之間;適溫範圍鯔魚在3—35℃之間,梭魚在1—30℃之間。對水質的改變適應能力也較強。鯔、梭魚的食性很廣,屬以植物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以刮食沉積在底泥表面的底棲硅藻和有機碎屑為主。在海灣內放流一些適應能力強的鯔、梭魚類,可以起到海灣“清道夫”的作用。
5、環保部門和海洋環境監測部門要加強對陸源污染源的監督管理力度。對新開闢的海洋傾廢區、新建的污水排海工程和海岸填海工程要經過充分論證。對排放的廢水要不定期的抽樣監測,堅決杜絕陸緣污染物對海洋的污染。

生態修復方法步驟


威海灣自然生態修復涉及面廣、工程量大,建議用 3年的時間完成,即2005—2008年。其中2005年做好調查船隻、設備儀器、工具、藥品、調查選點的準備工作。2006年完成本底調查。2007年建造人工魚礁,增殖海藻。2008年投放參、貝苗種,放流魚苗。
(一) 2006年本底調查
1、測流:在2006年的5月和10月進行,每月都要測出死汛和活汛的數據,其站位設在1、2、3、4、5、6各點,其經緯度分別為:①122°10′55.85″E,37°28′57.60″N②122°11′30.35″E,37°28′08.86″N③122°10′47.09″E,37°27′52.43″N④122°09′26.59″E,37°28′54.01″N⑤122°09′44.66″E,37°27′45.86″N⑥122°10′15.80″E,37°27′08.43″N
2、底泥採樣:在2006年的8月進行,其站位仍為上述6點。採得的底泥分別進行粒度分析,重金屬銅、鉛、鋅、鎘、和汞、石油及PH值、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分析。
3、水質採樣:與測流同步進行,仍在以上6個站位。將採得水樣進行化學分析,分別是PH值、溶解氧、化學耗氧量、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總無機氮、活性磷酸鹽、銅、鉛、鋅、石油等。
4、生物採樣:在2006年的4月進行,分別用浮游生物拖網和定量框在筏式養殖區和沿岸岩礁灘選點進行。浮游生物採樣可在網箱養殖區的兩側進行,底棲生物採樣可在旗杆嘴、長峰嘴、劉公島、日島各選一點進行。
(二) 2007年建造魚礁,增殖海藻
造礁可分兩種方式。一是在養殖筏架海底投放小型磚砌組合礁、水泥構件礁、輪胎組合礁等。二是在養殖筏架以外的海區投石造礁。無論哪種造礁方式都必須掌握礁體的縱向排列與海流方向平行,構成人造流渠,以利於流水暢通、水體交換和淤泥及其他有害物質的沖刷。
海藻增殖可以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如采孢子投石法、投放種菜和苗種法、沉設舊浮綆(筏架)法、搬移附有海藻的個石法、移栽大葉藻法等,上述方法的使用,除大葉藻移植適用於軟質的近岸海底外,其他方法都適用於投石造礁區,而養殖筏架下面的魚礁則不必人工增殖海藻,因為該礁區有養殖海藻的自然脫落,人工養殖貝類的糞便、屍體等有機物質都是人工魚礁區增殖海參及其他經濟貝類的優質餌料。海藻的增殖時間,裙帶菜、海帶的種苗在 10月下旬投放,種菜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投放,大葉藻移植在4月份進行。
(三) 2008年投放參、貝苗種及魚苗
海參苗的投放可分兩個季節,春季 4、5月份投放越冬后的大規格參苗,秋季10、11月份投放當年培育的小規格參苗,投苗密度一般大苗種每平方米5—6個,小苗種每平方米10個左右。
貝苗主要是菲律賓蛤仔魁蚶。其投苗時間分別是 4—5月份和6月份。
魚苗主要是鯔魚、梭魚苗。其投苗時間是 4—5月份,規格10—20 cm 。